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一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天津附中 乔汇荃
一.教材分析
(一)课程介绍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 必修1《技术与设计1》中第四章第1节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提出了“通过对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的调查,发现与明确值得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的要求。
(二)教材地位
发现与明确问题是设计过程的起点,而发现问题又是明确问题的前提,因此《发现问题》一节内容不仅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学生设计过程中迈好第一步有重要作用。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技术素养,也是创新需要的基本能力。发现问题并不是仅在发现设计课题时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在设计中发现问题的思想与发现设计课题的思想方法是基本相同的(发现问题的思想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发现非技术领域的问题),因此本节课不但对学生实现技术设计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具有很大的迁移价值。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先对问题的来源进行了介绍,随后具体阐述了发现问题的三种方法,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以电话发明、珍妮纺纱机发明、体温表发明等典型技术案例为分析对象,体现“问题的重要性”、介绍“观察日常生活”、“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观察日常生活”、“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的知识内容本身是平行关系,但在教学力度分配上,是以“收集分析信息”为主,“观察日常生活”为辅,“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是一个比较新的内容,但在第二章作为一节内容讲过所以具体教学处理时可以简略一些。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通过在前面章节学习,学生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为设计一般过程各环节的系统学习奠定了良好知识基础,但每个同学的理解深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2.能力基础: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丰富的见闻视野范围。
所以在对各环节系统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认知要求,充分发挥通用技术学科优势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作用,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使学生掌握共同方法的基础上,实现能者多获,各有所得,使学生的兴趣点,闪光点在学习中进一步放大。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
3.亲身经历和尝试,实践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掌握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难点: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所发现问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处理。
(二)解决办法
1.创设情景,进行案例体验,是学生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讲解、视频资料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发现问题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教学中强调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并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体会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对完成一个好的设计的重要性。
五、辅助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相关图片资料、牙刷、牙膏、学案记录纸等
六、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引入 +新授1 “发现问题”引入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启发提问:请同学思考,自己认为技术史上最具影响力,最有意义的发明创造是哪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板书:题目:发现问题 思考,并发表自己观点,说明选择的原因体会发明创造伟大的原因是解决了问题。并提炼:所有的发明创造源于发现问题认识发现问题的重要性 旁征博引,引入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为“方法”的学习做铺垫
新授2(略) “问题的来源” 播放视频“纺纱机的改进”布置任务1: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引导学生总结问题的来源板书:问题的来源 观看视频,(完成学案任务1)分析并回答问题,通过分析得出“问题的来源”听讲解、加深理解 继续渗透发现问题的重要性与“方法”的学习存在逻辑对应关系为下面内容奠定基础,但非重点内容,采用略讲的形式,个别教学技巧使用重在激发学生兴趣
新授3 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和分析信息③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①与问题的第一来源相联系应用案例进行,观察能力检验:日本牙膏企业利润降低了1%,有什么可靠的办法可以使利润上升。B.实践活动安排 (任务2交流中教师引导比较,渗透培养学生观察技巧和品质)C.介绍案例包括三个案例1详2略 A.思考,参与交流,加深对“观察日常生活”这一方法途径重要性的认识B.(完成学案上任务2)观察牙刷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观察后的交流比较C.案例浏览,加深理解认识 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强调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和观察品质,通过实践活动感受观察的重要性。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增强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
②获得别人的提问,方法途径进行拓展收集方法的介绍及拓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介绍)(知识拓展,与时俱进的收集信息方式"史上最强的实习生"案例分析)B.分析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实践活动安排:辅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分析牙刷数据统计表格资料(案例“鱼缸的设计”) 收集资料方法的学习和分类理解分析信息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完成学案任务3)分析牙刷数据统计表格,提炼发现的问题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体会获取全面、准确、有用的信息对完成一个好的设计的重要性。实现收集方法的拓展,知识的延伸体验分析信息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处理收集到的信息
布置阅读任务播放“贝尔发明电话”视频强调贝尔在技术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本节课程内容进行综合提升 阅读教材P78“电话的发明”案例观看视频,(完成学案任务4)总结贝尔发明电话中经历的过程认识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发现问题并不仅在发现设计课题时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也需要综合理解本节内容,对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的认识进行提升
安排实践拓展任务及总结 废旧牙刷的改造 提出课题,引领学生回顾知识 明确实践要求,知识回顾 综合运用本节课程内容,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意识,培养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
发现问题
一、问题的来源1.生存活动 2.别人提问 3.自主发现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1.观察日常生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3.技术研究和技术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