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新课导入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处所。皇帝也在这里接待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满、汉、藏、回等各个民族的建筑风格。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清朝的建立
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统治的统治。
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的统治措施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的统治措施
(1)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上的大一统。军机处的设立,使皇权达到了顶峰。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的统治措施
(2)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传统文化。同时也实行专制统治,禁锢思想,最突出的表现为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郑成功像
郑成功自幼好学,15岁入县学为秀才,21岁到南京当太学生。 明朝灭亡后,他弃文从武,投入反清战斗,在厦门一带组织队伍,与清军对抗。
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把军队派到各地垦田,向高山族人民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加速了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郑成功收复和经营台湾,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1.郑成功其人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2.收复台湾的背景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请同学们思考,郑成功为什么说台湾属于中国呢?
(1)三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2)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琉球。
(3)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4)明朝:郑和下西洋,来回经过台湾。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2.收复台湾的背景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2)1624年,荷兰侵占我国台湾。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3.收复台湾过程
1661年,自金门出发,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乘坐400艘战船从进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南部登陆后受到数千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荷兰军队分水陆两路反攻。郑成功指挥军队迎击,在海上击沉荷兰战舰,在陆路迅速占据重要渡口,把敌人包围在赤嵌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赤嵌城的荷军看到坚守无望,1662年2月,荷兰殖民长官揆一被迫宣告投降。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台湾虽设行省,必须与福建联成一气……庶可内外相维。”
1683
1684
1885
康熙武力统一台湾
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
正式建省
第一个行省
4.台湾建制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4.台湾建制
(1)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军队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2)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3)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西藏
台湾岛
乌里雅苏台
(蒙古)
雅克萨
新疆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清朝入关后,西藏的宗教首领达赖五世亲自入京朝贺。顺治皇帝隆重接见,正式赐予他“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康熙时,清军入藏平定分裂势力,稳定了西藏的局势,并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五世达赖金印
1.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班禅金印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①时间:1727年(雍正时)
②事件: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
③职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驻藏大臣令牌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乾隆五十七年(1792)特颁发两个金甁(藏语音译为“金奔巴”),分别供奉在北京雍和宫和拉萨大昭寺,内装象牙签数支,为达赖、班禅“转世灵童”抽签选定使用。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金瓶掣签
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金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知识拓展】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遣使入藏,试图破坏西藏与朝廷的关系,班禅六世不为所动,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都是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乾隆皇帝70岁寿辰时,班禅六世不远万里,长途跋涉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参加祝寿庆典。乾隆皇帝特意在山庄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他居住。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须弥福寿之庙
班禅六世到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乾隆70岁庆典
扎什伦布寺
四、巩固西北边疆
VS
康熙
噶尔丹
1.平定噶尔丹
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清朝绘画《平定准噶尔图卷》
四、巩固西北边疆
1.平定噶尔丹
天山以南广大地区
维吾尔等人民
信仰伊斯兰教
四、巩固西北边疆
回部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回部指在天山以南、维吾尔等族人民居住的广大地区,清代称这个地区为“回部”。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
四、巩固西北边疆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他们残暴搜刮各族人民,激起人民强烈不满。乾隆帝下令调兵征伐,并宣布此次进兵,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会株连。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四、巩固西北边疆
3.设立伊犁将军
在西北地区设置了伊犁将军。伊犁将军为清朝新疆地区最高官职,统辖新疆南北两路,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四、巩固西北边疆
4.土尔扈特部回归
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在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五、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的过程
“这个国家(沙皇俄国)还来不及充分开发它现有的领土,却一再放纵自己庞大的胃口。在西面,俄国吞并了瑞典—芬兰和波兰—立陶宛的大部分。在南面,亚速首当其冲(1696年),俄国接着鲸吞了奥斯曼帝国的所有黑海省份以及克里米亚(1783年),然后转向波斯、高加索和中亚。在东面,它横跨西伯利亚直抵太平洋,从18世纪40年代起探索了阿拉斯加海岸,并于1784年在科迪亚克岛上建立了一个永久殖民地。”
五、雅克萨之战
1.雅克萨之战的过程
17世纪中期,沙皇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
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国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五、雅克萨之战
2.雅克萨之战的结果
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六、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
西北达巴尔喀什湖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到
南海诸岛
清朝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完成图片的填写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在清朝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壮、回、藏、苗、满、蒙等5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悠久的历史,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延续作出了贡献。清朝的统一政权加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