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4. 孙权劝学(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一课一练 4. 孙权劝学(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1 10:50: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4孙权劝学
基础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qǐ) 邪(yé)
B.卿今当涂掌事( qīng) 孰若孤(shú)
C.即更刮目相待(gèng) 蒙辞以军中多务(cí)
D.肃遂拜蒙母( suì) 但当涉猎(shè)
2.下列各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蒙词以军中多务。
B.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义。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卿今者才掠,非复吴下阿蒙!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到事物)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粗略地阅读)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拭目相看,另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4.填空。
《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到______期间一千多年的史事。司马光是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家、______家。
提升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行性,从而使吕蒙无法推托。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效果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模拟练习
(2019河北唐山滦南期中.9-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为崔道固城局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注]①寻:不久。②让:责备。③崔道固:人名。④城局参军:官职名称。⑤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
(3)唯傅修期耳_____
(4)涉猎经史,兼有才笔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译文:
3.(★★☆)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D.卿言多务,孰若孤
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4.(★★★)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答:____
(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____
中考链接
(山东济宁中考,6-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孔子谓伯鱼日:“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饰。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
学也。譬之污池,水潦注焉,萑苇生焉。虽或以观之,孰知其源乎?”(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注]①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字伯鱼。②污( wū)池:水池。③水潦:雨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C.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了解
D.及鲁肃过寻阳 过:拜访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焉”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水潦注焉
A.复到舅家问焉
B.且焉置土石
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解释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纪传体史书,是由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B.古人都可以自称“孤”,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可以亲密地称“卿”。
C.孙权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并现身说法,使吕蒙认识到读书的必要性。
D.孔子认为:打扮外表让人容貌光彩,学习让人更有智慧,二者道理很相似。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者之效也?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后,请你参加下面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古人读书做学问特别强调勤奋多学。“悬梁刺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无一不强调勤奋、多读、多学。
(1)班里要举办一次辩论会,请你为正、反两方拟出题目。
正方:____
反方:____
(2)你的观点是什么?请阅读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后,结合自己的思考谈一点看法。(不超过80字)
[链接材料]
材料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至理名言。但也有只读书,不用心思考,在生活实践中不会运用的人,结果一事无成。例如,南朝宋的“硕学”陆澄年轻时博览群书,编史书时就一字也写不出,人称“书橱”。
材料二“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在过去对我们的学习确实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今天,随着快乐学习和成功赏识教育的普及,这话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问是一切做学问的人必经的途径,“学问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华罗庚);思是读书做学问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
材料三古人很重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辩证关系。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主张“出户”,又主张“读书”。他认为,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顾炎武把家乡的书读完后,用四匹马驮着书,十谒明陵,遍游华北、西北,访民问俗,最后写成了有名的《日知录》《肇域志》。
答:
(3)请给你的观点补充一个论据。
答:
4孙权劝学
1.C更gēng。
2.C A.词→辞。B.义→益。D.掠→略。
3.B“见事”在句中是“知晓事情”的意思。
4.答案 《资治通鉴》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北宋 政治 史学
解析 要注意平时多积累文学常识,书写时不要出现错别字,如“鉴”不要误写为“签”等。
1.C A.动词,掌管;动词,应当。B.介词,用;与“为”连用,构成动词,认为。C.动词,了解、知晓。D.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的。
2.答案(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不学习!
(2)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3)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好处。
解析 注意对重点字词的准确翻译。
3.B不是正面烘托,而是侧面烘托。
1.答案(l)当道,当权 (2)知晓事情 (3)只有,只
(4)粗略地阅读
解析 注意课内外的关联和延伸,学会知识的迁移。
2.答案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解析 句中的“与之书…而”“答”等词语要准确翻译,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3.CA.介词,用:介词,凭、靠。B.代词,他;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转折连词,却。D.动词,比得上;代词,你.
4.答案(1)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2)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并且都有惊人的长进。
解析(1)读懂[乙]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经历及思想变化,从而作答。
(2)从[甲]文的吕蒙“军中多务”和[乙]文开头对傅永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二人身份相同;从[甲]文“蒙乃始就学”及鲁肃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吕蒙刻苦学习后惊人的长进,从[乙]文傅永“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及“帝每叹日……”中可以看出傅永刻苦学习和惊人的长进。
[参考译文]
[乙]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进入魏国,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
个朋友给他写了一封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经书和史书,并很有文才。任崔道固城局参军,和崔道固一起投降,为齐国平民百姓。皇上常赞叹说:“上马能击退贼兵,下马能写文书的,只有傅修期了。”
1.D“过”在句中的意思是“经过”。
2.C例句中的“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A.“复到舅家问焉”的“焉”是代词,指代方仲永的情况。B.疑问代词,哪里。.
C.与例句相同,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D.助词,不译。
3.DA.《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B.古代君王自称为“孤”。C.“严厉批评吕蒙不爱学习”说法有误,孙权是现身说法委婉地劝说吕蒙的.D.从“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愈明者,学也”中理解。
4.答案 读书人离别几天,就应该另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大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啊!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准确达意,必须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重点词语必须译准。省略现象应该予以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
通顺。
5.答案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
解析 “显闻四方”与“流声后裔”是四字并列短语,且说的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应断开;“者”一般是断句的标志;“岂非……也”是反问句式。按照以上分析断句即可.
[参考译文]
[乙]孔子对孔伯鱼说:“孔鲤啊,我听说能够和人整天谈论不休的,大概只有学问了吧。一个人的容貌形体不值得观赏,他的勇武气力不值得忌惮,他的祖先不值得称道,他的家族
姓氏不值得称道。最终有很大的名气,能够显著地让天下人听到,名声能在子孙后代中流传的人,难道不是学习的功用吗?所以君子是不可以不学习的,(就像)容貌是不能不打扮的。远远地看起来光彩夺目的外表,是打扮的结果;靠近了,让人感到更有智慧的,是学习的结果啊,拿一个池塘来打比方,雨水从那里注入,芦苇就在那里生长,即使有人来观赏这美景,可谁能知道它的源头呢?”
答案(示例)(1)正方:知识源于书本,学问在于勤奋。
反方:知识源于实践,学问在于探索。
(2)真正的学习,要把读书、思考、实践结合起来。只读书,不思考,物我便不能合而为一;只读书,不实践,便是书的奴隶,易被错误思想左右。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把书上读到的、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检验,经过辨别和筛选,才会得到有利于丁作、学习乃至社会发展的可靠经验。
解析(1)双方的辩论题目要紧扣活动的主题,能引发人们的辩论兴趣,且具有相对性和可辩性。
(2)读懂材料内容,提取主要信息,结合自己的学习体验,辩证地阐明观点。
(3)补充的论据,可以是事实论据,也可以是理论论据,都要与论点相吻合,起到充分证明论点的作用。决定。“你们别瞎起劲。让姐姐自己挑吧!”老爷爷又是笑着帮我解围。于是在百般踌躇之下,我缓缓伸出手,捏到了一根支撑泥人的竹棒,我感觉到身旁孩子们的视线早已紧紧落在我的手上。
我拔起“皮卡丘”身下的竹棒,昂起头:“就要这个!”一时间,周围庆幸与懊悔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可爱的孩子气。透过这一切,我又看见了老人布满皱
纹,却带着慈祥笑容的脸。
如今,每当看到桌上的那个“皮卡丘”,我都会欣喜万分。那次的不期而遇,唤醒了我整个童年的记忆,每当桂花飘香的季节,老人粗壮的关节和精细的手工,就会越来越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成为我难忘的记忆。
[点评]小作者巧妙结合童年记忆选择材料,丹桂飘香的小巷,推着小车的老人,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画面感很强。文章细节描写生动细腻,如“老人粗壮的关节和精细的手工”。文章首尾呼应,巧妙点题,是一篇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