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脉的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能有根据的推测“老年山脉”初期的形态特点。
能用模拟实验的方法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能通过分析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各种风蚀地貌的现象产生的原因。
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证实自己的假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地球表层岩石的变化。
科学知识目标:
能解释“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含义。
能用自己的话解释造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破碎的原因。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风化作用。
教学准备:
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水槽、冷水、山脉图片和视频资料;蘑菇石图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推测出使岩石破碎的各种因素。
什么是风化作用。
教学难点: 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岩石破碎的假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假期的时候都喜欢做什么呢? 学生交流。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有什么兴趣爱好呢? 老师的兴趣挺多的,其中有一个爱好是每年五一假期里必做的,那就是和家人、朋友一起去爬山。这就是在今年的五一,和朋友们去了山海关的九门口长城。因为我觉得走到户外,既可以放松心情,还可以欣赏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关于大山的知识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山脉的变化》
创设情境,进行新课。
探究活动一:认识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有关秦皇岛的名山和中国的其他各大名山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同时注意观察,这些山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大自然的音乐”声中欣赏,观察。 选取两幅典型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两座山在外形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选择哪个词呢? 学生观察,感性认识“老年山脉”和“幼年山脉”的特点。
(预设)学生:第一座山脉险峻陡峭,第二座山脉起伏平缓等。
总结:像第一座山脉一样险峻陡峭的山脉,大约形成在6000万年前,我们称它们为幼年山脉;像第二座山脉一样起伏平缓的山脉,大约形成在3亿年前,称它们为老年山脉。 提出问题:同学们想象一下,老年山脉在形成初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老年山脉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学生想象回答。 提出问题:山脉的这种变化可能受哪些自然力量的影响呢? 学生:尽可能多的列举有可能影响到山脉形态变化的自然力量。 我觉得大家的猜测都是有根据的,可即使再有根据这也只是猜测,我们该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呢?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探究活动二:模拟实验——温度变化对岩石的作用 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模拟实验,研究自然力量对山脉的影响
学生介绍实验材料:玻璃、酒精灯、试管夹、护目镜、水槽、冷水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的对应关系:玻璃----岩石,酒精灯----热环境,冷水----冷环境
学生根据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
3、介绍实验注意事项。 在这个实验中需要使用酒精灯,使用酒精灯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解释教师补充。 实验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4、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
5、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结论: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探究活动三:介绍认识风化作用 我们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温度的冷热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岩石的破碎就会造成山脉的变化,在前面的讨论中,同学们还提到了雨水的冲刷,大风的侵蚀等都会影响到山脉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对岩石的破坏不能在课堂上一一验证,但它们对岩石的破坏作用都称为岩石的风化。下面我们就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关于岩石风化的更多的知识。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风化的更多知识。 请大家认真的回忆着刚才的经历去朗读并理解风化的概念。 如此看来,山脉经过风化作用真的会发生变化呀。
探究活动四: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一:请大家用我们学过的风化原理,分析蘑菇石的成因。
拓展训练二:家庭实验——石膏模拟结冰对岩石的破碎作用
归纳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结束语: 同学们,连绵起伏的山脉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珍贵的礼物。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探究知道了,造成山脉变化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正是由于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地球表面的岩石不断发生变化,使地表形态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江山美丽多娇。希望同学们课下继续探究山脉的变化情况,做一个善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