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歌曲《白鸽》,体会二声部歌曲演唱的特点与美感,在演唱中感受集体主义的精神,体验合作带来的愉悦。
2. 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有感情地表现二声部歌曲。
教学重、难点
1. 在学唱中正确把握旋律的节奏,在“对抗”中保持平衡与自然,体验声部的和谐美与层次感,在演唱中感受合作互动的美感。
2. 在分声部演唱中准确把握旋律与节奏。
二声部演唱中的时分时合,独立表现声部时兼顾和谐自然,准确表现出层次感。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捷克民歌,C大调,2/4,一段体,二声部轮唱。旋律流畅,节奏规整,表达了“我”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感受两个声部表现出的和声美,指导学生运用自然真挚,有控制的歌声表现歌曲,同时教会学生看二声部的歌谱。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互动,谈与鸽子亲密接触的经历与情景,谈鸽子的生活习性、本领特长及象征意义,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新课学习
1. 介绍作品《白鸽》。教师做出对捷克国家概括的介绍。
2. 整体聆听歌曲《白鸽》,感受歌曲情绪。得出初步印象:虽为外国民歌,但旋律自然顺畅,易于上口。在内容上画面感强,展现了清晨时的一派宁静、清新气氛。表现出人与白鸽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3. 学唱歌曲(一)。(教师出示第一声部曲谱,学生学唱曲谱。)
在聆听中让学生跟唱第一声部,先唱第一声部曲谱两遍,再跟唱歌词两遍,用最短时间正确而熟练地唱出第一声部歌曲。
4. 学唱歌曲(二)。(教师出示第二声部曲谱,学生学唱。)
在唱第一声部的基础上,分出两个声部。让第一声部在第二声部同学介入后不要分心,全身心把握住自己声部的准确流畅。让第二声部同学在第一声部演唱了两小节(数四拍以后)之后进入演唱,静心保持旋律的准确流畅。
要求两个声部的同学学会“一心二用”和“分庭抗礼”:既保证各自声部的旋律正确和节奏饱满充分,又要“耳听六路”,感受声部的不同层次,体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矛盾”与“统一”。
5. 学唱歌曲(三)。(教师出示《白鸽》歌曲学习)
当两个声部在旋律、节奏基本上做到统一准确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向“均衡”与“和谐”的高目标迈进。要求两个声部不要声嘶力竭地“抢风头”、“比嗓门”,而是力求保持声部的轻松自然,唱出旋律的递进感和强弱分明的节奏。由于整个旋律中每颗音符都没有连音线,因此每个字音力求自然轻快,不要唱得过强过亮。四分音符要饱满,二分音符要拖够时值,让声音平稳延伸。在体会中,先分声部细心揣摩,让另一声部同学当“评委”,评价其演唱质量,反之亦然。
6. 巩固效果,交换声部。
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交换,感受不同层次效果。亦可按男女分声部轮换演唱。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外国还有很多优秀的民歌作品,它们代表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在课余时间能够多欣赏一些外国民歌,增加自己对各个国家民歌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