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检测试题 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科学家是意大利的______ ,1标准大气压= ______ mmHg= ______ Pa.
茶壶是根据______原理工作的。如图所示,当壶内盛满水,水面可到达图中______位置(选填“A”或“B”).一般茶壶的壶盖上都有一个进气小孔,该小孔的作用是为了维持壶内的气压______壶外大气压(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我国汽车产业正在快速发展,为了安全,一般轿车内都配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安全带的宽度比较大,这是为了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安全气囊会在车子发生严重撞击时,自动充气弹出,使车内的人不会由于_______而撞到车身上.
4.人们用吸管喝饮料利用了___________的作用。护士给病人扎针时,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很尖,可以增大___________,从而容易将针头扎进人体肌肉或血管。
5.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 .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 (A/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
选择题
6.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 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7.如图所示,木块甲重4N、乙重7N,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压强相等,甲、乙底面积之比为( )
A. 4:11
B. 4:7
C. 7:4
D. 11:4
8.如图所示,将一开口向上、粗细均匀的,且盛有某种液体的玻璃管由竖直位置稍倾斜一定的角度(液体未溢出),玻璃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9.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抽水机 B. 船闸 C. 茶壶 D. 锅炉水位器
10.如图所示,将托里拆利实验装置中的玻璃管倾斜,则试管内水银柱的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11.如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气压计,在探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时,小明拿着它从一楼来到30楼的过程中,观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根据所学的知识,你以为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应该( A )
A. 变高
B. 变低
C. 不变
D. 变高变低都有可能
12.如图所示,小华水平抛出一飞盘,快速前进的飞盘越升越高,升高过程中被小狗咬到。从侧面看,飞行过程中飞盘的形状应为下列图示中的( )
13.图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画图题(每题2分,共4分)
一物快正在上浮,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如下图所示,是一个重1N体积为0.1m3的氢气球在地面附近沿竖直方向匀速升空的照片请画出它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16题每空1分,17题每空2分,共16分)
16.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请你在认真思考、观察的基础上,回答下列问题: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 (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仔细观察图所示的“实验1”和“实验2”,回答:
①实验1是想验证: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 的关系;
②实验2是想验证:当______ 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______ 的关系;
③以上实验都采用了一个共同的科学方法,那就是______ 法.
17.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
(1)如图a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________(一种、两种)液体中的___________(同一、不同)深度。
(3)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无色无味的液体.该液体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老师请一个学生用压强计将它们鉴别开.这个学生操作如图b甲、乙所示,你认为该生的实验过程是 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18题10分,19题11分,共21分)
18.如图所示,柱形容器A和均匀柱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A中盛有体积为6×10-3m3的水,B受到的重力为250N,B的底面积为5×10-2m2。
(1)求A中水的质量。
(2)求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现沿水平方向在圆柱体B上截去一定的厚度,B剩余部分的高度与容器A中水的深度之比hB′:h水为2:3,且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求B的密度ρB。
19如图甲所示,有一种圆柱形薄壁烧杯,它的底面积为50cm2,烧杯自重1.2N,置于水平桌面上,在烧杯内倒入200mL的盐水时,杯底所受盐水的压强为440Pa.(g=10N/kg).求:
(1)烧杯内盐水的密度;
(2)烧杯对桌面的压强;
(3)如图乙所示,把一个鸡蛋轻轻放入盐水中,鸡蛋刚好悬浮,液面上升到250mL刻线处,求鸡蛋的重力.
?
答案
1. 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760;1.01×105??
2. 连通器;B;等于??
3.减小 惯性
4.大气压 压强
5. 大 B
6-13.CABABAA
14-15略
16. 高度差;不漏气;深度;速度;液体密度;控制变量?
17.高度差 一种 不同 错误 没有控制变量
18.A中水的质量为6kg。
(2)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
(3)B的密度为1.5×103kg/m3。?
19.(1)烧杯内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2)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为680Pa;
(3)鸡蛋的重力为0.55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