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第七章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03 13:03:39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人教版 八年级下
专训1 力的作图
习题链接
1
3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019?长春】在图中,作出海豚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已经标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解:如图所示。
2.【2019?广安】如图所示,一小球正在斜坡上向下滚动,请画出小球在斜坡上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解: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请在O点画出足球受到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4.【2019?淮安】画出图中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5.【2019?潍坊】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6.画出图中墙受到手指的压力F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7.【中考·福建】在图中画出石块A受到的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点拨】石块A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也可以画在重心处。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8.【2019·安徽】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9.【2019·遂宁】如图所示,斜面上的小球被挡板A挡住,请作出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小球对挡板A的压力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10.【2019?河南】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11.如图所示,手拉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小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12.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点拨】重力的受力物体是小球,其作用点在重心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墙壁,其作用点在接触面处。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13.【中考?黄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所示,某家用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作出后轮受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共12张PPT)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人教版 八年级下
专训2 弹力、重力和反作用力的探究
习题链接
1
3
2
1.【中考·安徽】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甲),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
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 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取10 N/kg)。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一



表二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0.6
2.4
1.2
4.8
【点拨】由题意可知,弹簧所产生的弹力,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表二中,第3次的弹力:F=G=mg=0.06 kg×10 N/kg=0.6 N;第5次的弹力:F′=G′=m′g=0.12 kg×10 N/kg=1.2 N;第3次的弹簧伸长量Δx=8.4 cm-6.0 cm=2.4 cm;第5次的弹簧伸长量Δx′=10.8 cm-6.0 cm=4.8 c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 0.9 ? 1.5
弹簧伸长量Δx/cm 0 1.2 ? 3.6 ? 6.0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象。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先描点,再画线。
如图所示。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点拨】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包括: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使用前应先调零,使用前先拉几下避免卡壳,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等。
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
的量程(合理即可)
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2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2 3 4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
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
(3)由图象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所得到的结论,把表格中的
空格填写完整。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如图所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5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2 3 4 ?
3.小妍发现水池中的喷水器喷水时竟自动旋转,旋转方向与出水方向相反。仔细观察后,她决定进一步探究影响喷水器旋转速度的因素。于是,她用易拉罐进行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系住中心拉环,然后用小号铁钉在
离罐底0.5 cm的罐体上斜打一个孔,使
罐中水能按如图所示的方向喷出。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②把罐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提离水面,记下罐子在10 s内旋转的圈数,此时罐中仍有水。
③在离罐底0.5 cm的罐体上改变斜孔的数目,重复实验步骤②,并把结果记录于下表。请回答: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实验次数 1 2 3
钉子型号 小号 小号 小号
孔的数目 1 2 3
10 s内转的圈数 15 18 20
(1)由本实验可知:喷水器出水孔越多,旋转的速度____________。
(2)小妍又猜测,喷水器旋转的速度可能与出水孔的大小有关。于是,她又另取了几个易拉罐,以及几枚粗细不同的小、中、大号铁钉。请补填下表中“孔的数目”和“钉子型号”两行,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越快
阶段高频考点专训
1 1 1
小号 中号 大号
表格设计填充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孔的数目 ? ? ?
钉子型号 ? ? ?
10 s内转的圈数 ? ? ?
(共10张PPT)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人教版 八年级下
专训 力、弹力的探究
习题链接
(1)改变物体的形状 
(2)作用点 
(3)方向 
(4)甲;丁
(1)3.00;1.6 
(2)均匀;成正比 
(3)3.50;2:1 
1
2
3
答案呈现
1.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利用同一把钢尺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F1>F2,则: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力能够______。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4)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
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
与力的大小有关。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点拨】题中探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中,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可探究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应选择仅力的大小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答案】(1)改变物体的形状 (2)作用点 (3)方向 (4)甲;丁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2.【2019·山西】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
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
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
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 N、2 N、3 N、4 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ΔL-F图象。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解:(1)如图所示。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ΔL/cm 0 1.2 3.4 6.1 9.9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 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 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 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答:选择方案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拉力越大,橡皮筋
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
3.【2019·株洲】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
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___cm;乙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N。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______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00
成正比
均匀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
1.6
(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 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________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
3.50
2:1
阶段核心实验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