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二
[检测内容:第17~19课 检测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据史书记载,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这说明( )
A.明朝皇帝疏于朝政 B.皇室内部钩心斗角
C.明朝大臣结党营私 D.明朝机构瘫痪
2.下列关于明代中后期社会状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明显后退 B.政治日益腐败3
C.皇室内部勾心斗角,大臣结党营私 D.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
3.明末农民大起义期间,山东诸城县令到任之后,曾以劫富济贫之说,“令产不论远近,许业主认耕”。这是因为李自成起义军( )
A.推翻了明朝统治 B.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C.建立了农民政权 D.完善了明朝的政治制度
4.下列有关李自成起义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地区 ②起义军建立大顺政权 ③起义军占领西安 ④起义军进入北京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5.下列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②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③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④明朝末帝崇祯自缢身亡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6.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将都城迁到( )
A.南京 B.西安 C.杭州 D.北京
7.清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思想文化上所采取的措施是( )
A.推崇儒家学说 B.统一文字 C.实行法家学说 D.建立太学
8.我国历代政府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9.以下能说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史实有( )
①元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②康熙帝以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③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有关明清时期台湾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B.1662年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C.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D.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省
11.清朝前期,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下列对清朝疆域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西跨葱岭 B.西北至西伯利亚
C.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D.东临太平洋
12.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3.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东南亚、俄国和日本等。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
14.清朝前期,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一时期推广种植的高产粮食作物有(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甘蔗 ④茶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15.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城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二、辨析改错(12分)
1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改正:
【 】(2)清朝为巩固统治,在思想文化方面推崇法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改正:
【 】(3)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改正:
【 】(4)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新疆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改正:
三、材料解析(17题13分,18题15分,共2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材料二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1)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闯王”指的是谁?(2分)
(2)材料二中说“近来贫汉难存活”,为什么会这样说?(4分)
(3)“闯王”为什么会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拥护?(3分)
(4)“闯王”曾经在1644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建立政权的地点和政权名称分别是什么?(2分)
(5)“闯王”的起义军攻占了北京,灭亡了明王朝,这一事件发生于何时?(2分)
18.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郑成功 图2 荷兰殖民者投降
图3 康熙帝 图4 雅克萨之战
(1)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写挽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称颂郑成功。请结合图2写出郑成功的历史功绩。(2分)清朝统治前期是如何加强对台湾的管理的?(2分)有何意义?(2分)
(2)“雅克萨之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3分)中俄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2分)有何意义?(2分)
(3)从上述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中,你得到的认识是什么?(2分)
四、活动与探究(15分)
1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裂和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两种普遍现象,但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统一一直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重视农耕】
材料一
《耕织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说清朝统治者是如何重视农业生产的。(2分)清朝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3分)
材料二 湖广熟,天下足。
(2)根据材料二,说说出现这一谚语的原因,有何影响?(4分)
【工商兴盛】
材料三
《盛世滋生图》
(3)材料三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在清朝,商业繁荣的表现有哪些?(3分)
【人口增加】
材料四 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4)清朝人口大量增加带来了哪些影响?(3分)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D 6.D 7.A 8.D 9.D 10.D 11.B 12.B 13.C 14.C 15.B
16.(1)√
(2)× “法家学说”改为“儒家说法”。
(3)× “广东省”改为“福建省”。
(4)× “新疆”改为“西藏”。
17.(1)李自成。
(2)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统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等致使百姓流离失所。
(3)李自成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等。
(4)西安、大顺。
(5)1644年。
18.(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2)雅克萨之战是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各族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广大将士和人民发扬了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斗争。《尼布楚条约》。意义:《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3)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是正义的斗争,青少年要树立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利益而英勇斗争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19.(1)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清初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全国的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
(2)大力垦荒;兴修水利;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高产农作物;经济作物也有较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水陆交通发达,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城镇兴起;形成一些大的商帮。
(4)人口增长引发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