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第14课《艳丽的大公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旨在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认识冷暖色,了解冷色和暖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感受它们的美感。内容是在三年级认识冷暖色和本册学画农民画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学习,着重解决学生如何将生活中真实的形象,通过主观的艺术加工而转化为艺术形象。让学生学会这种创作的技巧,进而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获得自信,激发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复习体验冷暖色彩的基本知识,并有目的的加以运用。
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冷暖色的对比运用。
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大胆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要求画面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对色彩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⑵启发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让学生体验冷暖色对比的绘画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环境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学资源的互动,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绘画中体验艳丽的色彩给他们带来的美感,感受到色彩特殊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大胆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受,享受绘画创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复习冷暖色对比给人的感受,认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的特有的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塑造表现大公鸡的形象,培养学生创造力。
2、教学难点:
在创作中运用冷暖色,注意颜色的规律性及随意性。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自我意识、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喜欢新奇的事物,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该年龄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美术造型能力,要重视学生参与活动和探究的过程,借助信息技术环境营造学习氛围,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以及多种形式的互动。
六、材料准备:
教师:农民画资料、油画棒、教学课件、学生优秀作业等。
学生:图画纸、水粉用具、油画棒、水彩笔等常用绘画工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一、激
趣
导
入
师生
谈话
①课件出示一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让学生说说属于哪一类绘画作品?
②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装饰线、装饰色,引出冷暖色。
通过出示课件,玩猜猜看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师生互动,复习装饰线、装饰色,引入冷暖色的知识,为新课导入做好铺垫。
2、导入
新课
课件出示农民
画家朱光莲的作品《金鸡展翅》,学生欣赏。
明确本课学习
内容,出示课题 “艳丽的大公鸡”。
学生找一找画中的冷暖色。
让学生初步感受冷暖色对比运用所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
新
知
探
究
1、认识
冷暖
色
①课件出示色相环,同位互相说一说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
②课件出示冷暖色对比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冷暖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感受,不是绝对的。
小组合作交流,推选代表汇报。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在活动中加深对冷暖色的认识。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初步了解色相环中的冷暖色。
注重知识的建构过程,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深入探究冷暖色的运用方法
①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小组活动,按照冷暖色调给作品分类,并说说作品带来的感受。
②师生共同探究
教材中的作品《金鸡展翅》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③板书:艳丽、冷暖、色相
通过分类活动,加深学生对画面色调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深入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冷暖色的对比运用,画面中装饰线、装饰色的使用,以及节奏感、韵律感的构成要素和构图等相关要求。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开展互动教学。学生结合具体的作品,便于探究作品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通过深入探究冷暖色、装饰线和装饰色、以及画面的表现形式等要素,突破教学难点。
3、探究
大公鸡
的结构
特点和
表现方
法
①同位交流,回忆大公鸡的外形特点。
②欣赏学生作品,小组讨论作品的色彩特点,借鉴创作方法。
通过说一说大公鸡的外形结构,为创作做好铺垫。
学生自主探究作品的色彩特点和使用方法。
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色彩的感知与认识,进一步感受色彩无拘无束的表现手法。
注意学生活动中的生成资源,深入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引导
学生把
握好大
公鸡的
动态特点
示范一只小鸡
和一只大公鸡的画法。
②分析大公鸡的动态特征。
学生通过具体的范例,了解大公鸡的动态特征。
通过作品对比,学生对画法有了明确的认识,为学生顺利完成本课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的作用,促进了生生互动。
三、
学
生
实
践
学生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
①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要求画面构图饱满、线条轻快流畅、色彩艳丽。
②播放民乐《喜洋洋》,营造欢快的氛围。
③指导学生运用冷暖色对比,适当使用装饰线和装饰色,进行大胆的创作。
学生拿出准备的画纸和用具,进行创作。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让学生目标明确,播放民乐营造浓郁的氛围,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四、
作
品
评
价
自评
互评
①选一幅优秀的学生作品,请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成功之处。
②选一幅一般水平的学生作品,也请学生自己介绍作品的成功之处。
学生观看,互相说一说,并自由提出自己的建议。
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在学会自我陈述、自我评价的同时也学会评判别人的作品,学习优点,提出建议,以实现自我再学习的过程。
2、师评
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中各选择一幅,评价作品的成功之处和修改建议。
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继续完善作品。
分层评价,充分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五、
拓
展
延
伸
展示其他方式创作的大公鸡作品
①引导学生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
鼓励学生用艺
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多种艺术形式去表现生活中的美。
学生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感受。
用简洁的语言带领学生回顾本课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传承美。
板
书
设
计
艳丽的大公鸡
艳丽
冷暖
色相
……
教
学
反
思
本课教学是要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情感转变为色彩等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的关键是要求课程呈现出活泼多样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本人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教学资源的互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建构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大公鸡,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