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 无处不在的能量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 无处不在的能量 青岛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1 10: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科学
制定日期
课型
新课
课题
无处不在的能量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任何物体在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2.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即转化的资料和信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做合理的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的能量以及能量之间的转化。
教学难点
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2.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 。
3.改变电磁铁磁性的方法 、 。
4.简述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处理方式】学生利用2分钟是件记忆,对桌互查,师抽查。
【设计意图】以题的形式,便于学生记忆关键词,对知识起到一定的复习作用。
二、【导入新课】
【导语】我们知道我们身体的能量来源与食物,那么食物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那些能量呢?自由回答,我们身边无时无刻存在这能量,今天我们来学习无处不在的能量。
【示标】1.知道任何物体在工作时都需要能量;
认识到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处理方式】教师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提炼本节关键目标词并板书
【教师讲解】
环节一:
【自学内容】课本22-23页内容
【自学时间】5分钟
【自学要求】划出重点知识,圈出关键词并记忆
【自学任务】1.为什么说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2.总结课本23页中间部分三个小实验的结论
3.自己设计一组由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的实验。
环节二:
【教师点拨】1.出示汽车行行驶,风力发电、水车运动、家用电器等图片,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这些物体运动起来?
生自由回答
【小结】风、流水、电、汽油都能使物体动起来。它们都有能量。
热和光是不是能量
【处理方式】实验验证热能产生能量,可以使瓶塞弹出。光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光的应用说明光是能量(人类利用激光打孔、切割材料。利用激光进行工作)。
【结论】结论1:热能使物体动起来,所以热是一种能量。
结论2:光也是一种能量。
3.能量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设计实验验证)?
汽车行驶、电熨斗、电风扇、剃须刀的能量转化。
【检测】从能量转化角度解释以下现象
钻木取火、电磁铁、电暖器、电池、太阳能、电视机
环节三:
【知识拓展】试着解释电视的生和像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
【小结】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电磁波)转化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太阳能转化来,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处理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课件讲解,师生总结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合作探究来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总结】
【要点归纳】可以是具体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也可是框架或思维导图



处 常见的能量有哪些
不 汽车的行驶 化学能——机械能
在 电视机 电能——光能
的 能量之间的转化 电灯 电能——光能

量 电熨斗 电能——热能
[处理方式]让同学们先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总结一下本结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当堂达标】
一、填空
1.我们把生活中的能量划分为 能、 能、 能、 能
能、 能、 能、 能,把未划入的能量都归并划入了
能。
2.如果说,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那么,能量必定存在于一切
中。
3.没有能量,我们无法 ,无法 ,无法 ;没有能量,植物不会 ,雨水不会 ,太阳也不会 。
4.能量的存在形式 ,并以不同的方式 、 。
二、判断
1.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电能又可以继续转化为热能、机械能、光能。()
2.能量之间的转化没有固定的模式,一种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另一种能量。()
三、选择
1.灯泡将电能转化成()A、声能 B、光能
2.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这是将()能转化为()能
A、机械 B、热
[处理方式]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然后同桌互批。最后改错和二次批阅,每空一分,加入量化。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六、【课下作业】
完成导学与训练
[处理方式]完成导学全部内容,同桌互批、改错、二次批阅,组长检查签字。加分每课50分。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掌握重难点题型。
个人修订
板书
设计


处 常见的能量有哪些
不 汽车的行驶 化学能——机械能
在 电视机 电能——光能
的 能量之间的转化 电灯 电能——光能

量 电熨斗 电能——热能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