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1 22:1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想一想,此时的美国发生了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
其中以1929年——1933年由美国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破坏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美国人把这一现象称为大萧条,我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经济危机 。
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作木柴烧,腐烂果实枝头翘,穷人饿得嗷嗷叫。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及特点
2、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繁荣篇——经济危机的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 ”繁荣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
(1)名称:“柯立芝繁荣”
(2)表现:
①美国由一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②美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汽车、电器、建筑业成为三大支柱行业。
③商品丰富、物资充足,股市上升
柯立芝总统
1923-1929年在位【自主探究】一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材料一: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14%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部国民收入的2/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家庭占总数的60%,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22%,还有12%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的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贫富差距过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材料二: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据统计,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有的家具店对年轻的新婚夫妇说:“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新娘,我们来布置新房。”后来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经济的虚假繁荣 材料三:20年代初,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发展到令人难以相信的极端,股票以其面值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如一个美国人从银行贷款1000美元买股票,当股票涨到10000美元时还不抛售,等着再涨,同时他还认为自己已拥有了近9000美元的资产,于是又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去商店买东西。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这是发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以上现象表明了资本主义存在什么问题? (2)、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存在生产和销售的矛盾(3)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经济危机生产和销售矛盾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激化激化激化具体原因阶段清单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根本、具体、直接)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具体原因:③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①贫富差距过大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经济的虚假繁荣3直接原因:资本主义存在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牛奶白白被倒掉,玉米当做木柴烧。富人发疯去上吊,穷人饿的嗷嗷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引发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经济繁荣集中表现在工业生产高涨上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A.①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CD幻灭篇——经济危机的爆发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一个小时内,11个投机者自杀身亡。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黑色星期四”危机开始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股票市场的崩溃 图二 一家企业被抵押拍卖企业破产失业剧增银行倒闭图三 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农产品价格下跌 图四 等待救济的人群二、经济危机—表现 金融危机 工业危机 农业危机 社会危机(1)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当时的美国幽默小品说:“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 “大萧条”的表现:(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失业激增(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3、经济危机的表现(1)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2)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频临破产。二、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问题:
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为什么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有何表现?
这场危机有何特点及影响?材料五 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六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材料七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有的国家甚至更长一点。
范围广破坏性大时间长三、经济危机—特点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和形成学习探究灾难篇——经济危机的影响 1929-1933年美国破产的银行达1万多家,占全国银行总数的49%,有900万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数以千计的人跳楼自杀。 有13万家以上的工厂倒闭。1932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比1929年降低了46.2%。 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了“银河”。 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1 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金融危机 工业危机 农业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3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B 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A 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2 加剧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A 示威、游行和罢工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B 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材料三、整个30年代,资本主义各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战。1930年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税,引起40个国家的报复行动,国际关税战愈演愈烈,1931—1932年,76国提高了关税。1931年英国率先放弃金本位,令英镑贬值30%。两年后美国也放弃金本位,使美元贬值50%。经济危机期间,先后有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以争夺国际市场。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加紧对殖民和半殖民地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4)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世界)三、危机的影响1、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A2、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因为
A.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B希望篇——经济危机的应对美国第31任总统-------胡佛“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锅里有只鸡,每家车库里有辆汽车。”二、美国对策—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
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 四、胡佛政府反危机的措施和结果1、措施②被迫采取了一些措施,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①固守传统“自由放任”,反对政府直接干预2、结果使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动荡不已,举国上下怨声载道。反危机的失败说明:资本主义经济自我调整是有限度的,政府必须适当干预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像胡佛那样受到老百姓讽刺、憎恶的总统。用破铁罐、纸板和粗麻布搭起来的棚户叫做“胡佛屋”,手里提着的装破烂的口袋叫做“胡佛袋”,乡下的贫民把破汽车前部锯掉,套上骨瘦如柴的骡子,叫做“胡佛车” ,在公园长凳上躺着过夜的人用旧报纸裹身取暖,叫做“胡佛毯”,衣袋翻过来,一个钱也找不到,叫做“胡佛旗”,野兔被饥饿的农民抓来吃,叫做“胡佛猪”。
杂耍演员插科打诨说:“什么?生意好起来了吗,你的意思是说胡佛死了吧。”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 1933年;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小结:时间、地点: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特点:影响:反危机措施: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⑴加深各国社会危机;⑵加剧世界紧张局势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 长,破坏 性特别大“自由放任”政策失败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过关检测1. 某个时期的美国幽默小品写道:“在旅馆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出去。”“旅店的招待员总要先问旅客:‘您是要一个房间睡觉,还是跳楼?”下列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1825年经济危机
B.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上述现象
C.当时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D.上述事件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滞胀”状态 C2.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B3.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C.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
D.日本发生“二二六”兵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