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表里的生物》练习题(姓名: )
一、基础巩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1)小蝎( )子 小钵( )子 一动就蛰( ) 狗吠( ) 三弦( )
可恶( ) 单调( )
xī shuài( ) hé xié( ) qīng cuì( ) lán jié( )
kǒng bù( ) chǐ lún( ) wéi kǒng( )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运用了的 修辞手法,
作用是
这句话的意思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3.选词填空。
(1)这声音比蝉鸣要 (美丽 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 (单调 单一)些。
我的面前立即 (呈现 表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3)此后我就常常 (要求 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
(4)严肃 严格 严厉
晚饭吃过了,屋里气氛( ),谁也不开口说话
爸爸对我要求很( ),他经常( )地对我说:“你只有好好学习,将才能更好地位祖国做贡献。
二、内容理解
1.文中两次写到打开表看到表内的物件,请概括两次看到或了解到的东西。
第一次:
第二次:
2.我做出“表里面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者虫一类的生物吧”的依据是
我做出“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的依据是
2.对父亲所说“小孩儿不许动表”的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当时表很珍贵,构造又很精细,怕孩子弄坏。B.父亲是比较谨慎的人,怕孩子看了之后再动表。
C.表是计时工具,怕孩子动表之后向其他人显摆。D.父亲担心孩子动表,其他孩子仿效,会弄坏表。
3.以下理解不符合本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本文表现“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B.本文体现了“我”的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
C.本文中父亲严厉但关心孩子内心需求。 D.本文中父亲小气爱炫耀但也宠爱孩子。
三、句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的发出和谐的声音呢?(反问句)
改为肯定句:
2.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此处分号的作用是( )关系。
3.我( )听父亲怀里的表发出的声音,( )打开看个究竟。(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4.父亲把表盖拨开,取出一把小刀,我的面前立即涌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2处错误,在原句改)
5.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缩句)
四、写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父亲把表打开了,我问:“为什么它蒙着一层玻璃呢?”“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说。( )
2.我想:这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
3.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在我的面前立印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表里的生物》作者是 ,他曾被鲁迅誉为“ ”。
本文用运用了 描写、 描写和 描写刻画了一个 、 、
的“我”。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 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 ,并相信了父亲说的 。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 。是个 的孩子。
2.“表里的生物”其实是 。父亲说它是“小蝎子的尾巴”的原因是
3.“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请问“我”为什么不说了?
六、古诗鉴赏。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____”字中,诗人视野由_____及_____,由_____到_____,由______到______。
2.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5.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文言文阅读。
何岳轶事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sì):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不敢与家人言之( ) ②遂以还之( )
③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④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⑤其人感谢而去( ) ⑥俟他日来取(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2)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
3.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让我们认识了一个 的何岳。
4.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