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朝鲜族
民族知识小竞赛
哈萨克族
维吾尔族
高山族
满族
蒙古族
回族
藏 族
这是什么民族的什么节日?
傣族 泼水节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1.实行原因
多民族国家的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
昭君出塞
文成公主入吐蕃
北魏孝文帝改革
你能说出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吗?
历史回顾
西域都护府
宣政院
驻藏大臣和
伊犁将军
汉代:设置西域都护
元朝: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回族的形成。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等。
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西部多,东部少
面对多民族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新中国要怎么调整好民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呢?
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2.民族区域自治含义
前提条件
依据
地域
权限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合作探究】为什么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从历史传统看:
从民族分布看:
从民族关系看: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渊源;
中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以及自然、经济、文化的多样性和互补性,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
在中华民族的格局中,各民族之间密切而广泛的联系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经济文化基础。
1949
1954
1984
《共同纲领》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民族区域自治的提出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的政治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拓展延伸】
三级
自治区(5个)
省一级
自治州(30个)
设区的市一级
自治县(旗)
县一级
注:民族乡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自治地方的设置: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不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民族自治地方 。
材料一: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 周恩来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发展。
材料三: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奠定基础。
少数民族在“两会”中参政议政
PPT模板下载:www.1ppt.com/moban/ 行业PPT模板:www.1ppt.com/hangye/
节日PPT模板:www.1ppt.com/jieri/ PPT素材下载:www.1ppt.com/sucai/
PPT背景图片:www.1ppt.com/beijing/ PPT图表下载:www.1ppt.com/tubiao/
优秀PPT下载:www.1ppt.com/xiazai/ PPT教程: www.1ppt.com/powerpoint/
Word教程: www.1ppt.com/word/ Excel教程:www.1ppt.com/excel/
资料下载:www.1ppt.com/ziliao/ PPT课件下载:www.1ppt.com/kejian/
范文下载:www.1ppt.com/fanwen/ 试卷下载:www.1ppt.com/shiti/
教案下载:www.1ppt.com/jiaoan/
字体下载:www.1ppt.com/ziti/
实行共同繁荣发展政策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们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二、共同繁荣发展
旧制度下西藏的农奴
完成了民主改革
措施1、政治上: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上:
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孔繁森
活菩萨
我们共产党员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是党的干部。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为之去拚搏、奋斗、付出,否则,就有愧于党,有愧于群众。
3、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
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傣族的泼水节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
(2)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3)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
朝鲜族姑娘表演跳板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上的摔跤比赛
少数民族的节日
白族歌舞
彝族火把节
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
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了历史机遇。
材料 一 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十几年来,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
材料二 西部十二省区市位置示意图
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青藏铁路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国家在西部地区建成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批重点工程;修建了一批机场、铁路、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西藏交通落后的状况,使西藏与内地之间有了一条经济、快速、全天候的运输通道,为西藏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
兴边富民行动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有什么影响?
共同探究
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措施 具体表现 结果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
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翻身做主人
促进经济发展
给予政策、人力、技术、资金、物资等支持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保护民族文化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
建设大批项目,如青藏铁路等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废除剥削和压迫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进一步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
——《中共十九大报告》
结合本课所学,谈谈青少年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
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方土地,各族干部群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习近平2014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民族大团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依据
含义
确立
实施
意义
共同繁荣发展
原因
措施
意义
课堂小结
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018?贵港)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中考链接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选:A。
A
2.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自治区域来说,这一制度有助于
①因地制宜,发展本地事业
②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③在统一主权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权
④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全面分析的能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自治,保障少数民族管理事务的权利和自由,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因此①③④正确。但不会消除民族差别,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表述错误。所以选择B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