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表里的生物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表里的生物 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7 09:1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表里的生物

16




谜面:
小小圆形运动场,
三个选手比赛忙,
跑的路程分长短,
最后时间一个样。
谜底:钟表
猜谜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词句。
2.学会本课“脆”“拦”“怖”等五个生字。
3.体会本文描写人物的手法,并能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介绍
冯至(1905-1993), 河北涿县人,原名冯承植,字君培。 现代诗人,翻译家,教授。192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早年曾创办浅草社。






cùi
脆弱
干脆

我会写







lán
拦截
阻拦
拦住








玻璃
玻璃钢
玻璃丝








玻璃







è
丑恶
恶骂
恶徒








恐怖
怖惧








蟋蟀
斗蟋蟀







shùi
蟋蟀
斗蟀




增加 增添
相同点: 都有“加多”的意思。
不同点: “增加”泛指加多,对象较广;
“增添”多指加多一些(量较小),有所添补,对象较窄。
近义词辨析




词语搭配
(不同)的歌曲 (和谐)的声音
(坚硬)的表盖 (清脆)的声音
(美丽)的世界 (丑恶而恐怖)的东西
(好听)的声音 (洪亮)地响起来
(不停)地摆来摆去


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开头先提出“我”的观点: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接着列举了一系列事实,从各个方面证实了“我”的论断,为下文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
在小时候的“我”看来,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2.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可是”表示转折,提出父亲的表根本不是活的生物,可是“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并且“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这明显与“我”的结论不符。




3.一天,我对父亲说:
4.“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5.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6.“只许听 ,不许动。”
7.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8.“小孩儿不许动表。”




9.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 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父亲的话不仅没有使“我”打消念头,反而使“我”对表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拥有强烈好奇心,对事物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天真可爱的孩子。





“不许动”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呢?
10.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打动了父亲,父亲主动让“我"看表里有什么。
出现了三次。这是父亲的命令,也三次强调了“我”的好奇心是多么强烈




11.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个美丽的世界: 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人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强烈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之时的紧张与激动。
段解:父亲打开表,“我”看到了里面那美丽的世界




12.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13.“为什么还蒙着一 层玻璃呢?”
14.“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15.“为什么呢?”我又问。
16.“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父亲之所以说里面有个“小子”,一是为了阻止“我"随便乱动他的表,二是觉得无法对当时的“我"解释清楚表的构造原理





17.我吓了一跳, 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沙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继续问:
18.“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19.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体现出“我”是一个富有童真童趣的孩子。




20.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21.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我”对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说法深信不疑,并感到愉快,因为它证实了“我”的猜测:表里面有一个活的生物。这是对“我”的思考和判断的一种肯定。




2.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父亲,文章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文写的是“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非常好奇,并相信父亲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时期的“我”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优秀品质。
——主要采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默读课文,想一想
1.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后思考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参考答案:
我”是一个天真可爱,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文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句子还有:
(1)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2)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板书设计
体会文中所用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手法。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