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体的呼吸》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上呼吸道发炎时,常常呼吸不畅的原因是 ( )
A.气管、支气管分泌的痰液过多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太多
C.鼻黏膜充血肿胀 D.吸气是被动的,呼气是主动的
2.在雾霾天气频发的情况下,用鼻呼吸更为重要,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剌激 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④
3.呼吸系统中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的( )
A.鼻 B.支气管 C.肺 D.气管
4.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正确路线是( )
①咽 ②气管 ③肺 ④支气管 ⑤鼻 ⑥喉
A.⑤①⑥②④③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④⑥①③⑤ D.⑤①⑥④②③
5.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6.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 )
A.以免污染地面 B.痰里含有大量的病菌
C.不文明的体现 D.法律严格禁止
7.以下不能说明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是( )
A.鼻毛能阻挡灰尘
B.鼻黏膜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鼻腔与多种管腔相通
D.黏膜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湿润
8.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易掉入气管引起咳嗽,其原因是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咙口 D.环状软骨扩大
9.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 )
A.胸大肌和膈肌 B.背阔肌和膈肌 C.肋间肌和膈肌 D.腹直肌和膈肌
10.下表表示人体吸入、呼出各种气体所占比例。关于人体的呼吸叙述不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在吸入空气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增加
C.在肺泡处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D.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产生于组织细胞
11.当我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呼吸活动会( )
A.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B.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强 D.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会增加
12.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发声的是( )
A.鼻 B.喉 C.肺 D.食道
13.如图是流经肺泡时血液中某成分含量的变化,该成分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营养物质 D.白细胞
14.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变化是
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
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 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15.选择良好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红经常不吃早餐,她说可以多吃午餐来弥补
B.有些青少年喜欢大声喊叫,女孩子兴奋时更喜欢尖叫
C.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D.呼吸道能使空气温暖、清洁和湿润,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6.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成分相比,其差异是( )
①水分增加 ②温度升高 ③氧气含量略增 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⑤氧气含量大增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7.平静状态下,当人处于呼气状态时,外界大气压与肺内气压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外>P肺 B.P外<P肺 C.P外=P肺 D.无法判断
18.呼吸道能处理吸入的空气,在吸气时鼻的功能是( )
①清洁空气 ②湿润空气 ③消灭细菌 ④温暖空气 ⑤气体交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9.吸气或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肺内压等于0 B.二者相等
C.肺内压大于大气压 D.肺内压小于大气压
20.小勇患了脚气病,这可能由于他体内缺乏( )
A.钙或维生素D B.维生素C C.维生素A D.维生素B1
21.能够产生痰的器官是( )
A.口腔 B.咽喉 C.鼻腔 D.气管和支气管
22.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以及气体进出肺的情况是: ( )
A.肺内气压变低,气体进肺 B.肺内气压变低,气体出肺
C.肺内气压升高,气体出肺 D.肺内气压升高,气体进肺
23.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吸气,你会感觉到 ( )
A.肋骨上升,胸廓扩大 B.肋骨下降,胸廓缩小
C.肋骨上升,胸廓缩小 D.肋骨下降,胸廓扩大
24.呼吸运动实现了
A.胸廓的扩大或缩小 B.肺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C.胸骨和肋骨的运动 D.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
25.下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的是( )
A.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一段时间内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C.进食2小时后,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二、连线题
26.对号入座
(1)(将下列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番号填入括号内)
(_____)1.睾丸 A输送卵细胞
(_____)2.卵巢 B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_____)3.输卵管 C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_____)4.肺 D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_____)5.输精管 E输送精子的两条小管
(_____)6.精子 F男性生殖细胞
(2)(将下列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番号填入括号内)
(_____)1.佝偻病 A 含铁的无机盐
(_____)2.缺铁性贫血 B含钙的无机盐
(_____)3.血浆 C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
(_____)4水 D 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活所需要的物质
三、综合题
27.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检验各级防空防灾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某中学决定于5月12日组织防空防灾警报试鸣并开展防灾减灾日进行演习。在逃生过程中,人体的生理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
(1)听到警报声,同学们迅速逃生,位于____内的听觉感受器能够感受声波产生神经冲动,最终形成听觉,这生这一过程离不开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是由____组成的。
(2)为保证同学们顺利逃生,某同学推开门,让后面的同学通过,他伸肘推门时,上臂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运动情况是____。
(3)快速奔跑时,通过____为肌肉收缩提供大量的能量,这一生理过程主要在细胞中的____完成。
(4)火灾发生时,很多物质因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内阻碍了呼吸全过程中的_____环节,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危机生命。
(5)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收缩有力,以应对紧急情况。这说明人体能调节____,更好地适应环境。
28.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______。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______。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______。(至少写出两条)
29.“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徒步环滇是昆明每年举行的全民健身环保公益活动,是在充分获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中,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如图,图中1、2、3、4、5表示血管。据图回答问题:
(1)氧气从肺泡扩散到血液后,血液变成了含氧丰富的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氧经血管3最先到达________(填“左心房”或“左心室”),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
(2)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至少需要通过_____层细胞膜,才能进入骨骼肌细胞。
(3)氧进入骨骼肌细胞后,参与葡萄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为运动提供所需的_____。该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由_____系统排出体外。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B 6.B 7.C 8.C 9.C 10.A 11.C 12.D 13.A 14.D 15.C 16.A 17.B 18.B 19.B 20.D 21.D 22.A 23.A 24.B 25.D
26.C D A B E F B A D C
27.耳蜗 骨、关节、骨骼肌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都收缩 呼吸作用 线粒体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激素分泌
28.⑥ 肺 二氧化碳 气体扩散 氧气 呼吸作用 尽量用鼻呼吸,不随地吐痰,不吸烟,坚持体育锻炼等
29.动脉血左心房9能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