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密度)知识点+经典例题(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密度)知识点+经典例题(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1 13: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复习三【密度】
知识点
(一、密度的概念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 质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计算公式: (ρ与m、V无关),可变形为和公式中ρ表示 密度 ,m表示 质量 ,V表示 体积 。
对公式的理解
①同种物质ρ一定,m与V成正比。即:当ρ相同时,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②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密度越小(或密度越小,体积越大)。
③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密度越大,质量也越大)。
3.密度的单位。 国际主单位是 千克/米3 ,常用单位是 克/厘米3 ,
两个单位的关系为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或1千克/米3=0.001克/厘米3 。
水的密度= l.0×103 千克/米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为 1米3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 。
1吨(t)=103千克(kg); 1千克=103克 ; 1克=103毫克
1米3(m3)=103分米3(dm3)【升(L)】; 1分米3(dm3)【升(L)】=103厘米3(cm3)【毫升(ml)】
经典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密度一定小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D.铝锅、铝饭盒、铝匙的密度都一样
2.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C )
A.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用氢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用酒精制成能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3.有实心的铜球、塑料球和木球,已知ρ铜>ρ塑料>ρ木,它们的体积相同,下面关于其质量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铜球的质量最小
B.木球的质量最大
C.铜球的质量最大
D.塑料球质量可能最大
4.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千克/米3,ρ铜=8.9×103千克/米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铝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和铝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铜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解】 由于V铜球=V铝球,ρ铜>ρ铝,若两球均是实心的,则m铜球=ρ铜V铜球,m铝球=ρ铝V铝球,即m铜球>m铝球,与题意(两球质量相同)不符。可以推测:两球不可能都是实心,至少有一球是空心即铜球肯定空心,铝球有可能空心。
5.对于密度公式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当质量不变的时候,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当体积不变的时候,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与体积成正比,密度与质量成反比
6. 有一体积为30厘米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237克。则(B)
A.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右盘
B.该固体的密度为7.9克/厘米3
C.把该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减小
D.只改变该固体形状,它的质量减小
【解】 用天平测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左盘,A错;ρ===7.9克/厘米3,B正确;固体截去一半,质量和体积同时减少一半,密度不变;固体形状改变,质量不会随之改变。
7.如图4-3-2所示,等臂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则左盘物块的密度是( C )
图4-3-2
A.1.4g/cm3 B.2.0g/cm3
C.3.5g/cm3 D.7.0g/cm3
8.下列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会变的是( B )
A.密闭容器内的冰融化成水
B.被“神舟八号”从地面带入太空的铁质脸盆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9.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 C )
A.一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家用轿车
10.分别由不同物质a、b、c制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
4-3-5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图4-3-5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11.两铁球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等,则( C )
A.两铁球一定都是空心球
B.两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球
C.两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球
D.两铁球不可能都是空心球
12.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的甲、乙、丙三个不同的正方体,要求他们的边长分别为0.1m、0.2m、0.3m。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是3kg、21.6kg、54kg,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进了杂质为废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是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B )
A.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B.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3.某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某种固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作出如图4-3-6中实线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图4-3-6
A.该固体的密度不随体积的增大而变化
B.该固体的密度为2.0×103kg/m3
C.图中所围S的面积表示固体的质量
D.当该固体的体积为2cm3时它的质量为6g
14.如图4-3-7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C )
图4-3-7
A.3∶4 B.4∶3
C.2∶1 D.1∶2
4.对于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 不同 。不同物质间密度大小的比较方法有两种:即当 体积 相同时, 质量 大的物质密度大;当 质量 相同时, 体积 小的物质密度大。
15.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比水密度小的木块的密度,下列步骤中错误或多余的是( B )
A.用天平称出木块的质量
B.取一个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记录示数
C.将铁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此时的体积示数
D.将铁块和木块系到一起后再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此时的体积总示数
16.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正确的是( D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17.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水和量筒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C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C )
A. B.
C. D.
19.有空心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已知:ρ铁<ρ铜<ρ铅)(?B )
A.?铜球?????B.?铅球????C.?铁球 D 无法判断
20.为了测量干玉米粒的密度,小丽首先用天平测出一些干玉米粒的质量为33克,接着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拧上盖子,用天平测出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28克,然后拧开瓶盖,把这33克干玉米粒全部装进饮料瓶中(玉米粒短时间内吸水可忽略不计),再次拧上盖子,擦干溢出的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瓶中的水和玉米粒的总质量为131克,由此可以算出干玉米粒的密度约为( B )
A.?0.92×103千克/米3?????B.?1.1×103千克/米3??????????
C.?1.2×103千克/米3??????????D.?11×103千克/米3
21.在三枚戒指中,只有一枚是纯金的,而其他两枚则是锌镀金和铜制的,鉴别的方法是( C )
A.?称得质量最大的是纯金的? ?????B.?可以观察金属的光泽 C.?测三者密度,密度最大的是纯金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2.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打一个洞,再往洞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冰后石头就裂开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石头裂开后密度减小
B.石头裂开后密度增大 C.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变大,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D.该方法利用水结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增大而使石头裂开
23.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克,装满酒精(ρ酒精=0.8克/厘米3)时的总质量是350克,则该空瓶的容积是( C )
A.?400厘米3?? B.?350厘米3??????C.?250厘米3? ?? D.?200厘米3
24.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盐水和煤油(盐水的密度为1.2×103千克/米3 , 煤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 C )
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 ???B.?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 C.?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 ????D.?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
1. 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1/3,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__1.5__倍。
2.18.质量为0.5千克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千克,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千克,此液体密度为________千克/米3。(ρ水=1.0×103千克/米3)
3.某学生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32g,游码的标志为3.3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____28.7___。
4.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此时杯与冰的总质量为22g,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2mL水,水面正好与杯口相平,ρ冰=0.9g/cm3 , 则:①杯的容积为_____20___;②杯的质量为____4g____。
5.一尊大理石人像的体积大约是质量为50kg的人的体积。若大理石的密度为2.7×103kg/m3,人的密度为1.0×103kg/m3,可以估算出这尊石像的质量约是__135__kg。
15.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4-3-8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变大(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_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__。
图4-3-8
6.老师讲了“物质的密度”这节知识后,小明和小楠对他们都喜欢吃的柑橘的密度感兴趣了,他们拿出一个柑橘,决定想办法测出它的密度。
图4-3-12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水平__桌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0”刻度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如图4-3-1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央。
(2)小楠用天平测量柑橘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柑橘的质量是__220.8__g,若小楠再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得它的体积为230cm3,则柑橘的密度为__0.96×103__kg/m3。
(3)如果小楠做实验时,是先将柑橘浸没在水中测出柑橘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柑橘的质量,则这样测得的柑橘密度比真实值__偏大__(选填“偏大”或“偏小”),其原因是__柑橘表面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__。
(4)实验完成后,小明问小楠是如何测出柑橘体积的,于是小楠将柑橘擦干净,又取出小烧杯、量筒、溢水杯和牙签等。小楠先将溢水杯装满水,接着小楠的做法是:__将小烧杯放在溢水口处,小楠借助牙签使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用量筒测得小烧杯中水的体积即可测得柑橘的体积__。
(5)小明认为,小楠的做法也存在不妥之处,你认为不妥之处是:__量筒所测水的体积偏小,这样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__。
19.一个体积为30cm3的铜球,质量是178g,问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灌满水后的总质量为多少?(ρ铜=8.9×103kg/m3)
【答案】 空心的 188g
7.体积为20厘米3的空心铜球的质量为89克,往它的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225克,试通过计算求出注入液体的密度?(ρ铜=8.9×103kg/m3)
.解:m液=m总﹣m球=225g﹣89g=136g 答:液体的密度为13.6g/cm3
8.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对商店售货员的话表示怀疑,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实验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克,体积为52厘米3 , 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克/厘米3和8.9克/厘米3。
(1)请根据小红的实验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
25.(1)解:ρ= (2)解:假设售货员的说法是正确的,则:V金= =15.5厘米3V铜= =33.7厘米3  工艺品的密度:ρ′= 这与实验结果是相悖的,所以售货员的说法不可信。
8.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
(1)刚倒入时液体总体积为V1 , 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不考虑水和酒精的蒸发),液体总体积为V2 , 则V1________V2 .
(2)小芳想测量该混合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①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1; ②将容器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 ③测出剩余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2 . 方案二:①测出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1; ②将容器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 ③随即测出容器质量m2 . 以上两种方案中,可行的是方案________(选填“一”、“二”或“一和二”).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所选方案中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0.(1)<(2)一和二;ρ=
9.“五一”期间,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5.6克,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2克。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克,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解:(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即V盖=V水===15.2厘米3 这种材料的密度ρ===3克/厘米3=3×103千克/米3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V壶===55厘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