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十三【激素和神经调节】
知识点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
主要功能:_消化食物__、_吸收营养__,并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1.除肝脏分泌的胆汁外,其他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中都含有起重要作用的消化酶。
2.不同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1.酶是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一种生物催化剂。
(1)特点:_高效性__、_专一性__、_多样性__。
(2)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主要有_温度__、_pH__等。
2.消化腺与消化酶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_肝脏__
肠腺
流入部位
口腔
胃
十二指肠
胆囊
小肠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胰液
胆汁
肠液
所含
消化酶
唾液淀
粉酶
胃蛋
白酶
多种消
化酶
无消
化酶
多种消
化酶
1.呼吸的全过程
2.肺部气体交换的结果:使_静脉__血变成_动脉__血;
组织处气体交换的结果:使_动脉__血变成_静脉__血;
氧气在血液中以_氧合血红蛋白__形式运输。
1.细胞呼吸: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_有机物__氧化成_二氧化碳__和_水__,同时释放_能量__的过程。
无氧呼吸:人暂时缺氧时可进行:葡萄糖乳酸+能量(少量);高等植物短时间缺氧可进行: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量)。
1.心脏的结构
心脏有四个腔:_左心室__、_左心房__、_右心室__、_右心房。左心室连通_主动脉__;左心房连通_肺静脉__;右心室连通_肺动脉__;右心房连通__上下腔静脉__。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_房室瓣__、心室和动脉之间的_动脉瓣__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3.血液循环
(1)体循环:血液由_左心室__进入_主动脉__,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_上下腔静脉__,流回_右心房__。
(2)肺循环:血液由_右心室__进入_肺动脉__,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由_肺静脉__流回_左心房__。
(3)经体循环,血液由原来含_氧气__多、含_二氧化碳__少的_动脉__血变成含_二氧化碳__多、含_氧气__少的_静脉__血;经肺循环,血液由原来含_二氧化碳__多、含_氧气__少的_静脉__血变成含_氧气__多、含_二氧化碳__少的_动脉__血。
1.泌尿系统的组成:_肾脏__、输尿管、_膀胱__、尿道。
2._肾脏__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肾单位__,该单位由_肾小球__、肾小囊、_肾小管__组成。
3.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当血液流经_肾小球__和肾小囊壁时,除_血细胞__和大分子_蛋白质__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_葡萄糖__和_尿素__等物质,都可以经过_肾小球过滤__到肾小囊中,形成_原尿__,大约150升。
4.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葡萄糖__、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_肾小管__重新吸收进入到_毛细血管的血液__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_尿素__等就形成尿液,大约1.5升。
5.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_膀胱__暂时储存。
6.排尿的意义:不仅_排出体内的废物__,而且对调节人体内_水和无机盐__的平衡,维持_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__也有重要作用。
经典例题分析:
一、选择题
1.分别向盛有2 mL植物油的甲、乙两个相同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胆汁和清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甲试管的植物油明显变少。原因是( C )
A.胆汁将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B.胆汁使植物油挥发性增强
C.胆汁将脂肪大颗粒乳化成小颗粒
D.胆汁与脂肪发生化学反应
2. 2013年2月,全国多地、多日出现雾霾天气,致使空气中PM2.5严重超标。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B )
A.气管、肺泡、支气管 B.气管、支气管、肺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肺泡、支气管、气管
3.人在吸气时,肺内的气体压力和肺泡的变化是( B )
A.肺内的气体压力减小,肺泡回缩 B.肺内的气体压力减小,肺泡鼓起
C.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肺泡回缩 D.肺内的气体压力增大,肺泡鼓起
4.人体心脏与血管间的血流方向,正确的是( B )
A.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B.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C.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D.右心室→右心房→肺动脉
5. 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 D )
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6.传统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右图为肾脏形成尿液过程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血液经过②和④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尿液
C.④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④内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③内的液体与①内的液体相比,③内尿素含量大大降低
7.下图所示为某同学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血管中血流速度一样 B.[1]是静脉血管 C.[2]是动脉血管 D.[3]是静脉血管
【点拨】血管可分为三种,即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动脉中的血液是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静脉中的血液是从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流向心脏,而毛细血管是全身最细的血管,管壁只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只能单向通过。在三种血管中动脉中血流速度最快,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8.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与流入肾脏的血液成分相比,其特点是( D )
A.氧气增加,尿素减少 B.二氧化碳减少,尿素增加
C.氧气减少,尿素增加 D.二氧化碳增加,尿素减少
【点拨】血液的作用是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当血液流入肾脏时,氧气较多,被肾脏利用,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在肝脏中产生的尿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肾脏,经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第4题)
9.如图所示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A)
A. [①]是胆囊,能分泌胆汁 B. [②]是胰管,能收集和输送胰液
C. [③]是胰腺,能分泌胰液 D. [④]是小肠,肠腺能分泌肠液
【解析】 胆汁由肝脏分泌,在胆囊中暂存,人进食后胆囊收缩,胆汁进入小肠,胆囊自身并不分泌胆汁。
10.下表为某人平静呼吸时,吸入气(吸入的气体),呼出气(呼出的气体),肺泡气(肺泡内的气体)中O2、CO2、N2三种成分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O2
CO2
N2
吸入气
23%
0.04%
78%
呼出气
16%
4.0%
78%
肺泡气
14%
5.6%
78%
A. 导致肺泡气与吸入气中O2体积分数差异的原因是肺毛细血管中O2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内
B. 该人平静呼吸时,一次吸入的气体不会全部进入肺泡,其中有部分留在了气管和支气管中
C. 若该人深呼吸一次,肺吸入气中CO2体积分数将低于0.04%
D. 肺泡气是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混合气体,因此其CO2体积分数最高
【解析】 吸入的O2会从肺泡内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毛细血管中,A错误;深呼吸时,肺吸入气中CO2含量与平静吸气时CO2含量相同,均为0.04%,C错;呼出气才是肺泡气与吸入气的混合气体,D错;部分吸入气可能会停留在气管中,B正确。
11.人体下肢骨骼肌运动时会产生许多二氧化碳,正常情况下,其中大部分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的过程中,不会经过的部位是(D)
A. 肺动脉 B. 右心房
C. 下腔静脉 D. 肺静脉
【解析】 下肢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下肢骨骼肌中的毛细血管后,经过的路线为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体外。因此,下肢骨骼肌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大部分二氧化碳不会经过的部位是肺静脉。
12.血液流经肾单位时,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在经过肾单位时,依次经过的结构不可能是(A)
A.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出球小动脉
B.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集合管→肾盂
C.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D. 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解析】 血液中的葡萄糖经入球小动脉进入肾小球,通过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再由肾小管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外的毛细血管,不可能由肾小囊进入出球小动脉,还有部分葡萄糖未经滤过从肾小球进入出球小动脉,故A项路径不可能发生。
13. 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图中正确的是(??A )
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B.?食物通过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C.?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D.?人体肺循环的过程:左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右心房
14. 如图为某人饭后四小时内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
A.?C点血糖含量高是糖尿病的表现???????????????????????????B.?BC段血糖含量上升是因为呼吸作用减弱C.?CD段血糖含量下降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增加??????????D.?人体的正常血糖含量为140毫克/100毫升
15. 激素是由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含量极少,却是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下列疾病中因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组是(???C )
A.?甲亢和佝偻病?????????????B.?坏血病和侏儒症?????????????C.?糖尿病和巨人症?????????????D.?大脖子病和脚气病
16.百色市右江河谷是全国著名的亚热带水果基地、南菜北运基地和“芒果之乡”,盛产芒果、荔枝等名优水果。芒果、芒果肉和芒果种子分别由花的________发育而来。(A)
A. 子房、子房壁、胚珠 B. 子房壁、子房、胚珠
C. 子房、胚珠、子房壁 D. 胚珠、子房、子房壁
【解析】 芒果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芒果肉是果皮,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种子则由胚珠发育而来。
17.如图所示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第16题))
A. 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 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 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 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18. 桃形李有“江南名果”美誉, 它是通过嫁接培育而成。下列有关桃形李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嫁接是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B. 它的果实是由胚珠发育而来
C. 果汁中的酸甜物质来自细胞质 D. 食用的桃形李是生殖器官
19. 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位压力由小到大
的顺序是( A )
A.b【解析】呼吸运动之所以能实现肺的通气,是因为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造成了肺内气压与大气压之间的气压差。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小于肺内气压,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即a、b、c间的气压关系是a>c>b。
20如图所示,将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改变。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C )
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在B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
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1.请据图回答问题:
(第16题)
(1)A是细菌,B是霉菌,两者细胞结构的主要差异是细菌没有真正的细胞核,霉菌有。
(2)C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繁殖。
(3)D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下表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第1分钟
第2分钟
第3分钟
第4分钟
第5分钟
15 ℃
6
16
22
22
22
35 ℃
10
24
32
32
12
55 ℃
0
2
2
2
2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的影响。
(2)该实验运用了转换法这一科学方法,即通过液滴数反映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
(3)55 ℃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比较弱,原因是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影响。
(4)35 ℃时,第5分钟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比第4分钟少,原因可能是葡萄糖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