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件(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2 09: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自学解疑:
1、人体的各种感觉是靠什么获取的?有何特点?
2、看79页眼球结构图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你是如何看到物体的?
4、调节( )的大小使自己在明处和暗处都能看清物体。
5、物体只有落到(),才能清晰地看到物体。
6、什么是近视眼?如何纠正?
7、为了避免近视,我们应该如何做?
互助探究:
一、眼和视觉
1、眼球的结构













角膜
瞳孔
虹膜
晶状体
巩 膜
脉络膜
视网膜
视神经
玻璃体
(位于虹膜中央)
(透光)
(折光)
(保护)
(有感光细胞)
互助探究:

睫状体
眼球


内容物:
外膜
中膜
内膜:


晶状体(折光)
角膜(通光)
巩膜(白色坚固,俗称“白眼球” )
虹膜 有色素,俗称“ ”,中间有 。
睫状体(调节晶状体)
脉络膜(营养,并形成暗室)
眼球壁
视网膜(感受光刺激并成像)
黑眼球
瞳孔

玻璃体等


互助探究:
2、视觉的形成
大脑一定区域
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视觉神经


产生视觉
互助探究:
2、视觉的形成

想一想:
有人摔伤了后脑勺,结果就失明了,为什么?
仅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昕图像还不够,还必须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一定区域,才能形成视觉。
如果看电影你迟到了,找座位时你的眼睛会处于什么状态?当你刚走出电影院时,你的眼睛又会怎样?
想一想:
瞳孔缩小
瞳孔扩大


互助探究:
二、近视及其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我国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而这个数据还在逐年攀升。















 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近视
矫正
























  正常眼   

  远视眼








远视
矫正











凸透镜
三要
“四不要”

不要在直射的光线下看书。
不要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不要躺卧看书。
不要走路看书。
2.光线进入眼球内部的通道的是 ( )。
3.蓝眼睛和黑眼睛的区别在( )色素不同。
4.感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瞳孔
虹膜
视网膜
1.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白”是( )结构。
巩膜
练习提升:
5、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6、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是(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7、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书,一会儿看黑板,一会儿又注视老师,可这些物象都能落到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
A 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D
B
B
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