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训练连接电路和使用电流表的技能。 2、通过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切身体验,使学生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电池、开关、规格不同的灯泡、导线、电流表
教学过程设计 本班增删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了解电路和电流的概念及认识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评估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只要有学生动手实验并归纳出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课前预习,教师出示目标。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引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 看完视频我们知道千里赣江的源头就是在我们的家乡赣州龟角尾,是由章江和贡江汇流形成。江河中有奔流不息的水流,上节课学习了电路中有电流,那么串并联电路中电流有怎样的关系?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新授一: 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 提出问题: 学生猜想: 教师做演示实验,教师准备两块连接2个小灯泡的电路板(注意:规格相同的一块,和规格不同的一块且靠近电源正极的一个亮些,靠近负极的一个暗些)闭合开关后,学生观察现象,合理猜想。 生猜想: ①灯泡亮一样亮,所以通过的电流一样大。 ②观察到靠近电源正极的一个亮些,靠近负极的一个暗些,所以不会相等。 师:到底哪位同学猜想是正确的,我们该怎么做? 生:实际测量。 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交流合作)师:同学先看书,了解该如何去测量L1 和L2的电流。(交流讨论) 先画出电路图,并在电路图中标出要测量电流的地方。③在实验前,开关应断开④在不知道电路中的电流时,量程应选用大量程⑤绝不能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电源的两极用电流表连起来等注意事项。(4)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论。师:请大家断开开关,放下手中的实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串联电路中同学们测量的实验数据,先请一个同学展示自己的一组数据且归纳得出的结论。 接着问:同学都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答不赞同: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规律。 请第一列、第三列多组同学提供串联电路测得的电流电流数据。实验组数A点的电流IA/A/B点的电流IB/AC点的电流IC/A 10.360.360.36 20.440.440.44 30.520.520.52 生:我们组测得A、B、C三点的电流值相同。 师:因此,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何规律?生回答:串联电路中通过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师小结:如果我们换用不同的灯泡或者其他的用电器进行相同的实验,或者增加用电器的个数并把它们串联起来,多测几个点的电流,进行大量的实验,我们会发现各点的电流都相等。所以我们相信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二:探究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规律。 师: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那并联电路是不是一样的呢?该怎么做?生:实验测量。 师:请同学们按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测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流过C点的电流)和各支路的电流(流过A,B点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各组讨论讨论. 学生自己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教师巡视指导。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并联电路中同学们 测量的实验数据, 在处理数据时,老师事先选用几组相同规格小灯泡的数据,故意让学生总结出,两支路电流相等的结论,在问全班同学是不是也赞同此结论,引起冲突,说明是用了同规格小灯泡引起,若换用不同规格小灯泡将不相等,同时出示其他同学不同规格灯泡实验的数据,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测得的电流电流数据。 实验组数A点的电流IA/AB点的电流IB/AC点的电流IC/A 10.360.240.12 20.44 0.220.22 30.480.240.24 教师小结:大家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 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练习
课后反思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