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支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搭建支架的步骤和方法。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搭建支架的步骤和知道不同形状的支架结构,其稳固性不同。
教具准备:
课件、胶圈和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图片
(1)学生欣赏图片
(2)思考:为什么这些建筑物这么高却不会倒塌呢?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呀?想知道为什么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雄伟的建筑物能够高高的耸立着。
2、出示课题:搭支架
二、新课讲解
1、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看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2、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 支架的定义、特点和形状
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搭支架》,那么在学习搭支架之前,我们必须知道支架是什么?
1、理解支架的定义。
(1)结合书上和屏幕上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观察这两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3)同桌讨论并汇报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支架的定义(支架:指的是起到支撑作用的构架)
2、掌握支架的共同特点
(1)出示问题和图片,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图片并认真思考
(2)交流并汇报
(3)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支架的共同特点(主要以三角形为主进行设计)
3、支架的形状
(1)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谁来告诉老师支架有哪些形状呢?
(2)师生一起总结支架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
(二)搭建平面支架
1、搭建支架
刚才我们学习了支架的形状,接下来我们就要自己动手来制作支架了,大家有兴趣吗?
(1)了解所需的材料并提供学生实验材料
(2)讲解操作步骤并示范操作
(3)学生分组合作搭建平面支架
(4)小组互评
2、测量支架的稳定性
(1)同学们猜一猜在你们做好的这些支架中,哪一种最稳固,最结实?
(2)在请同学们用手轻轻的拉一拉这些支架,看看哪一种不易变形?
(3)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牢固,而且所用的材料也最少。
3、增加支架稳定的方法
(1)谈话:那么对于不稳定的支架,大家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其变得稳定、牢固呢?
(2)学生交流并汇报
(3)小结: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三)搭建立体支架
刚才我们已经成功的搭建了平面支架,现在我们又以同样的步骤来快速的搭建立体支架
(1)学生分组合作搭建立体支架
(2)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搭的支架所用的材料最少,而且比较稳固。
三、知识拓展
(1)出示相关图片
(2)要求学生课下留心观察身边常见的建筑物支架结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
四、全课总结
(1)师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2)教师抽学号让学生来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五、布置作业
(1)举例三角形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搭高约20厘—60厘米的高塔草图,下节课我们一起搭建高塔。
六、板书设计
2、搭支架
(1)支架的定义、特点和形状
(2)搭建平面支架
(3)搭建立体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