(共10张PPT)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单元整合提升
专题体系构建
专题知识归纳
第三单元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华盛顿说:“剑是维护自由的最后手段,一旦自由得到确立,就应该将它放在一旁。”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不能体现这句话的是( )
A.就任首任总统后改善与英国关系,与周边印第安人签订友好条约
B.领导独立战争期间力主与英国和谈
C.欧洲英法开战之际宣布“严守中立”政策
D.告别演说告诫不要感情用事同外国进行友谊的结合或敌对的冲突
解析:选B 从材料中“自由得到确立”可以判断应该是美国独立之后,故B项错误。
2.在波士顿美国独立战争纪念地来克星顿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雕像,该雕像纪念的是( )
A.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
B.打响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C.大陆军的总司令华盛顿
D.《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斐逊
解析:选B 1775年,波士顿的民兵在来克星顿与偷袭军火库的英军交火,打响了北美独立战争的第一枪。题目中的雕像就是对这件事的纪念。
3.在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华盛顿说:“我的看法——各州必须选出众望所归的代表参加大陆会议,并赋予该机构绝对权力,否则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多头怪物’,一个‘异质体’。”这表明他坚持怎样的原则( )
A.分权制衡 B.人民主权
C.邦联主义 D.联邦至上
解析:选D 从材料“赋予该机构绝对权力,否则我们就会变成一个‘多头怪物’,一个‘异质体’”可知华盛顿希望加强中央机构的权力,改变邦联制导致地方各自为政的局面,因而体现的原则是中央集权、联邦至上,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4.“他(华盛顿)担任第一任总统时的坚定态度和树立的榜样限制了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把国家的分裂推迟了六十年。”下列华盛顿的活动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主持制定联邦宪法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利益
B.宣布“严守中立”,使美国避免卷入欧洲战事
C.网罗人才,使南北方、各党派等集团的意见在政府中都有反映
D.发表告别辞,告诫大家要摈弃党派的意见,维护联邦的统一
解析:选C 据材料可知华盛顿是在党派之间调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故C项正确。
5.华盛顿就任首任总统时,国库因战争而债务累累。为此他采用了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建立了国家银行。这一措施有利于( )
①巩固国家信用 ②巩固政权和国家统一 ③促进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④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A 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应属于行政方面的措施,建立国家银行是财政方面的措施,故④不正确。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A项正确。
6.“从此,这个国家不仅有了统一的政府,还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大国崛起·美国篇》解说词)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华盛顿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D.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
解析:选D 1787年美国宪法的通过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联邦政府成立,统一的国家自然就具有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统一的税收。故D项为正确答案。
7.华盛顿被他的部下称为“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以下对“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最合理的理解是( )
A.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
B.主持制定了“1787年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C.对外推行孤立主义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D.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解析:选D A项是“战争时期的第一人”的原因;B项是“和平时期的第一人”的原因;孤立主义政策为美国统治者所遵循和发展,与“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不符,排除C。故选D项。
8.乾隆帝和华盛顿分别是东西方世界的杰出人物。1796年两者同时选择了让出权力,乾隆帝禅位于嘉庆帝,而华盛顿则留下了《告别辞》,谢绝被再次列为总统候选人。下列关于两人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政治民主化做出典范
B.让位有着本质的不同
C.对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
D.让位都是无奈之举
解析:选B 乾隆帝属于封建统治者,让位是为了继续维持专制统治。华盛顿属于资产阶级政治家,美国建立了代议制度,其行为属于人格高尚的表现。
二、非选择题
9.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摘编自晓树《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华盛顿》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召开制宪会议的目的,说明华盛顿在制宪会议上所起的作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华盛顿的良好品质,说明华盛顿的政治活动对美国政治文明发展的贡献。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得出政治上的目的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维护社会稳定,经济上的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第二小问,据材料“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
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得出作用是协调各方的关系,让与会代表相互妥协,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通过。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制宪会议中能挺身而出,表明他勇于担当,华盛顿不当国王,反对终身制表明他不慕官位,不恋权力;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华盛顿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了光辉典范。
答案:(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权力;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让与会代表做出妥协(让步);推动会议顺利进行;促成宪法的制定。
(2)品质:勇于担当;不贪恋权力。贡献:为美国政治文明发展树立典范。
单元综合测评三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
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解析:选B “反抗一个人的专制”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反抗查理一世的封建专制;“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指在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B项正确;詹姆士一世统治时尚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A、C两项错误;查理二世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国王,D项错误。
2.1652年,一位爱尔兰人曾留下了这样的描述:“……贫民遍布于全国各地;有些人常常吃马肉及草类,有些人饿死在大道上;时常有失掉亲人或为亲人所遗弃的穷孩子受到命运的专横摆布;其中有些孩子还成为狼和其他野兽及食肉鸟的掳获品。”造成爱尔兰这种惨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B.自然灾害异常严重
C.圈地运动不断发展 D.英军的入侵及掠夺
解析:选D 克伦威尔掌握英国政权后,派兵远征爱尔兰。英国的入侵及掠夺,给爱尔兰人民带来了浩劫。
3.1644年,英国议会军与王军展开会战,克伦威尔组织骑兵团突袭王军的骑兵部队,经过两轮冲击,克伦威尔的骑兵团大败王军。这次会战( )
A.王军主力被全部歼灭 B.使内战的战局出现转折
C.结束了第一次内战 D.直接导致查理一世被处死
解析:选B 这次会战王军主力只是大部被消灭而非全部被歼灭,故A项错误;1644年,议会军大败王党军队,从而取得了内战的主动权,使战局出现转折,故B项正确;英国第一次内战结束于1646年,这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查理一世被处死是在1649年初,故D项错误。
4.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 )
A.“不设王侯之号” B.“君民共治天下”
C.“公器付之公论” D.“不循世及之规”
解析:选B 徐继畲作为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代表人物仍属地主阶级,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还没有达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层面,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
5.北美大陆军建立时,士兵衣衫褴褛,装备很差;各部分军队各自为战,指挥难以统一。经过华盛顿一段时间的整顿,大陆军的面貌大有改观。这表明华盛顿( )
①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②具有非凡的组织才能 ③堪当民族重任 ④具有高贵的品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材料体现出华盛顿对军队的训练靠的主要是军事技术和组织才能。故①②③正确。
6.史密斯在《乔治·华盛顿传略》中强调:“1775年,我们注视着他站在军队的最前列,抵制着英国君主专制统治的扩展;1787年,我们看着他站在一群爱国者和英雄们的最前列,阻挡着无政府状态在美国的蔓延。”下面能够论证华盛顿“阻挡着无政府状态在美国的蔓延”的最有力的论据是( )
A.就任大陆军总司令,大力整顿大陆军
B.联合签署《独立宣言》,宣告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C.主持制宪,确立美国为联邦制的国家
D.就任首届联邦总统,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
解析:选C 1775年,华盛顿就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正式通过《独立宣言》;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首届联邦总统。三件事均与“1787年”不符,排除A、B、D三项。独立后的美国实行邦联制,国家涣散,内外危机严重,需要制定一部新宪法,以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克服国家涣散局面,故C项符合题意。
7.关于下面连环画封面反映的战役,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一战役发生于法兰西帝国成立后
B.这一战役彻底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
C.拿破仑将他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
D.拿破仑凭借此役成为欧洲大陆霸主
解析:选D 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爆发,法兰西帝国成立于1804年,故A项正确;战役后,第三次反法同盟随之瓦解,故B项正确;处于劣势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取得了对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故C项正确;在第五次反法同盟被粉碎后,他几乎占领和控制了除俄国、英国之外的整个欧洲。1810年,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丝嫁给拿破仑。拿破仑登上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宝座,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8.恩格斯指出:“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对这一“错误”内涵及影响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放弃了对资产阶级利益的捍卫
B.拜倒在正统主义原则之前
C.雾月政变遭遇反法同盟的抵制
D.忘记了滑铁卢战役惨败之痛
解析:选B 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表明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得到和他们同样的荣誉,拜倒在正统主义原则之前,最终被新的反法同盟所打败,因此这是他最大的错误。答案为B。
9.“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因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段话表明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①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 ②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 ③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动摇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要准确理解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由“……人民因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可知欧洲人民受到法国大革命精神的影响而觉醒,并在思想上动摇了封建制度,①③④正确。由“反对其导师”可知拿破仑的“冒犯”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②正确。故选A项。
10.同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的共同之处在于( )
A.曾执掌共和国
B.曾建立国家银行
C.曾解散议会
D.最后隐退或被迫下台
解析:选A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掌握了共和国政权并被拥立为终身护国公;1789年华盛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拿破仑在1799年推翻督政府,成为共和国的终身执政。故选A项。B项只是华盛顿和拿破仑的活动。C项只适合克伦威尔。D项不适合克伦威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60分)
11.(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过程中,克伦威尔的地位空前巩固,权力欲也随之上升。1653年克伦威尔被拥戴为“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的护国主”,他颁布《统治文件》,解散残缺国会,将全国划分为11个军区……从而成为无冕之王。
材料二: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社会百科之克伦威尔》
材料三:(华盛顿)以全票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他依据启蒙思想构建了一个民主政府,他任命不同政治倾向的著名人物担任领导职务,以求各个地区各种观点的平衡,维护国家统一。他通过国会积极制定各种法律,加强法制……有些人怂恿他称王、遭到他严厉谴责,甚至人们称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自由保护者殿下”他都表示反对,他的民主精神在美国留下深远影响……他留下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我留下或许比他们干得更好,但我宁愿留下一个好的制度。
——《社会百科之华盛顿》
(1)伟人总是和伟大的时代相伴随的。克伦威尔和华盛顿身处一个怎样的伟大时代?当时他们所面临的革命任务有何异同?(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伦威尔“对未来是保守的,主张王权”的历史因素。(8分)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影响政体建立的一般因素。(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分析克伦威尔与华盛顿相同的历史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即可作答。第(2)问主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概括历史因素。第(3)问考查政体建立的条件,主要从历史传统、文化、个人等方面概括。
答案:(1)伟大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相同:都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不同:克伦威尔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是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
(2)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发达。政治: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现状:稳定政局的需要。思想:当时英国没有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
(3)因素:国情;历史传统;个人因素,能否全面认识共和制。
12.(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
材料二: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
(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说明了什么?(4分)
(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他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10分)
(3)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5分)
解析:第(1)问先要弄明白华盛顿的“态度”是反对做国王,在此基础上可看出他不重个人利益而重国家和民族利益。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建立独裁统治的过程,然后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了解他的政权的性质,最终得出他的个人独裁是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的,因此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具有相融性。第(3)问要认真思考前因后果,他们对个人独裁的态度不同是因为各国实际情况不同,但他们的结果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1)说明:华盛顿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慕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
(2)建立:“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措施和活动:对内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
(3)认识:独裁与否取决于各自的国情和不同的时势。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13.(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于他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过程,为英国近代国家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民族的经济空间”。
——李自更《托马斯·克伦威尔在英国向近代国家过渡中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1791年拿破仑写的《为了人们的幸福,应当把那些真理与感情教给他们》一文中最为稀奇的一段,也许要算他鼓吹反对野心的罪孽与愚蠢那段文章。他把“野心”描绘成一种人的形象:两颊苍白,眼露凶光,脚步怠促,动作带痉挛性,笑起来是带刺的。……他继续写道:“克伦威尔的结局又是如何呢?他统治了英国;但是,难道他到头来不是被‘司复仇的女神’(古希腊惩罚罪犯的女神)的利剑弄得很痛苦吗?”
——[英]约翰·霍兰·罗斯《拿破仑一世传》
材料三:拿破仑对普罗旺斯伯爵(日后的路易十八)要他恢复波旁王朝的答复是:“你不应该希望回到法国来,你回来是要用十万死尸作代价的。”“证明有必要采用机器,就如同证明太阳比蜡烛照得更亮一样。”“我原想建立欧罗巴合众国”“我需要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
——江宗植《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两位保卫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过程”的主要措施。(6分)
(2)据材料二,结合克伦威尔执政时期的领土扩张措施,指出“复仇女神”惩罚他的主要原因。结合史实,指出拿破仑是否汲取了这个教训,并说明理由。(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的主要主张。结合史实,列举拿破仑执政后,实施上述主张的主要措施。(7分)
解析:第(1)问注意理解“启动了英国向近代国家的转化过程”的含义,是指由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过程,因此措施内容应包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的一些措施。第(2)问结合材料二理解“复仇女神”主要是指爱尔兰和苏格兰,由此分析原因。结合史实分析拿破仑对外战争使人们遭受灾难。第(3)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不应该希望回到法国来”“要采用机器”“建立欧罗巴合众国”归纳主张;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措施:领导内战,战胜王党,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鼓励发展工商业,颁布《航海条例》;战胜荷兰,巩固英国的海上权威和商业利益等。
(2)原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没有。理由:拿破仑后期战争侵犯欧洲各国主权,奴役各国人民,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3)主张:反对封建专制,鼓励机器生产,主张欧洲联合。措施:颁布《拿破仑法典》,恢复金融秩序,设立法兰西银行,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等。
(共42张PPT)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高屋建瓴、绝顶览胜
体系网络导图
基础梳理、拓展延伸
教材精细解读
议员
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新贵族
议会
苏格兰
议会
查理一世
自耕农
铁骑军
勇敢
忠诚
马斯顿草原
纳西比
内战
爱尔兰
苏格兰
小议会
行政
法律
11
少将
航海条例
英荷
丹麦
葡萄牙
行政机构
文化教育
宗教信仰
重难探究、知能优化
重点难点突破
问题解答、利教益学
教材作业快递
即时巩固、基础达标
课堂即学即练
word部分:
请做: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综合测评、素能提升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第三单元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请你们奖励和提升这位年轻人,因为如果不酬谢他,他也会靠自己出人头地的!”得到如此褒奖主要是因为拿破仑( )
A.就读于法国声望最高的军事学院
B.停学后被授予少尉军衔
C.审时度势,拥护雅各宾派
D.收复土伦,在军界崭露头角
解析:选D 拿破仑获得这样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他日益显露的军事才能。
2.在1812年侵俄战争前夕,拿破仑曾对富歇说过:“我们应当有一部欧洲法典,一个欧洲的最高法院,一种统一的欧洲钱币,统一的度量衡,统一的法律。应当由我把欧洲的各国人民变成:一个统一的人民,巴黎要成为世界的首都。”拿破仑的主要意图是( )
A.颁布一部通行欧洲的法典
B.强调以法国为主宰统一欧洲
C.鼓舞法国士兵的斗志
D.实现欧洲货币的统一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欧洲的统一。从拿破仑的话可以看出,他的想法是要使欧洲的法典、法院、货币、度量衡、法律等都统一,也就是要使欧洲统一,巴黎是世界的首都反映了法国要控制欧洲。
3.如图是1804年拿破仑加冕仪式,当时他说:“我只能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拿破仑( )
拿破仑加冕仪式
A.肯定了罗马教皇的地位
B.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的利益
C.恢复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
D.表明了与华盛顿一样都是共和主义者
解析:选B 该图反映的是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情形。法兰西第一帝国在性质上是资产阶级军事专政,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4.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解析:选A 《拿破仑法典》尽管在已婚妇女的公民权、家庭和财产继承等问题上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就整体而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法律上的体现,故A项符合题意。
5.有学者形容拿破仑是“旧世界的女婿”。以下拿破仑的活动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编纂《民法典》 B.建立法兰西银行
C.建立法兰西帝国 D.实行征兵制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拿破仑编纂《民法典》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不属于“旧世界”,故A项错误;建立法兰西银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建立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与材料中“旧世界的女婿”所指相符,故C项正确;实行征兵制,改革原来的军事制度,不具有“旧世界”的特点,故D项错误。
6.“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材料中所说的“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分别是指( )
A.奥斯特里茨战役 滑铁卢决战
B.远征俄国 莱比锡会战
C.拿破仑称帝 雾月政变
D.远征埃及 百日王朝
解析:选B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因后方供给不足,被迫撤退,1813年拿破仑同英国、俄国、普鲁士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进行大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于1805年,滑铁卢决战发生在1815年,拿破仑称帝发生在1804年,雾月政变发生在1799年,远征埃及是在1798年,百日王朝出现在1815年。故选B项。
7.回顾历史可见,华盛顿所缔造的共和国不仅保留下来并逐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而拿破仑创立的帝国虽一度称雄欧洲但最终在十几年中就消亡了。造成这样截然相反结果的主观因素是这两位开国者( )
A.所面对的地方割据势力强弱不一
B.在建国前的军事斗争是否都成功
C.有无通过法律来强化中央的权力
D.对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不同
解析:选D 尽管可能面对地方割据势力不同,但二者都维护了国家统一,故不属于导致两国发展历程殊途的原因,故A项错误;两者建国前军事斗争都成功,故也不属于导致两国发展历程殊途的原因,故B项错误;两者都通过法律来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两者制度选择不同,一个走向了民主共和,一个走向帝制,进而导致之后的路径发生差异,最终导致两国一强一灭,故D项正确。
8.马克思指出:“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为此拿破仑( )
①建立法兰西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②颁布《拿破仑法典》,保障小农土地所有制 ③网罗人才,组建高效民主内阁 ④实行征兵制,发动对外战争 ⑤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改善与英国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解析:选A 拿破仑上台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①②④是这些措施的体现,故A项正确。拿破仑将政府改造为军事体制,故③错误;英国一直反对法国大革命,故⑤错误,排除③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15年6月18日,法军与英军在滑铁卢村相遇,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形成对峙……双方伤亡很大。最后,英军盼来了3万普军回援,拿破仑大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百度百科
材料二:拿破仑未占天时地利(雨后地面太湿,炮队行动滞后,法军“出乎意料”跃进“奥安的凹路”而伤亡惨重成为转折点)……三分之一的军队由格鲁希元帅率领追歼不知逃到哪里的普军,最后听到战场炮声依然选择墨守命令未回来支援……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
——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材料三:拿破仑的失败意味着他的法国大革命帝国和之前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理念输给了国家主义。200多年后的今天,泛欧洲的理念越来越流行,但仍然存在许多反对者。
——中国学网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滑铁卢战役的影响。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拿破仑判断,英军阵地的弱点在中段,他决定佯攻英军右翼,重点攻中段。上午11时,法军开始攻击英军右翼……形成对峙……双方伤亡很大”可知指挥失误;根据材料二“雨后地面太湿,炮队行动滞后,法军‘出乎意料’跃进‘奥安的凹路’而伤亡惨重成为转折点”可知气候地形问题的影响;根据材料二“三分之一的军队追歼……未回来支援”可知兵力分散、调动不及、法军将领不称职;“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可知战略物资不足、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没有及时歼灭普军等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帝国和之前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理念输给了国家主义”可知法国的命运和欧洲历史进程的理念发生变化,另外战争本身也为后人留下经验教训等。
答案:(1)原因:拿破仑指挥失误;气候和地形问题的影响;战略物资不足;兵力分散,调动不及;法国将领的不称职;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没有及时歼灭普军;等。
(2)影响:最终决定了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命运;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从战略、战术角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共44张PPT)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3课 一代雄狮拿破仑
高屋建瓴、绝顶览胜
体系网络导图
基础梳理、拓展延伸
教材精细解读
科西嘉
布里埃纳
亚历山大
巴黎军事学院
雅各宾
土伦
督政府
英
俄
普
反法联盟
意大利
埃及
雾月政变
督政府
终身执政
奥斯特里茨
第三次
英国
俄国
欧洲大陆
1804
戈丹
天主教
军事体制
法兰西银行
资本主义经济
雇佣
征兵制
拿破仑法典
欧洲大陆
英国人
英国
法国
俄国
莱比锡
1814
波旁王朝
1815
滑铁卢
1821
重难探究、知能优化
重点难点突破
问题解答、利教益学
教材作业快递
即时巩固、基础达标
课堂即学即练
word部分:
请做: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综合测评、素能提升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第三单元 第1课 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克伦威尔在结婚后不久,回到家乡,凭借实干与家产,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成为地方上越来越有影响的人物。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应该属于( )
A.国教徒 B.天主教徒
C.清教徒 D.伊斯兰教徒
解析:选C 根据英国清教的特征,如相信一个人的世间命运和个人奋斗、提倡积累财富等可判断出克伦威尔属于清教徒。
2.1641年,英国大主教劳德指出:“每当下院有什么议案将要提出,并且认为上院会坚决拒绝或国王不会同意的时候,渐渐地暴民们就会来到国会,高声喊出他们所要提出的这个或那个要求……”这表明( )
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得到了城乡群众的支持
B.城乡的广大群众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
C.革命初期人民群众受封建贵族的迷惑而反对革命
D.新议会的下院同英国广大人民群众处于对立状态
解析:选A 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下院中结成反对派,同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展开了斗争。劳德的言论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斗争得到了城乡广大群众的支持。
3.克伦威尔说:“我宁愿要一个懂得自己的战斗目标、热爱所认识的东西的布衣粗服,也不要你们称为‘绅士’而别无优点的将领。”材料反映出克伦威尔选拔军官的标准是( )
A.出身于下层的普通百姓
B.出身清教徒且才能出众
C.不考虑出身,但要有才干、有奋斗目标
D.能听从克伦威尔的指挥
解析:选C 题干信息表明克伦威尔选拔人才的标准不是看出身,而是看是否有才干,故C项正确。A、B两项与出身有关,D项不是才干的主要体现,故排除A、B、D三项。
4.英国内战中既显示了克伦威尔卓越的统帅才能,又使战局出现转折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 B.马斯顿草原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约克镇战役
解析:选B 马斯顿草原战役使战局出现转折,克伦威尔的军队赢得“铁骑军”称号。
5.“走吧!”他说,“你们坐得太久了,难道你们,还想坐在这里,直到世界末日来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的目的在于( )
A.排斥异己
B.实行独裁统治
C.议会是克伦威尔当上护国主的障碍
D.议会企图复辟帝制
解析:选B 英国议会是民主政治的象征,与克伦威尔的独裁是不相容的,克伦威尔为了实行独裁统治驱散了议会。
6.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公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公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表明( )
①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
②“护国公”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克伦威尔严格遵守了共和国的原则
④克伦威尔想以此建立独裁统治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 题干信息反映了克伦威尔实际上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建立了个人独裁统治,这破坏了共和国的原则,但他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并未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综上可知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他这句话是对( )
A.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抨击
B.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批判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否定
D.查理二世复辟统治的不满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和所学史实可知,材料抨击的是在英吉利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就任护国公,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故选A。
8.克伦威尔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史上颇受争议的历史人物,下列对克伦威尔的评价正确的是( )
A.自始至终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出生于新贵族,只代表新贵族利益
C.实行军事独裁,是反动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D.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选D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40年终于1688年,克伦威尔去世时革命尚未结束,故排除A项;克伦威尔实行的军事独裁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在当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必要手段,故排除B、C两项。
二、非选择题
9.(2019·湛江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坚持维护农民和小自由租地农的利益的表现,是克伦威尔在东部各郡具有很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公有地的权利是具体的、明确的;它对那些非清教徒的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那些视议会特权为遥远的虚无缥缈东西的人来说,也是渴求得到的。每一个汉普顿村民都把克伦威尔看成自己的领袖,并且准备跟随他。1643年,一家王党报纸给克伦威尔起了个绰号,叫“沼泽地勋爵”。然而他在由于军事上的业绩而得到这个称号之前,就在沼泽地的平民中很有声望了。
——查尔斯·弗思《克伦威尔传》
材料二:马克思指出:“这个和资产阶级有联系的大土地所有者阶级……它对于资产阶级的生存条件不但不加反对,反而完全抱容忍的态度。这个阶级的地产事实上不是封建性的财产,而是资产阶级性的财产。这些土地所有者一方面供给工业资产阶级以手工工场所必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农业的发展与工商业状况相适应。这就使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有共同利益,这就使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在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得到农民支持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革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这种坚持维护农民和小自由租地农的利益的表现,是克伦威尔在东部各郡具有很大影响的主要原因”“公有地的权利是具体的、明确的;它对那些非清教徒的农民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那些视议会特权为遥远的虚无缥缈东西的人来说,也是渴求得到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作答。第二小问,依据“土地所有者一方面供给工业资产阶级以手工工场所必需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农业的发展与工商业状况相适应。 这就使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有共同利益”作答。
答案:(1)原因:克伦威尔坚持维护农民和小自由租地农的利益;农民对土地所有权和分享政治权利的渴望;克伦威尔破除陈规,以勇敢和忠诚来提拔军官;克伦威尔严于治军,善于指挥。
(2)特点: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结成联盟领导了英国革命。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还未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相对强大;部分封建土地经营者有了资本主义化倾向,封建土地所有者和资产阶级具有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
(共42张PPT)
第三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第2课 美国国父华盛顿
高屋建瓴、绝顶览胜
体系网络导图
基础梳理、拓展延伸
教材精细解读
大种植园主
理性
七年战争
波士顿倾茶
来克星顿
大陆军
波士顿
独立宣言
普林斯顿
萨拉托加
约克镇
巴黎
封建专制
邦联条例
谢司
强化中央权力
华盛顿
联邦宪法
联邦制
总统否决权
国家银行
英国
严守中立
孤立主义
美国国父
重难探究、知能优化
重点难点突破
问题解答、利教益学
教材作业快递
即时巩固、基础达标
课堂即学即练
word部分:
请做: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综合测评、素能提升
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