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诺曼底号”遇难记 课件 (3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课件 (3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1 20:2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认识“弥、漫、剖”等字,会写“伦、腹、剖”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中的语言和行动描写感受哈尔威船长沉着、坚毅、果敢的英雄品质和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 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惨世界》。

我会写


lún
英伦
伦理伦次


我会写



鱼腹腹部腹稿


我会写


pōu
剖开解刨剖析


我会写



窟穴石窟山窟


我会写


lóng
窟窿平窿窿穹
窿

我会写


hùn
混乱混合混入


我会写



嘶叫嘶吼嘶哑


我会写


wéi
维持维护维和


我会写


zhì
秩序秩序秩次


我会写


bēi
卑劣卑鄙卑贱


我会写


gǎng
岗位站岗岗哨


我会写


zǎi
主宰宰相宰杀


我会写


cuò
筹措举措措施


我会写


qiǎn
调遣派遣遣人


我会写


jiàn
践踏实践践行


我会读





























我会读

























“诺曼底号”遇难记
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照例走着从南安普敦到根西岛这条航线。大海上夜色正浓,烟雾弥漫。船长站在驾驶室里,小心翼翼地驾驶着他的“诺曼底号”。乘客们都进入了梦乡。
“诺曼底号”是一艘大轮船,在英伦海峡也许可以算得上是最漂亮的邮船之一。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英尺,宽二十五英尺。海员们都说它很“年轻”,因为它才七岁,是1863年造的。
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主要人物。
【拟人】突出了这是一条比较新的船。

雾越来越浓了,轮船驶出南安普敦河后,来到茫茫大海上,距离埃居伊山脉估计有十五海里。轮船缓缓行驶着。这时大约凌晨四点钟。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像这类英国船,晚上出航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突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飞驶过来。那是“玛丽号”,一

环境描写。为下文“诺曼底号”遇难作铺垫。
把“黑点”比作幽灵和山峰,突出了它的危险性。

艘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从敖德萨起航,船上载着五百吨小麦,行驶速度非常快,负载又特别大。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眼看就要撞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避开它了。一瞬间,大雾中似乎耸起许许多多船只的幻影,人们还没来得及一一看清,就要死到临头,葬身鱼腹了。
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

“逼”字表明无法躲避。

“剖”的意思是破开,说明“玛丽号”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一样,瞬间在“诺曼底号”上撞开了一个大口子,情况万分危急。

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
“诺曼底号”上有二十八名船员和一名女服务员,还有三十一名乘客,其中十二名是妇女。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介绍船上的人员状况。
场面描写。写撞击后船上的混乱场面。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船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
语言描写,突出了哈尔威船长命令的果断、清楚、有力、有效。

的变故筒査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黒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朗读指导:这段话描写了混乱的场面,朗读时语速要快,读出人们紧张、慌乱的心情。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到!”
船长问道:“还有多少分钟? ”
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的头脑却异常清醒,他要了解轮船目前的状况,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判断,表现了哈尔威船长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细致入微的品质。读这几段时,要用有力的声音、有节奏的停顿,凸显出船长的镇定与冷静。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时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难的人员。
突出了哈尔威船长的果决,要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已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巍然屹立”体现出哈尔威船长高大、自信的形象。
“井然有序”与先前的“乱得不可开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轮船在深深的海水中慢慢下沉。
人们尽力加快速度划着小艇,在“诺曼底号”和“玛丽号”之间来回穿梭。
“快干!”船长又叫道。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
【比喻】说哈尔威船长“犹如铁铸”,突出了他的沉稳、坚毅。

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说这些
你是怎么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从一次看“一生”,由“一生”到一次,“忠于职守”是哈尔威船长始终恪守的训诫,所以,这一次他的所作所为是性情使然,是责任的必然。“又一次”强调了哈尔威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危难之际舍生忘死,挺身而出,而这一次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从一次看“一生”,由“一生”到一次,“忠于职守”是哈尔威船长始终恪守的训诫,所以,这一次他的所作所为是性情使然,是责任的必然。“又一次”强调了哈尔威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危难之际舍生忘死,挺身而出,而这一次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让我们向英雄致敬!

课后练习
1.“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2.哈尔威船长的英雄壮举,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

1.“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首先下达命令,用救生艇施救;然后站在岗位上指挥救援;最后所有乘客和海员被救出, 他自己却和“诺曼底号”一起沉入了大海。我从中感受到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2.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然而,哈尔威船长在生死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坚守岗位、舍已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他人,将死亡留给自己。他的行为是英雄的壮举,他的生命是无私而崇高的。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忠于职守舍己救人

烟雾弥漫
雾海夜航 开端
照常行驶
“玛丽号”像幽灵、山峰
突发海难 发展
“诺曼底号”被撞
下达命令
组织救援 了解情况 高潮
指挥救援
以身殉职
赞扬英雄 结局
践行壮举结局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