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1 09: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若手指划破后感染发炎,血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某种成分增多,这种成分是(  )
A. 红细胞 B. 血浆 C. 血小板 D. 白细胞
3.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4.加入抗凝剂的人体血液,静止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分层现象,如图所示。其中②部分包含的血液成分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白细胞和血小板
5.人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浆具有的功能是(  )
A. 止血、凝血 B. 运输氧气
C. 吞噬病菌 D.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6.某中学一位教师支教到西藏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 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 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 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 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8.小王患急性扁桃体炎到医院就诊,通过验血医生发现其血液中的(  )
A. 红细胞增多 B. 白细胞增多 C. 血小板增多 D. 血红蛋白增多
9.如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C、D试管中加入抗凝剂,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
A. B. C. D.
10.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进行输血。对于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血流不止患者,应分别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B. 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C. 红细胞、血浆、全血、血小板 D. 血浆、红细胞、全血、血小板
11.血液循环时,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房
B.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网→动脉→心室
12.根据如图所示判断,P和Q分别是(  )

A. 静脉,静脉 B. 静脉,动脉
C. 动脉,静脉 D. 动脉,毛细血管
13.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
14.观察鱼尾鳍内血流情况如下,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箭头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A. B.
C. D.
15.与心室相连,且流静脉血的血管是(  )
A. 肺动脉 B. 肺静脉 C. 主动脉 D. 上下腔静脉
16.取一个完整的猪心,在解剖前,结扎住下腔静脉,由上腔静脉和主动脉处分别向猪心注入清水,下列哪一组血管会流出清水(  )
A. 肺动脉和肺静脉 B. 上腔静脉和肺动脉
C. 肺静脉和主动脉 D. 肺动脉和主动脉
17.人手背上的“青筋”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其他组织血管以外的
18.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的血管是(  )
A. 动脉 B. 静脉 C. 毛细血管 D. 动脉和静脉
19.在我们手背上能看到的“青筋”是一些血管,这些血管不具备的特点是(  )
A. 管壁较薄,弹性小
B. 管壁的内面有瓣膜
C. 管内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D. 管内流动的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20.人体内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到达脑部所经历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主动脉④肺动脉
⑤心脏⑥肺静脉⑦肺部毛细血管⑧各级动脉
A. ①→⑤→③→⑧
B. ①→⑤→④→⑦→⑥→⑤→③→⑧
C. ②→⑤→③→⑧
D. ②→⑤→④→⑦→⑥→⑤→③→⑧
二、实验题
21.实验题: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及“人血涂片”,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2)图1中,决定物像放大倍数的结构是 ______(填标号)。
(3)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图2是人血涂片视野,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 ______ ]白细胞。当⑤数量低于正常值时容易得______病。
(5)图3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野,[⑧]______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三、识图作答题
22.图中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乙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②模拟的器官是________,它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乙图中,⑤表示的结构为________。
(3)当④处丁________状态时,表示吸气过程。当吸气时,图中⑤都鼓了起来,空气中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进入图中⑤,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山体外。整个过程中,血液变化是由________。
(4)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________。
四、简答题
23.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健康是金,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人类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据图回答:

(1)人体患流行性感冒时,机体往往会并发炎症,这时血液中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多。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如图一),这属于保卫人体的第______道防线。
(2)医生会开一些口服抗生素胶囊帮助消炎,吞服用淀粉胶囊包裹起来的药物颗粒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原因是淀粉在A系统被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药物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填标号)系统运输到身体的病灶处。
(3)生活中,人们通常采用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流感的发生,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它使人体获得相应免疫力。
(4)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感冒痊愈,食欲大增,经过图二中①②④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_____,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4.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肺循环的过程:血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肺部毛细血管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2)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场所是[______]______的毛细血管。
(3)与右心房相连的血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它们都流______血。
(4)体循环终止部位是[______]______,此时血液变成了______血.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2.【答案】D3.【答案】B4.【答案】D5.【答案】D
6.【答案】B7.【答案】A8.【答案】B9.【答案】D10.【答案】C
11.【答案】B12.【答案】B13.【答案】C14.【答案】A15.【答案】A
16.【答案】D17.【答案】B18.【答案】A19.【答案】C20.【答案】D
二、实验题
21.【答案】(1)低
(2)①④
(3)清水 保证鱼正常呼吸
(4)⑥ 贫血
(5)毛细血管
三、识图作答题
22.【答案】(1)肺
(2)肺泡
(3)下降 氧气 二氧化碳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5)组织细胞
四、简答题
23.【答案】(1)白细胞;二
(2)小肠;C
(3)特异性免疫
(4)氧气和营养物质
24.【答案】(1)[5]右心室;[9]肺动脉;[2]肺静脉;[10]左心房
(2)[8]肺部
(3)[1]上腔静脉;[6]下腔静脉???静脉
(4)[4]右心房;静脉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