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教材分析
就整章而言,本节内容是后面三节内容的概述,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后面三节是这些概念和原理的应用。同时本节由三部分组成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第一部分是连接第二章城市区位和本章产业活动区位的一个过渡,同时后面会具体涉及农业和工业区位,我认为可以简单处理,让学生们了解各种产业活动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即可。第二部分紧接着第一部分,因为不同地区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方面的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的产业活动类型不同,因此会发生地域联系。其中生产协作联系作为重点进行探究,尤其是多道工序之间联系,所形成的工业集聚是第三部分工业地域的基础。而第三部分,从标题可以明确看出,学生要“理解地区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因此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面对学业水平测试的理科学生,因此难度处理上相应简单化,不必达到高考课程标准的难度。此外类似于技术扩散的方向与贸易流向相反,这样的知识点,教材以阅读形式给出,作为了解即可,课时原因并未细化处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联系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深圳市区位条件”案例,回顾区位概念,引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
3.利用实例,掌握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环节。
4.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将来从事各项活动做准备。
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能够利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研究事物。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掌握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环节。
教学难点:
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新课导入(2分钟) 给出教材中深圳的区位特征;提问城市区位的含义是什么。讲解不仅城市,产业活动也具有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 根据深圳的区位特征,回顾城市区位含义。 以城市区位引入本节学习,了解不仅城市,产业活动也具有区位特征。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10分钟)探究活动(8分钟)教师总结(2分钟) 给出自主学习填空; 阅读教材50页~51页正文部分,填空; 了解产业活动定义以及区位差异。
给出农业活动、工业活动、服务业活动的材料,设计相关问题;总结:产业活动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小组分别探究: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的区位条件差异。 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存在差异,而且不同时期,科技发展水平的不同使得区位因素发生变化。
前后过渡 不同地区,因为区位条件不同,包括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在不同地区所进行的产业活动也存在差异,我们把这个称之为地域分工,那么不同地域的产业活动之间必然要进行地域联系。
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10分钟) 呈现福特汽车公司的生产网络,先进行简单设问:从图中你觉得汽车生产结构(简单/复杂?)零部件种类(多/少?)然后给出相应探究问题。讲解汽车工业各个零部件工厂之间形成的地域联系叫做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 小组探究为什么精密齿轮厂设在瑞士?为什么福特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零部件合作伙伴? 理解零部件工厂布局的原因,掌握零部件工厂之间的联系
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3分钟)商贸联系(5分钟) 给出面料厂和制衣厂的生产流程图; 对生产流程进行排序 体会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
依据M公司生产流程图,设置问题,小组探究。板书商贸联系会根据发生领域分成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引导学生找出现代物流业的流程。 探究: 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什么?相比服装专卖店和服装商场有什么优势?(从企业库存、店面租金角度考虑) 体会商贸联系的过程以及现代物流业的流程以及优势。
科技与信息联系(3分钟) 根据上面的案例,解释M公司与面料厂、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科技与信息的联系。M公司能够更快捷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制衣厂也能够及时了解M公司的设计创新。 体会科技与信息联系的流程图。 学生体会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才能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地位。
工业地域的形成(8分钟) 呈现我国东部某城市生产基地空间分布图,设置阶梯问题。 小组讨论 得出工业集聚落实到具体地域,因为优势条件与限制性因素并存,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总结提升(4分钟) 回顾目标,总结提升
课后作业 课后调查影响宣钢搬迁的主要区位因素,从工业地域角度说明搬迁依据。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与地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