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那个星期天
9
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巿
代表作品:《我与地坛》《务虚笔记》
1
2
3
教学目标
会写“媚、蚁”等生字,掌握“蚁穴、念叨”等词汇。
默读课文,叙述“我”这一天的心理变化。
赏析课文,品味精彩句段。
媚
mèi
明媚
妖媚
我会认
砖
zhuān
砖块
砖头
抛砖引玉
我会认
蚁
yǐ
蚁穴
蚂蚁
叨
dāo
念念叨叨
唠叨
绊
bàn
绊倒
羁绊
绞
jiǎo
绞刑
绞杀
绞尽脑汁
耽
dān
耽搁
耽误
揉
róu
揉动
揉面
绽
zhàn
绽开
绽放
搓
cuō
搓板
搓弄
搓洗
惶
huáng
惊惶
惶然
吻
wěn
亲吻
吻别
偎
wēi
依偎
偎傍
白色
昏暗 阴暗
相同点:都有“光线不足”的意思。
不同点:“昏暗”多指光线不足,“阴暗”除指光线不足外,还可以指人的心理、脸色。
近义词辨析
我还记得我的第一次盼望。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
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去哪儿已经记不清了,可能是动物园,也可能是别的什么地方,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望一个日子,都不会错。而且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
9 那个星期天
开篇点题,因为是“第一次盼望”所以印象深刻。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的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 ,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空空落落”一词写出了“我”独自等待时的无聊和寂寞。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呀,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吗?母亲不是答应过我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走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我就这样念念叨叨的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
“我”因为母亲的责怪,已经有些委屈。
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
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四周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咔擦咔擦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
母亲一直答应“我”,却也一直在忙,没有顾忌我是我感受,“我”有点生气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一天的等待和被忽视,积攒到傍晚,“我”最终嚎啕大哭,这时母亲慌忙来安慰“我”)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A.第一段开篇点题,那个星期天记载着“我”的第一次盼望。
B.第二段至第六段,写“我”在母亲一次次爽约下,希望逐渐落空的心理变化过程。
C.第七段续写“我”在希望落空后倍感伤心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白色
1、那个星期天“我”的心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焦急——无奈——兴奋——期待——盼望——委屈——失望
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文中这位母亲的形象?
参考答案:
她像大多数母亲一样为生活而操劳,难免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不能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但即使忙得不可开交,她也没有用呵斥和直接拒绝的方式去伤害孩子,而是对孩子满怀歉意,她的无奈令人心酸,她对孩子的爱又令人感动。
白色
3、《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参考答案:
相同点:都运用了心理描写和情景交融的方式来表达情感。
不同点:《匆匆》一文通过运用比喻、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那 个星期天》一文通过叙述作者在“等”的过程中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和具体的人、事、物来表达作者内心情感过程的变化。
白色
4、试着从本篇课文中母亲的角度来描述“那个星期天”。
感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