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
【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
1、[ 判断 ] 只要有光源、物体和屏,就能产生影子。( )
× 易错点拨:影子的产生需要有光源、物体和屏,但是只有这三种物体不一定能产生影子。首先,物体应该是不透明的;其次,物体应该在光源和屏之间,最后,屏能承接影子。
2、[ 判断 ] 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长是相同的。( )
× 易错点拨:太阳的高度不同,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不同。
3、[ 判断 ] 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
√ 易错点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了光线的传播路线,在物体后方形成的暗区就是影子。
4、[ 判断 ] 小丁在野外郊游,他观察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时应该是下午。( )
× 易错点拨:一天中,物体受阳光照射产生影子的长度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晨最长,逐渐变短,到中午变至最短,下午逐渐变长。所以当影子越来越短时应该是上午。
5、[ 判断 ] 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
√ 易错点拨: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方向随光源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影子的长短随光源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照的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6、[ 判断 ] 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长。( )
× 易错点拨: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短。
7、[ 判断 ]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 易错点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8、[ 判断 ] 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 易错点拨:太阳能设备和日晷等的使用,与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9、[ 选择 ] 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个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长( )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C 易错点拨:上午太阳的高度由低变高,影子的长度由长变短。
10、[ 选择 ] 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点亮的灯 B、萤火虫 C、月亮
C 易错点拨: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
【易错环节二】月相的变化
11、[ 判断 ] 月亮只在晚上才能看到。( )
× 易错点拨:月亮本身不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月亮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转动,只有地球上的人们与太阳和月亮成一定角度时才能看到月亮,因为月光是反射光,不如太阳光强,白天月光会淹没在太阳的强光中,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月亮。但这并不代表白天看不到月亮,在北半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前后,每天早晨太阳出来时都能看到月亮。
12、[ 判断 ]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 易错点拨: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而太阳只能把月球的一半照亮,即亮面。当月球绕着地球运动时,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亮面发生变化,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相。
13、[ 判断 ] 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 易错点拨: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家历上半月亮百在右,由缺变圆;农历下半月亮面在左,由圆变缺;农历下半月亮面在左,由圆变缺。
14、[ 选择 ]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A、24小时 B、农历的一个月 C、31天
B 易错点拨: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农历的一个月,约28.3天。
15、[ 选择 ]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
A、月相 B、月亮 C、月貌
A 易错点拨:月相是指人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16、[ 选择 ]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初八 B、十五 C、三十
B 易错点拨: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
17、[ 选择 ] 如图可能是( )的月相。
A、农历初五 B、农历十五 C、农历二十
C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月相的变化规律。上半
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
满月;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图中亮面在左,是下半月,月相为残月,比较接近农历二十那天的月相。
【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18、[ 判断 ] 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 )
√ 易错点拨:地球围绕着假想的地轴自转,周期约是24小时。
19、[ 选择 ] 地球的形状是( )
A、正圆球体 B、椭球体 C、立方体
B 易错点拨:地球是两极略扁的球体。
20、[ 选择 ]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上蓝色的部分是( )
A、水 B、沙子 C、空气
A 易错点拨: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资源,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是因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
21、[ 选择 ] 下面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C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环形山的特点,环形山是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环形山数目众多,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大小和深浅不一,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由此可知,环形山的深浅不一,所以C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
22、[ 选择 ]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撞击说 B、火山说 C、地震说
A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环形山的成因。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有多种猜测,有“有撞击说”“火山说”“地震说”,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23、[ 选择 ] 月食常发生在农历的(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 易错点拨:发生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月球之间,且三者正好自于或接近于一条直线,所以月食常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只有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正好处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才能出现月食。
24、[ 选择 ]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看到( )。
太阳 月球 地球
A、日食 B、月食 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A 易错点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月球遮挡太阳的光线,处于阴影处的人们会看到日食现象。
25、[ 选择 ] 发生月食时,( )在中间。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B 易错点拨: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月球运动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完全看不到,这样就形成了月食。所以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课件18张PPT。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教科版 三年级下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
1、[ 判断 ] 只要有光源、物体和屏,就能产生影子。( )× 易错点拨:影子的产生需要有光源、物体和屏,但是只有这三种物体不一定能产生影子。首先,物体应该是不透明的;其次,物体应该在光源和屏之间,最后,屏能承接影子。2、[ 判断 ] 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长是相同的。( )× 易错点拨:太阳的高度不同,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不同。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3、[ 判断 ] 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 易错点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了光线的传播路线,在物体后方形成的暗区就是影子。4、[ 判断 ] 小丁在野外郊游,他观察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时应该是下午。( )× 易错点拨:一天中,物体受阳光照射产生影子的长度变化是有规律的,早晨最长,逐渐变短,到中午变至最短,下午逐渐变长。所以当影子越来越短时应该是上午。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
5、[ 判断 ] 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 易错点拨: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方向随光源的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影子的长短随光源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光源直射时,影子最短,随着光照的角度越来越大,影子越来越长,所以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易错训练6、[ 判断 ] 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长。( )
7、[ 判断 ]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8、[ 判断 ] 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 易错点拨: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短。× 易错点拨: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反的。√ 易错点拨:太阳能设备和日晷等的使用,与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很大的关系。易错训练9、[ 选择 ] 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个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长( )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10、[ 选择 ] 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点亮的灯 B、萤火虫 C、月亮【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C 易错点拨:上午太阳的高度由低变高,影子的长度由长变短。C 易错点拨: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的光。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二】月相的变化
11、[ 判断 ] 月亮只在晚上才能看到。( )× 易错点拨:月亮本身不发光,它能反射太阳的光。月亮绕地球沿椭圆形轨道转动,只有地球上的人们与太阳和月亮成一定角度时才能看到月亮,因为月光是反射光,不如太阳光强,白天月光会淹没在太阳的强光中,所以我们很少看到月亮。但这并不代表白天看不到月亮,在北半球,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前后,每天早晨太阳出来时都能看到月亮。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二】月相的变化
12、[ 判断 ]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13、[ 判断 ] 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 易错点拨: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球本身不发光,而太阳只能把月球的一半照亮,即亮面。当月球绕着地球运动时,在地球上观察到的亮面发生变化,会看到不同形状的月相。× 易错点拨:月相变化是有周期性的,家历上半月亮百在右,由缺变圆;农历下半月亮面在左,由圆变缺;农历下半月亮面在左,由圆变缺。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二】月相的变化
14、[ 选择 ]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A、24小时 B、农历的一个月 C、31天
15、[ 选择 ]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
A、月相 B、月亮 C、月貌
B 易错点拨: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农历的一个月,约28.3天。A 易错点拨:月相是指人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易错训练16、[ 选择 ]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初八 B、十五 C、三十
17、[ 选择 ] 如图可能是( )的月相。
A、农历初五 B、农历十五 C、农历二十
【易错环节二】月相的变化B 易错点拨: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是满月。C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月相的变化规律。上半
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至
满月;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侧,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朔月。图中亮面在左,是下半月,月相为残月,比较接近农历二十那天的月相。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18、[ 判断 ] 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 )
√ 易错点拨:地球围绕着假想的地轴自转,周期约是24小时。
19、[ 选择 ] 地球的形状是( )
A、正圆球体 B、椭球体 C、立方体
B 易错点拨:地球是两极略扁的球体。
20、[ 选择 ]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上蓝色的部分是( )
A、水 B、沙子 C、空气
A 易错点拨: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资源,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是因为地球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21、[ 选择 ] 下面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C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环形山的特点,环形山是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环形山数目众多,大多是圆形的,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环形山的大小和深浅不一,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由此可知,环形山的深浅不一,所以C选项的叙述是错误的。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22、[ 选择 ]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撞击说 B、火山说 C、地震说
A 易错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环形山的成因。关于环形山的形成有多种猜测,有“有撞击说”“火山说”“地震说”,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23、[ 选择 ] 月食常发生在农历的(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 易错点拨:发生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月球之间,且三者正好自于或接近于一条直线,所以月食常出现在农历十五、十六。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平面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平面有一个5°(度)左右的夹角,只有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正好处在或接近一条直线时才能出现月食。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24、[ 选择 ]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看到( )。
太阳 月球 地球
A、日食 B、月食 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A 易错点拨: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那么月球遮挡太阳的光线,处于阴影处的人们会看到日食现象。易错训练【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25、[ 选择 ] 发生月食时,( )在中间。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B 易错点拨:当地球处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时,月球运动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这时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部分或完全看不到,这样就形成了月食。所以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第三单元 易错环节归类训练
【易错环节一】影子的变化
1、[ 判断 ] 只要有光源、物体和屏,就能产生影子。( )
2、[ 判断 ] 一天之中,同一物体的影长是相同的。( )
3、[ 判断 ] 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光形成影子。( )
4、[ 判断 ] 小丁在野外郊游,他观察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这时应该是下午。( )
5、[ 判断 ] 从不同角度照射同一个物体,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
6、[ 判断 ] 太阳的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长。( )
7、[ 判断 ]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是相同的。( )
8、[ 判断 ] 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
9、[ 选择 ] 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个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长( )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10、[ 选择 ] 不属于光源的是( )
A、点亮的灯 B、萤火虫 C、月亮
【易错环节二】月相的变化
11、[ 判断 ] 月亮只在晚上才能看到。( )
12、[ 判断 ] 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13、[ 判断 ] 月相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14、[ 选择 ] 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约是( )。
A、24小时 B、农历的一个月 C、31天
15、[ 选择 ]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
A、月相 B、月亮 C、月貌
16、[ 选择 ] 月相最圆的时间大约是农历每个月的( )。
A、初八 B、十五 C、三十
17、[ 选择 ] 如图可能是( )的月相。
A、农历初五 B、农历十五 C、农历二十
【易错环节三】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特点
18、[ 判断 ] 地球围绕着地轴自转。( )
19、[ 选择 ] 地球的形状是( )
A、正圆球体 B、椭球体 C、立方体
20、[ 选择 ] 从太空中看到地球上蓝色的部分是( )
A、水 B、沙子 C、空气
21、[ 选择 ] 下面关于月球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分布上没有规律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22、[ 选择 ] 关于环形山的形成,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撞击说 B、火山说 C、地震说
23、[ 选择 ] 月食常发生在农历的( )。
A、初一 B、初八 C、十五
24、[ 选择 ] 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可能看到( )。
太阳 月球 地球
A、日食 B、月食 C、太阳和月球同时在天空出现
25、[ 选择 ] 发生月食时,( )在中间。
A、太阳 B、地球 C、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