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2.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五年计划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3.制定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4.在江西南昌市郊有一条用炉渣铺成的小道,邓小平在此路上行走了三年零四个月。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小平小道”。邓小平的夫人说:“从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事实证明,小平小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策源地。奏响改革序曲的是
A.南昌﹣﹣八一南昌起义
B.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D.香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5.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增强企业活力 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6.“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国100周年时的“中国梦”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
C.实现个人目标和理想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华声在线新闻网站报道:浏阳农民肖敦山回忆,1981年村里分田分地,1982年他家早晚稻一共收了2000多公斤,上交完集体150公斤,刨去吃饭,还有富足!据此判断,1981年在湖南农村实行的政策是
A.没收地主土地 B.成立农业互助组
C.吃“大锅饭”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要找到一个风险不大的“试验场”为改革开放探路。这个“试验场”的代表是
A.上海 B.海南 C.深圳 D.浦东
9.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开放城市--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
1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赎买政策
B.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最早确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万隆会议上形成的万隆精神就是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D.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基本实现统一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在于它( )
A.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完成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3.下列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农业生产合作社②土地改革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1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进行公私合营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5.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允许外商独资经营企业,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了新的一步。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A.把广州设为经济特区 B.把厦门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把乌鲁木齐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D.把海南岛划定为经济特区
16.在新中国历史上,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7.1974年4月,邓小平曾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特区“特”在( )
A.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B.只允许与外国联系
C.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D.用外国人管理该地区的经济
18.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性的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拥有158个成员国。中国成为其成员国是在
A.1985年 B.1991年 C.2001年 D.2008年
19.与“2007年”“中共十七大”“写进党章”等信息有关的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20.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下列有关中国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始于近代中华儿女追求民族独立的探索
B.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
C.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D.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二、简答题
21.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独立的核心力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道路创新是党领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保障。在土地革命时期,党在井冈山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这一道路的开创与世界现代史上哪一革命的爆发有关?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什么建设目标?
(2)体制创新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1992年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长期束缚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问题,党又提出哪一目标?
(3)理论创新是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中共十九大上,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哪一思想?这一思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什么历史地位?
22.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取这种和平方式,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工商业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和平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的完成对中国有何影响?
(2)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煥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这场“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在这场社会变革后,指导中国人民“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什么?
(3)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科技兴则民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奋进,不断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
请你分别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领域和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4)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坚持创新对国家发展有何作用?
23.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我国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其标志是什么?
(2)在哪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C 6.D 7.D 8.C 9.B 10.B 11.B 12.B 13.B 14.A 15.D 16.C 17.C 18.C 19.D 20.B
21.(1)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2.(1)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农业:1973年袁隆平发明籼型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技术领域: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升空。
(4)创新可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3.(1)1956年 三大改造的完成.
(2)中共十三大.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或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