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两小儿辩日
《列子·汤问》
佳思佑
考场语文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他一生的言行被他的学生编成《论语》
列子,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道家学派的早期人物。如今版本东晋人张湛辑注《列子》。
作者简介
这篇传说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的作品。列子属于道家学派,孔子属于儒家学派,而两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是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
《列子》中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等。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课文故事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目标
1.解释词语(实词、虚词);
2.翻译句子;
3.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4.理解内容,分析品味;
5.类文阅读,拓展迁移。
文言文考点
一为主: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原则:信、达、雅。
四步骤:审、切、对、连。
六方法:留、换、删、调、补、贯。
文言文句子翻译技巧
佳思佑
考场语文
学习生字
孰为汝多知乎
辩斗
dòu
yú
cāng
tāng
rǔ
盘盂
沧沧
探汤
zhì
shú
凉凉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 游,见/两小儿/辩斗,问/ 其 故。
两小儿/辩日
辩论、争辩 ≠ 辨别、分辨
到东方,名词作状语
缘故
辩论、争辩
孔子到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便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游历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认为
距离
连词,表转折
正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刚刚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认为
距离
连词,表转折
正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 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 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像
到,到了
就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
这
是
连词,表转折
这不是距离远显得小而距离近显得大吗?”
形容清凉的感觉。沧沧,寒冷
伸入
热水,开水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
这不正是距离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 为 汝 /多 知 乎?”
分辨,判断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谁
同“谓”,认为
你
同“智”,智慧。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起因:两小儿辩斗(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
经过
结果:孔子不能决
两小儿辩日
一儿 日出离人近 日中离人远
依据 日初出如车盖 日中如盘盂
近
大
远
小
形状
一儿 日初出远 日中近
依据 日初出沧沧凉凉 日中如探汤
远
凉
近
热
温度
视觉
触觉
1. 两小儿围绕太阳争辩什么?
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依据是什么?
第一个小孩观点:日初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近,正午离人远。依据:常识近大远小。太阳早晨大如车盖,中午则小如盘盂。从视觉外形判断。
第二个小孩观点:日初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正午离人近。依据:常识近热远凉。太阳早晨凉爽,中午炎热,像把手伸进热水。从触觉温度判断。
3.故事的最终结局怎样?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4.“孔子不能决”,这说明了什么?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说明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有谦逊谨慎,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2)说明客观事物是错综复杂的,即使是智者也有所不知。
5.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明代王阳明《蔽月山房》
探索世界离不开
科学与哲学
本文通过写孔子无法判定两个孩子对太阳何时离人远近的争论,说明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点明即使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同时也赞扬了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逊谨慎、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赞扬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事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主题思想
1.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2.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考虑问题应该全面,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3.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启示与寓意
1.词类活用
文言知识归纳
孔子东游: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
“为”,同“谓”,认为
“知”,同“智”,智慧
3.古今异义
·探汤:
古义:热水,开水
今义:植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菜汤,粥
4.一词多义
·去人近:
古义: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到,往
此不为远着小 (动词,是)
孰为汝多知乎(动词,同“谓”,认为)
为
汤
近
①及其日中如探汤
②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
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待君久不至,已去
④一儿以日初出远
或以钱币乞之
(热水)
(原因)
(旧的知识)
(距离)
(认为)
(用)
(离开)
重点回顾
1.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要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合起来,即为“变通”。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
拓展课后题四:
2.(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 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比喻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拓展课后题四:
(2)《康诰》曰:“作新民。”
(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补充谈“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拓展课后题四: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拓展课后题四:
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3.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淮南子·氾(泛)论训》
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法(沿袭旧有的规矩)。
拓展课后题四: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生必背孔子名言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学生必背孔子名言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1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学生必背孔子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