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技术
文化
如何赏析设计作品?(以建筑为例)
文化
文化
民族特色
历史性
时代性
艺术性
技术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结构使用功能的实现
结构的稳固耐用
结构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
材料使用的合理性
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
技术
一、中西经典结构赏析
故宫
故宫
文化:汉族文化的代表。建筑色彩以朱墙黄顶为主,表现皇帝的威严。屋顶的飞檐结构减轻了建筑大屋顶的沉重感,既增添了飞动轻快的美感,同时又体现了高贵华美的风韵,丰富了建筑文化。
技术:采用了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木结构建筑主要采用榫卯连接,其特点是取材容易,运输便捷,加工简单,建造速度快。屋顶的飞檐结构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案例分析:
飞檐、斗拱
岳阳楼
都江堰南桥
故宫角楼
飞檐5层,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
斗拱
斗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在结构上挑出承重,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屋顶和屋身的过渡。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准。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因为斗拱的重要性,历代建筑对它十分重视,使它成为判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文化:体现了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希腊式的石柱以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整个教堂采用巨大的石材结构,象征着不朽和永恒。
技术:穹顶直径为41.9米,穹顶下室内最大净高为123.4米。穹顶轮廓浑圆饱满,穹顶上的肋与围绕鼓座一圈的双柱一一对应并向上延伸至顶部的采光亭,肋间以十道断面小强度大的环形铁箍抵抗穹顶向外的侧推力。
法
国
巴
黎
圣
母
院
德
国
科
隆
教
堂
比
利
时
布
鲁
塞
尔
荷
兰
阿
姆
斯
特
丹
中国式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等结构工艺,实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意境,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
西洋式古典建筑则以体势雄豪宏壮争胜。通过巨大的岩石堆垒与雕刻,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壮伟的城堡式结构。
文化:
中国的古典建筑——沉静幽思
欧洲的古典建筑——雄壮奔放
中国的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体,可以说,从原始社会末期起,一脉相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
西方建筑,从埃及和巴比伦到希腊罗马的花岗岩、大理石体建筑,到近代、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和合金金属建筑,同样一脉相承,形成了另一种独特的西方艺术风格。
技术:
二、中国经典建筑赏析
阅读:学案分析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饕餮,最贪吃,能吃能喝,常饰于鼎的盖子上。因它能喝水,几乎在古代桥梁外侧正中都能见到,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赵州桥栏板上的饕餮(仿隋朝栏板)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吊脚楼
文化:南岭山地文化。苗族、水族、侗族、瑶族、土族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干栏式建筑。这种楼房往往依山傍水建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技术: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
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这样子房屋下部被架空,可以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的侵害,适应山区潮湿多雨而且炎热的气候。
吊角楼 文化
湘西、鄂西、贵州地区的吊角楼很多 ,吊角楼属于干栏式建筑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中国的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土楼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士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土楼文化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远,边远的山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土楼的建筑方式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的居住样式。在当时外有倭寇入侵,内有年年内战的情势之下,举族迁移的客家人不远千里来到他乡,选择一种既有利于家族团聚,又能防御战争的建筑方式便被采纳下来。御外凝内大概是土楼最恰当的归纳。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放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用以概括明清徽派建筑风格。一般来说,优美的马头墙多见于乡村,而在繁华的都市中,马头墙则极为非常难得和珍贵。
福建-土楼
广西-广西民居
贵州-吊脚楼
北京-四合院
安徽-安徽民居
江苏-水乡民居
吉林-东北马架房
湖南-风火墙
内蒙古-蒙古包
山东-山东民居
青海-高原民居
宁夏-回族民居
上海-石库门
山西-瓦房
陕西-陕北窑洞
四川-楔式民居
台湾-三合院
云南-傣族竹楼
浙江-黄岩天长街住宅
西藏-碉房
阅读:案例分析 蛋形椅
阿纳 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计师。
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一个杯子或者一盏壁灯。
它的作品呈现出一种批判的地方色彩,是传统手法与功能信条的冲撞。他的每一个作品均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他注重细节,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雅格布森是个功能主义者,但他是个浪漫的功能主义者。他的整体设计思想,包括建筑概念,平面设计,构成比例,色彩、质料、陈设、灯光、织物等都应表达相同的内涵和主题。
盖里椅
功能:在使用功能上,盖里椅具有其他椅子相同的功效,唯一的缺点是没有扶手,而且椅子面过于平直,坐久了人会觉得不舒服。
结构设计:盖里椅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占地面积小,却十分平稳。但椅子的旋转性差,不能随意转动使得它灵活性也差。
制造技术:盖里椅要达到整体统一的完美线条和弯曲效果,还要考虑到重心的位置高低和椅子承受能力的大小,对制造来说,是一次挑战。
审美:盖里椅的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
作为当代杰出设计大师雅格布森的设计作品,盖里椅流畅柔软的线条带给人轻松的心情,金属的质感透过视觉冲击人们的内心。坐着的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雅格布森那宁静而又充满想象的世界。 “最好的设计便是没有设计。”正如这句话一样,盖里椅的设计其实算不上设计,但它确给了人们另一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