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填序号)
1.今我来思( )。
A.思念。 B.思考 C.句末语气词
2.晓看红湿处( )。
A.知道。 B.早晨。 C.使人知道。
3.渭城朝雨浥轻尘( ) 。
A.城市 B液体。 C.湿润,沾湿。
4.最是一年春好处( )。
A.时。 B.地方,场所。 C.机关,部门。
5.但爱鲈鱼美( )。
A.但是。 B.只 C.不但。
6.明月何时照我还( )。
A.回报。 B.归还。 C.回,归
7.应怜屐齿印苍苔( )。
A.回答,回复。 B大概,表示猜测。 C.许可,允诺。
8.欲问行人去那边( )。
A.欲望。 B.想要。 C.将要。
9.休将白发唱黄鸡( )。
A.休息。 B.停止。 C.不要。
10.因风飞过蔷薇( )。
A.因为。 B.原因。 C.凭借。
11.下列诗词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劝君/更尽一/杯酒 B.小/扣柴扉/久不开
C.進道/人生/无再少 D.若/有人/知春/去处
12.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夸张)
B.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设问)
C.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比喻)
D.谁道人生无再少?(反问)
13.对古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春夜喜雨》一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春江夜雨图。
B.《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通过劝酒来表达对朋友的关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诗的后两句写了诗人对早春时节的喜爱和赞美。
黄庭坚的《清平乐》写的应是初夏时节,表达了强烈的惜春之情。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
1.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的意思。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朋友,请再喝完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2)及时的好雨似乎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就飘飘酒酒地下起来,催发植物生长。
三、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采薇(节选)》写的是作者对一位姑娘的思念。( )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中的“潜”透露出风很轻,“细”说明雨极小。( )
3.《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通过写细雨中设宴为朋友伐行时劝酒的情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恋恋不舍之情。( )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晚春之景,用“如酥”为喻,突出春雨的可贵,草因雨而绿,小雨中的草色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富有生机。( )
5.《江上渔者》通过“江岸上人来人往,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这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疾苦的同情。( )
6.《泊船瓜洲》中“京口”与“瓜洲”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只隔了几重山,还比较远,无法回去。( )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春色”和“红杏”都被拟人化,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 )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与朋友离別的惆怅与悲凉的感情。( )
9.“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这一句话是词前的小序,简要介绍了作词的
缘由。( )
10.黄庭坚的《清平乐》为惜春之作。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
四、按要求填空。
1.《采薇(节选)》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分别写了 季和 季很有代表性的景物,“ ”写柳条飘动,“ ”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2.《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清新明朗的送别环境的诗句是: , 。诗中虽只字未提送别,但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它是: , 。
3.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赞美“雨”的句子是“ , ”,运用了对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 ”。
4.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体现诗人观察景物之精细,令人赞叹的诗句是:“ , 。”
5.《江上渔者》中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6.《泊船瓜洲》中写景的句子是“ ,
”,抒情的句子是“ ,
?”
7.《游园不值》是一首赞美 的诗,作者游园看花进不了门,本来是一件 的事情,但他从 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受到 ,心情由 转为 。这首诗中描写春光美好的诗句是:“ ,
。”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时间的诗句是:“ , 。”
9.苏轼的《浣溪沙》中和曹操“烈土暮年,壮心不已”一句抒发的感情类似的句子是:“ ? !
。”
黄庭坚的《清平乐》中表现春天已过,初夏已到的诗句是:“ , 。”
五、《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题。
(一)填空题。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 ,是19世纪 (国家)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称为“ ”。文中记叙了主人公 和 、 等小伙伴们惊险、有趣的探险生活。
(二)选择题。
1.汤姆刷墙时,第一个接替他工作的孩子是( )
A.贝琪 B.本 C.比利 D.米勒
2.在波莉姨妈主持的家庭祈祷会上,汤姆因为成功的背诵,玛丽送给了他( )
A.一辆模型坦克 B.一把“巴洛牌”小刀 C.一个苹果D.一本书
3.在主日学校,沃尔特先生将( )作为奖品领发给学生。
A.奖学金 B.《圣经》 C.免学费 D.礼品
4.去教堂做礼拜,汤姆心里有点遗憾,是因为( )
A.没遇见贝姬 B.同学没来
C.狗带着甲虫溜走了 D.他受到牧师批评
4.汤姆和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 )把大夫杀了。
A.印第安人乔 B.哈克 C.酒鬼波特 D.罗宾逊
5.汤姆和哈克偷偷地潜入到岩洞中,并根据他们偷听到的关于“二号”的描述,找到了一个宝箱——里面有( )元!发现宝藏的他们成了大富翁。
A.一万八千余 B.十万两千余 C.两万一千余 D.一万两千余
6.一天,汤姆见到了可爱的姑娘蓓姬.撒切尔,她是( )的女儿。汤姆一见到她就对她展开了攻势。
A.撒切尔市长 B.撒切尔法官 C.撒切尔律师 D.撒切尔医生
7.汤姆和贝基在野餐时走进了一个山洞,被困在里面。他们在山洞里再一次遇见了( )。
A.酒鬼波特 B.印第安.乔 C.罗宾逊
8.是谁撕坏了教授解剖学书里的彩色插页——人体图?( )
A.艾美.劳伦斯 B.蓓姬.撒切尔 C.格雷赛.米勒
9.汤姆和哈克去一个鬼屋“寻找海盗埋藏的财宝”的时候,发现乔装的印第安人乔和一个同伙在鬼屋中找到了一部分财宝,并且偷听到有一个“二号”----指( )
A.某个旅馆的房间号码 B.另一个藏宝藏的地方
C.海盗中的副首领
10.汤姆.索亚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和同父异母的弟弟( )一起接受姨妈波莉的监护。
A.哈克 B.乔·哈泼 C.锡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