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兴起和发展
(14至17C )
进一步弘扬
(17至18C)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
人文精神萌芽
(前5C中叶)
智者学派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成熟
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启蒙与启蒙运动
至高无上的皇权
古希腊神话把英雄或国王看作神的儿子,中国古代亦把皇帝看作上天的儿子,说明古人把英雄或君主看作神或者神之子,乃是普遍的现象。相当漫长的时间里,人民相信:
君主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怀疑君主即为怀疑上帝,服从君主即为敬奉上帝。
查理一世画像
断头的国王
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清冷而阴暗。
广场中间的断头台上,刽子手举起了明晃晃的大斧,对准查理一世的脖子用力砍去,一颗曾戴过王冠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
广场上一阵欢呼,人们互相拥抱,纷纷把帽子扔向天空,庆贺这个伟大的时刻。这个“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全体善良的英国人民的敌人”终于被他的臣民们处决了。
历史会铭记住这一刻,因为,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次:臣民们把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从此,欧洲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当人民开始懂得,国家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权力与法也不是神授的,王位亦不能世袭,我们完全可以反对国王的专制与暴虐,生命、财产、自由等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原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也可以被法律所制裁。这一种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无独有偶,1793年,法王路易十六被自己参与设计的断头台处死。当初,他在监牢里翻看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时,哀叹道:“就是这两个人把法国给毁灭了”——指把他的波旁王朝给毁了。
据统计,断头台从问世到退役,历时约两百年,总共砍下了五千个人头。一九八一年,法国总统密特朗宣布取消死刑,断头台从此进入了历史博物馆。
启 蒙 运 动
背 景
概况(时间、主要内容、性质)
过程
影响
探究一: 探寻启蒙之源
材料二:17—18世纪的法国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和贵族属于第一、二等级,是统治阶级,拥有政治经济特权;其他人是第三等级,是被统治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处于被压制地位,他们与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到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
材料三:在人文主义伟大思想光辉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人文主义者的启发,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欧洲宗教改革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 :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17、18世纪,自然科学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根本)
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封建势力矛盾加深
3.思想: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
自然科学的发展(17世纪培根、牛顿、笛卡尔)
4.主观:启蒙思想家的探索和努力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
理性
1、时间:
17C(兴起于英国)→18C(高潮于法国)→19C扩展
2、指导思想:
(1)“理性”的概念:人的思考和判断。强调凡事都依靠人的思考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和神的旨意。
(2)理性主义的目的: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3)实质:资产阶级要求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
(4)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理性。
二、启蒙运动的概况
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批判教权主义、王权主义、特权主义;
提倡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科学。
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继文艺复兴之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主要内容
4、性质
1、兴起(17世纪、英国):
三、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探究二: 感受理性之光
兴起(17世纪、英国)
代表人物和主张:
英国资本主义最发达、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霍布斯
洛克
首倡社会契约论、否定君权神授 ;主张君主专制;提倡无神论,反对宗教专制。
《利维坦》
首倡分权学说、 赞成君主立宪制、主张宗教宽容
代表 主要观点或主张 代表作
霍布斯
洛克
1、兴起(17世纪、英国):
三、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探究二: 感受理性之光
2、高潮(18世纪、法国):
法国成为启蒙运动高潮的原因:
根本原因: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制度矛盾最为尖锐。
直接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影响巨大。
代表人物和主张:
A、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
“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
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
材料三: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材料四:“如果没有宗教,那么也要捏造一个出来。”
思想主张:
抨击天主教会;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天赋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局限:
没有摆脱神权思想的影响,主张信仰上帝,保留宗教。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代表人物和主张: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1689—1755),出生
于法国贵族世家。法国伟大的启蒙思
想家、法学家。他不仅是18世纪法国
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影响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材料一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被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法律不能违背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评价:
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和主张: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
教育家、文学家。出身钟表匠世家,从
小浪迹天涯,先后作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同情民众疾苦,不满特权阶级的专横,对人间严重不平等现象极为愤慨其主要著作有《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他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最为激进的启蒙思想家。
材料一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材料二: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
思想主张:
天赋人权;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
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1794年4月14日,巴黎国民公会在巴黎颁布一项法令,将卢梭的遗骸迁入先贤祠。仪式于10月9日、10日和11日举行,卢梭的遗骨由大队的送葬人群护送,在《乡村卜师》的乐曲声中被送进了先贤祠。
[误区警示]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从根本上废除私有制。
代表人物和主张: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思想主张: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
18世纪法国一部分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以及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比丰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是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重视体力劳动,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它为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思考: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异同点
同:
反对君主专制和天主教会,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
异:
主要是对未来政治设想不同
卢梭主张人民主权,民主共和;
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主张君主立宪
1、兴起(17世纪、英国):
三、启蒙运动的发展过程
探究二: 感受理性之光
2、高潮(18世纪、法国):
3、扩展(19世纪、欧洲大陆):以德国为例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
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
主义创始人。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
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
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如
《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
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
(1790)、《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 (1793) 。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它就刻在康德的墓碑上,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不经别人的引导,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材料二 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材料三 自由即自律。
思想主张: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人就是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主权属于人民,人生来就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自由也要自律。
自由和平等在法律范围之内。
意义:
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也对启蒙运动作了理论总结。
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其仙逝时,人们连续十六天天天自发前往瞻仰这位不足一米六的巨人、伟大哲学家的遗容。直到现在,加里宁格勒的年轻人结婚时,也不忘带上一束花放到康德的墓前。
2、康德继承和弘扬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表现在
①主权属于人民②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③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 ④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③④
(C)
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和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A)
练习
探究二: 感受理性之光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著作
兴起 英国 霍布斯 人们按社会契约建立国家 《利维坦》
洛克 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思想,赞成君主立宪制
高潮 法国 伏尔泰 1.抨击天主教会;
2.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提倡“天赋人权”
4.相信法律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
前人人平等。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
2.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3.提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 《论法的精神》
卢梭 1.“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思想;
2.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社会契约论》
百科全书派 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专制和迷信 《百科全书》
扩展 德意志 康德 1.主张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
2.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必要条件;
3.法律应该保护个人权利;
4.对自由和平等又作了许多限制。 《纯粹理性批判》
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异同?
相同:
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同: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
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
提倡“理性”,旨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个人自由和法治社会。
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
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更系统更全面。启蒙运动不仅反对封建专制,而且为新制度勾画了蓝图,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发展。
背景 内容 影响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3、与文艺复兴相比较,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
A.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B.对天主教会发动了摧毁性的冲击。
C.以理性主义思想来观察社会现状
D.号召广大民众投身资产阶级革命。
4、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包括( )
①都是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专制王权,追求自由平等③都强调理性④都强调民主和法制⑤都在文学领域多有建树⑥都弘扬了科学
A.①②③⑥ B.①②⑤⑥
C.①⑤⑥ D.①②④⑤
A
C
练习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言论
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拥有生命!
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
材料二:启蒙思想家:
如果一个人能够做法律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
只有在法律和社会契约允许的范围内,在政府的统治下,公民才会是真正自由的,安全的,一个公民可以不惧怕另一个公民。
由仅仅歌颂人性和张扬人性,
到体现人的理智对人的欲望的控制。
1、对欧洲: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击封建统治,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1)鼓舞殖、半殖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
(2)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
2、对世界:
(2)成为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启蒙运动的影响
列举世界近代史及中国近代史上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文献
探究三: 感受理性之果
材料五:
启蒙运动的影响(分类归纳)
促使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这场思想的启蒙运动,她确实领导着全世界的人们走进了一个理性时代,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资本主义的进步与发展。因此,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欧洲。伏尔泰“天赋人权”的口号一出,便如暴风雨般刮遍了大西洋两岸。在美洲她激起了那场惊天动地的美国独立战争,孕育出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而在欧洲,它引发了一场为“自由平等”而战的法国大革命;200年后,这句话更由孙中山先生传到了中国,惊醒了我们这头古老的东方睡狮!
5、卢梭被誉为宣传理性至上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因为他认为
A.人民有权推翻暴君,实现”主权在民”
B.教皇是”两足禽兽”,人民应当推翻教皇
C.教士贪婪成性,人民应当粉碎教会
D.现存制度压制自由,应当重建开明制度
练习
6、有人说中国的维新变法是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同意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都提出了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等主张
练习
西方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人是万物的尺度”
研究人类社会
从研究“神”到人
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
(萌发人文思想)
提倡“人文主义”
反对宗教和神学
人的地位从神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发展了人文思想)
提倡“理性”反对教会和封建势力
人为主体用理性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王国”(完善了人文思想)
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元小结
时期 主要内容 意义 作用
希腊的人文主义
文艺
复兴
启蒙运动
2.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
4.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