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单元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1 22:2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名言欣赏:
对待得失恰似氧化还原,得到会使你的价位降低,而放手却能使你的价位升高。
1、硫酸厂的废水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怎么处理废水?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胃酸中含有盐酸,胃酸分泌过多,怎么办?原理是什么?
3、蚊虫叮咬后,皮肤红肿、发痒,怎么办?原理是什么?

温故知新
提出问题
通过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同时也观看了老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思考与参与。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目标导航
1.加深对指示剂遇酸、碱颜色变化的认识。
2.实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实验目的】
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一瓶是酸、一瓶是碱?
两瓶无色溶液
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
合作探究
实验步骤:
1、取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2~3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2~3滴紫色石蕊
2、取点滴板,向其中四个穴分别滴加2~3滴上边四种溶液,然后分别滴加2~3滴无色酚酞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注意
酸和碱有腐蚀
性,实验时应注意
安全!

2.取两个生锈的
铁钉放入两支试
管中,然后加入
约2mL稀盐酸,观
察现象。当观察到
铁钉表面的锈去掉
变得光亮时,将其
中一支试管中的铁
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
试管中的现象,
过一段时间将铁
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钉。
①锈钉表面的铁
锈逐渐消失变得
光亮,溶液变成
黄色;
②当铁钉变得光
亮后,可观察到
铁钉表面出现气
泡。




想一想
将铁钉
放入试管
时应如何
操作?
铁锈、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
原理:
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实验用品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在试管中加入约2mL硫酸铜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2、向上述溶液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
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但可以溶于盐酸中

步骤1中出现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步骤2中蓝色沉淀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NaOH+CuSO4==Na2SO4+Cu(OH)2↓
Cu(OH)2+2HCl==CuCl2+2H2O
4.在试管中加入
约1mL氢氧化钠溶
液,滴几滴酚酞溶
液。然后边用滴管
慢慢滴入稀盐酸,
边不断震荡试管,
至溶液颜色恰好变
为无色为止。取该
溶液1mL,置于酒
蒸发皿中加热,使
液体蒸干,观察现
象。
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呈红色;
②玻璃片出现白色固体。
原理:
NaOH+HCl=NaCl+H2O
实验用品 氢氧化钙粉末、蒸馏水、酚酞溶液、稀盐酸、试管2支、药匙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向两支试管中和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加入1mL水,振荡
2、向上述两支试管各滴入1~2滴酚酞,观察现象
3、继续向其中一只试管中加入约1mL水,振荡
4、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mL稀盐酸,振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步骤1中试管中出现白色浑浊液体
步骤2中白色浑浊液体变为红色
步骤3中试管中仍然是红色浑浊液体
步骤4中红色浑浊液体变为无色澄清的溶液
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不需要加指示剂
也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通过实验步骤5,可以验证氢氧化钙的
哪些性质?
【问题交流】
①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②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
③氢氧化钙溶液与盐酸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1.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
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2.原理:Fe2O3+6HCl=2FeCl3+3H2O;
Fe+2HCl=FeCl2+H2↑
3.原理:2NaOH+CuSO4=Cu(OH)2↓+Na2SO4;
Cu(OH)2+2HCl=CuCl2+2H2O
4.原理:NaOH+HCl=NaCl+H2O
5.原理:Ca(OH)2+2HCl=CaCl2+2H2O
课堂小结
某硫酸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严重危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你会怎么处理这些废水呢?
你能写出化学方程式吗?
检测目标
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 性,还可能呈 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无色酚酞溶液变 , 溶液呈碱性
无色酚酞不变色 溶液呈______
检测目标
〖 分析与思考〗:
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芳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