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2 传统节日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 2 传统节日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2 10:03: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传统节日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

能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激化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第一课时

1.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正确书写“贴、街、舟、艾、敬、转、热”7个字。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7个传统节日的名称和具体时间。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1.教师板书“节日”二字,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节日”的认知。
2.大家刚才说到了很多节日的名称,但是在这些节日里,有一些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但外国人从来不过的节日,这些节日有一个有趣的名称——“传统节日”(板书:传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趣味儿歌《传统节日》,了解关于“传统节日”的知识。指导学生齐读课题,强调读准“传统”,同时简单释题(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独有的节日)。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听读并注意儿歌中生字的读音,同时感知儿歌的节奏和韵味。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多练读几遍。
3.检查学生自主朗读的情况。
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指名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适时进行生字的朗读纠正指导,注意提醒读准“巷、郎、饼、赏”几个字的后鼻音,同时,注意“闹”字的声母是鼻音“n”,“转”是多音字,在本课应该读第三声。
4.同桌交流,动脑筋,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5.出示词语:牛郎织女贴窗花赛龙舟艾香月饼赏菊大街小巷元宵节祭扫满堂传统乞巧同学们,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PK,看看哪组读得更出彩?同学们,一起来读读吧。
同学们,字词关你们顺利闯过了,现在读起课文来一定更顺畅了。一起来试试。
6.逐句出示儿歌,指名朗读,教师随文再次进行字、词的朗读强调,同时指导他们读好句子的停顿与节奏(大街小巷/人如潮、先人墓前/去祭扫、粽子艾香/满堂飘、十五圆月/当空照……)。
三、再读课文,认识节日
1.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一共几句话?提到哪几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用“”画出传统节日的名字,用“”画出节日的习俗。画好后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
2.学生汇报交流。
第一句:春节;第二句:元宵节;第三句:清明节;第四句:端午节;第五句:七夕节;第六句:中秋节;第七句:重阳节;第八句:春节。
3.你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吗?(出示:连一连)
元宵节       七月初七
端午节 五月初五
中秋节 八月十五
春节 正月十五
重阳节 正月初一
乞巧节 九月初九
清明节 4月5日
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4月5日),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农历,大家记住了吗?
4.再读儿歌。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儿歌是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这些传统节日的。
5.春节。
课件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思考:春节人们有哪些习俗?【课件出示和句子对应的多幅图片】
【课件出示生字:贴】同学们,谁来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预设:(贝,钱财)(占,获得)。造字本义:典当财物,以获得现金。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意思,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
同学们,你能给“贴”找找朋友吗?越多越好。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句子。
同学们,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把你过春节的习俗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春节到,人欢笑,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文中双横线内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朗读强调与指导,特别要提醒他们读准“饼”的后鼻音。同时,利用识字小游戏再次进行生字认知巩固(教师随机指读生字,引导学生进行抢读,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读得最准确),教师针对容易读错的生字及时予以强调。
2.出示课后田字格内本课需要会书写的“贴、敬、转、街、”4个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并说说各自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根据他们的交流情况适时进行范写指导,强调“贴、敬、转”是左右结构,3个字左右两部分高低一致,“贴”左右宽窄一致,“敬”左宽右窄,“转”左窄右宽。“街”是左中右结构,三部分要写紧凑,注意穿插避让,左、中高,右边低。右部第一横和中部第一横起笔一样高。
3.出示上下结构的字“艾”“热”。“艾”上部扁,下部长。“热”上部长,下部扁。四点底宽而扁,第一点与另外三点的方向不同。
4.出示生字“舟”。要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根据老师的范写指导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了解他们的书写情况,并及时抓住他们书写有误的地方予以强调与指导。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孩子们,对于这些中国传统节日,你们都有多少了解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儿歌,相信你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布置作业: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资料。
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所学生字词语。正确书写“团、闹”2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句意思,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序并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的。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到课文中去过过传统节日好不好?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那就是春节。(在春节中,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生接)家家户户挂起了火红的灯笼,到处一片喜气洋洋。我们也来点亮灯笼好不好?瞧,只要正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并组一个词语,就能点亮灯笼,谁来试一试?咱们来开小火车。灯笼都点亮了,真漂亮啊!
二、巩固生字,了解习俗
(一)元宵节
还有更漂亮的花灯想不想看?说到看花灯,不得不提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出示词卡,齐读)
1.理解“宵”字。
“宵”是什么意思呢?谁来猜一猜?(小提示:宵是形声字。“宀”与房屋有关。“肖”表示“声音变小变细”。合在一起表示“一家人说话声变小变细了。那这是什么时候啊?(生答)。对了,宵字就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把每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称之为元宵节。
2.赏花灯,谈感受。
下面就让我们去赏赏花灯吧,猜猜这是哪?(恭喜你答对了)这就是我们家乡杨柳青的灯会,每年都会吸引几万名游客前来观赏。你们去了吗?谁来说一说当时的情景?那课文中是如何写出当时的情景呢?谁来读一读?(生答)人如潮,如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像)人多得像什么呢?(潮水)人群像潮水一样涌来,人多不多?
3.看图对比理解“大街小巷”。
什么是大街小巷呢?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哪个是街?哪个是巷?(生答)能说说你是怎么区分的吗?
在传统文化中,笔直的为街,弯曲的为巷。
宽阔的大街上——生接读(人如潮),窄小的巷子里也是——生接读(人如潮)城市的街道里到处都是人如潮就叫做——大街小巷人如潮我们一起读一读,把这个词语积累下来。(出示词卡:大街小巷)
4.朗读。那谁能通过朗读读出人山人海的感觉?(个别读1,师范读指导读好重音,再个别读2),大家一起读。
看花灯的人可真多啊,让我们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
5.元宵节除了看花灯这个活动外,你还知道哪些活动呢?谁能加上合适的动词,仿照课文说一说。
________元宵     ________灯谜
你的动词用的可真准确,你能不能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这三个短语。
真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根据传统,元宵节过完,年才算过完。让我们再来开心地读一读,回味这团圆热闹的农历新年吧。(配乐:喜洋洋,拍手齐读)
(二)清明节
1.谈话交流。
再看这幅图,图上画的又是什么节日呢?(生答)(配乐:清明)清明节,同学们都会去干什么呢?(生答)
2.理解“祭扫”。
课文中是如何写的呢?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告诉我们,清明节人们要去干什么?(生答:祭扫)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语。(出示词卡:祭扫)谁来猜一猜祭扫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在这个词语里藏着生字宝宝“祭”。“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一个小微课(播放微课祭)清明节这天,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先人墓前扫墓,对死者表示怀念和敬意,这就是“祭扫”。
3.朗读。
那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想想应该怎样读呢(个别读)谁来当小评委说一说他读得怎么样?你能再读一读吗?你读得声音怎么这么低沉啊,感觉你有些难过,能说说在读中你想到了什么吗?(生答)让我们带着对先辈的怀念和敬意一起读一读。(齐读)
4.清明节,雨纷纷,读到这你有没有想到一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5.教师补充清明节习俗。清明节除了祭扫这一习俗外,因清明节正值春暖花开,人们还会踏青游玩。因此,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的悲伤,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真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三)“传统节日我了解”学习分享活动
课文中还介绍了4个传统节日,课前老师已经分组给你们布置了搜集相关传统节日的资料,你们完成了吗?接下来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传统节日我了解”的学习分享活动。
1.每一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相关节日资料进行组内交流。
2.每组派一名小老师介绍。比一比谁介绍的最好。
(1)端午节
我们先请端午组的小老师给我们讲讲端午节吧。(学生介绍)
老师也带来了赛龙舟的图片。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赛龙舟,还会吃粽子。
A.那什么是艾香呢?谁来猜一猜。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猜出来艾指艾草。(提示:艾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根据偏旁,就能了解汉字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词语。(出示词卡,齐读)艾香可以驱散蚊虫,所以家家户户还会插艾草。
B.什么是满堂飘呢?(生答)粽子和艾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________(生答)。堂表示高大的房子。你还知道什么堂?(扩词:食堂礼堂课堂教堂……)同学们的词语积累真丰富!
C.朗读。这么丰富多彩的节日,喜欢端午节的同学们起立,咱们一起读一读吧!
(2)乞巧节
下面这两个人物你们认识吗?(牛郎织女)请乞巧组的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吧!
A.七月七为什么叫乞巧节呢?乞巧是什么意思?谁来猜一猜?(乞求上天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我们一起读。(出示词卡)
B.朗读。牛郎和织女一年才能相见一次,多么不容易啊。让我们也来当小喜鹊,通过朗读为他们送上祝福好不好?(接龙读,齐读)
(3)中秋节
听听下面这首歌唱的又是什么节日呢?(中秋节)请中秋节的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中秋节。
A.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出示词卡:月饼。上节课我们强调饼读轻声。谁能把它读准确?(老师请你吃......(个别读))老师请大家一起吃....(齐读)。饼是形声字,偏旁是食字旁,说明和(食物)有关。你还吃过什么饼呢?(扩词)
B.让我们再走进句中去欣赏那轮圆圆的明月吧!(男女生对读)
(4)重阳节
请重阳组的小老师给大家讲讲重阳节。
文中介绍了重阳节有哪些活动?用词语告诉老师(敬老踏秋赏菊登高)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四)最后一句
课文还有最后一句,我想请同学们读一读。聪明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一年又一年,春节又到了)
三、巩固拓展,熟读成诵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有这么多灿烂的民俗文化,你们骄不骄傲?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记住了多少?记忆挑战赛现在开始。
第一关:将传统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
请拿出你们手里的节日卡片,小组合作按照时间顺序摆一摆。请一小组到讲台上摆。比一比哪一组速度最快。
第二关:问读游戏。我来问,你们来答。考考你们能否对答如流。
第三关:接读游戏。(第一句最后一句齐读,其他6句每个小组读一句)
这么有趣的传统节日文化,要是能背下来就更好了。
终极大考验:根据图片提示,背诵课文。【按顺序出示图片】
四、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在这句话里,还藏着两个需要会写的生字呢。咱们先来观察观察,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呢?
1.观察时有个小秘诀,想不想知道?谁坐的最端正,老师就告诉谁。观察时要做到三看:一看结构二看偏旁三看压线笔画带着这个小秘诀,我们先来观察团字。
(1)学生根据小秘诀观察“团”字书写注意事项。
伸出你们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教师边范写边说歌诀。国字框大而方,两竖直立站两旁,右竖要比左竖长,框内的字应居中,大小适宜最漂亮。
(2)学生根据小秘诀观察“闹”字书写注意事项。
门字框的书写要点:门字框也要写的大而方正,点居高,横画短,折稍长。压线笔画:点和竖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教师边范写边说歌诀。门字框大而方,首笔右点居左上左竖垂露不能忘横折横短折画长,框内的字不出外,压线笔画要记牢。
2.请同学们在写字纸上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
3.教师展示2个学生作品,说一说哪里写的好,有什么建议?
4.根据建议修改自己的字,在后面再写一个。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孩子们,我们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沉淀至今,形成了很多别具中国特色的节日,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愿,这就是——传统节日(再次齐读课题)
2.同学们,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也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课下找找资料,做成小报或按课文仿写。
板书设计
2 传统节日
春节(图)―→元宵节(图)―→清明节(图)―→端午节(图)
     
重阳节(图)中秋节(图)乞巧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