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教案(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2 11:0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四

1.认“陀、螺”等10个生字,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喜欢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能根据提示,写好三包围、全包围与被包围部分之间大小的协调。
4.能背诵与诚信有关的格言。
5.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6.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能根据提示,写好三包围、全包围与被包围部分之间大小的协调。

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第一课时

1.认“陀、螺”等10个生字,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喜欢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能根据提示,写好三包围、全包围与被包围部分之间大小的协调。
4.能背诵与诚信有关的格言。

一、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平时在家里,你们都有哪些玩具呢?(学生自由发言)出示教材中的玩具图片,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出示词组。
2.看图片,学生自己拼读。
3.老师教读,请几位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教读,教师及时纠正问题
4.指名读。
5.开火车读。
6.去掉拼音全班齐读。
7.抽读。
二、字词句运用
(一)把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大家玩着自己的玩具时,心情是什么样的?(请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导入字词句运用。)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一些表示情绪的词语。
1.出示范例词语,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师记,及时纠正问题。
形容生气:愤怒、火冒三丈、气冲冲、气愤
形容高兴:兴高采烈、喜笑颜开、眉开眼笑、笑容满面、兴冲冲
形容难过:闷闷不乐、泪流满面、痛哭流涕、泣不成声
2.请学生运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自己的经历。
(二)用加点的词语说句子
1.请学生齐读例句,找到加点的词语。
2.学生观察总结,说一说“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用法。教师总结,明确用法: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做不同的事情。
3.仿照例句,请学生说一说
(1)妈妈一回到家就忙了起来,
(2)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提示
1.在语文园地一中,我们已经练习书写过左上包围的字“底、原”和左下包围的字“处、递”。
2.现在我们都是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仔细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幻灯片)
3.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是连续两个边被封住,而三包围则是连续三个边被封住。
4.那三包围结构的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5.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写得协调。
6.(出示幻灯片)再来看看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7.全包围的字,书写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8.现在我们一起写一写。
9.教师范写“圆、国”,学生书空。
10.学生书写(描红一个写一个)。
11.老师展示,学生评价。
12.学生2次书写,教师巡视。
13.教师再次评价。
四、日积月累
导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有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1.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
3.我请三位同学读一读。
4.老师和同学们合作读一读。
5.现在我们男女生合作读,看看是男生的声音洪亮,还是女生的声音洪亮。
6.读完了,你发现了什么?这三句话都有“信”字,都与诚信有关。
7.我们一起试着背一背。全班背诵。
第二课时

1.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串讲故事,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
2.尝试在讲述的基础上编写故事,学习有序表达的方法。
3.通过同伴、师生交流,体会自主表达的乐趣,激发写话兴趣。

一、启发谈话,引发兴趣
1.(出示课件)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蛋壳),你们平时会用蛋壳做些什么呢?(做不倒翁,做蛋壳相框,做创意小盆栽,做蛋壳手绘,把蛋壳压碎做贴画……)
2.你们太有创意了,有三个小伙伴呀,也用蛋壳玩出了很多花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看看他们是怎样玩转蛋壳的!
二、观察画面,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说说图上都有谁?他们用蛋壳做了哪些事情?等一下老师请你用上“(谁)用蛋壳(做什么)”的句式来说说这四幅图的意思。
2.反馈:谁能用上面这个句式说说这四幅图的意思?
3.小朋友们可真厉害,不但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而且把每一幅图的意思都说得清清楚楚。那我们能不能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这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呢?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先……再……然后……最后……)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把这四幅画连成一个小故事?
5.看,我把刚才这个小朋友说的小故事写下来了,出示:
有一天,小虫子、蚂蚁和蝴蝶先用蛋壳当底座,做了一副跷跷板,再用蛋壳做成热气球,然后用蛋壳当雨伞,钻到下面躲雨,最后它们还把蛋壳做成摇摇床,躺在在里面睡大觉。
6.哪个小朋友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喜欢这个小故事吗?那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得更精彩呢?
7.老师也是这么想的,要想把故事讲精彩,就要——仔细观察,展开合理想象(板书: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主人公去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让整个画面动起来,使它变成一部会“说话”的动画片。
三、深入场景,启发想象
(一)示范举例,指引讲故事
板块一:怎么说
1.小朋友,现在我们就是小虫子、小蚂蚁和小蝴蝶,看,草地上躺着一个大蛋壳,你们会怎么说呢?(板书:怎么说)
2.谁来说说?
3.刚才小朋友们通过想象加上了小动物们说的话(指板书:怎么说)把故事讲得更有趣了。
板块二:怎么做
1.听了小蚂蚁的话,小伙伴们都觉得这主意很不错,于是决定一起做跷跷板。那么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板书:怎么做)
2.谁来说说?
3.你真能干,用上了“找”“搬”“搭”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小虫子他们做跷跷板的过程说具体了,让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板块三:怎么玩
1.做好跷跷板后,小动物们又是怎么玩的呢?(板书:怎么玩)
2.谁来说说?
3.老师觉得要是加上小虫子和小蚂蚁是怎么爬到跷跷板上的,怎么玩起来的,玩的时候心里感到怎么样这些内容,故事可能就更有趣,更精彩了,谁来试试?
4.你看,这个小朋友加上了表示“小虫子和小蚂蚁怎么玩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等词语把小虫子它们玩跷跷板的过程说得多有趣呀!
板块四:串讲故事
1.接下来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的本领最大,能把小动物们看到蛋壳后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玩的连起来说一说。
2.请小朋友们先自由准备一下,准备好了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小组内的小朋友听,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
3.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精彩的故事与全班小朋友分享一下?
4.教师小结:你讲得有声有色,仿佛把我们也带进了故事中,和小动物们一起玩耍呢!看来要想把故事讲精彩,除了仔细观察,还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让这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让单调的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二)由辅到放,自主写故事
1.接下来请小朋友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仔细观察,展开合理想象,把故事写下来。
2.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
3.谁愿意上台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精彩故事?其他的小朋友边听边思考:他(她)有没有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故事写生动,写有趣了。
4.反馈交流。
5.自评互评,交流修改。
谢谢刚才这几位小朋友的分享,接下来请小朋友们根据老师刚才的点评,修改自己的故事,努力把它改得更生动更有趣;改好后请把你的故事读给同桌小朋友听,听听他的意见,然后进行修改,争取把故事写得更精彩。
(三)前后串联,有序写故事
1.刚才小朋友们写的都是其中一幅图中小动物们的有趣经历,现在我们能否用上课本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把故事写得更有序(板书:有序表达),更完整。
2.现在,我们按照时间顺序给刚才四个小朋友写的故事排排序。
3.接下来我们来合作读故事,老师读表示时间的词语,小朋友们读后面的内容。
4.你看,用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就把小动物们一整天的经历写得多有条理呀!
四、根据图意,试拟题目
1.小朋友,如果请你给这个故事取个题目,你准备取什么题目?
2.反馈交流(预设①百变蛋壳预设②有趣的蛋壳预设③玩转鸡蛋壳……)
五、总结写法,延伸课外
这节课,我们每个小朋友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一幅图画,通过仔细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有条理地把故事写生动写有趣了。下节课,我们将用上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把这四幅图连起来,把小动物们一天有趣的经历有条理、连贯地写下来,然后再进行“故事大王评比”。
板书设计
看图写话 
合理想象
有序表达)) 
怎么做
怎么玩)

第三课时

1.能自主阅读故事,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2.通过读故事,体会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的愉快心情。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不仅能写、会画、会劳动,还会变“魔术”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视频播放手影戏片段)
2.教师简介手影戏小资料。
3.我们的书中就有一篇关于手影戏的故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课题:手影戏
二、初读故事,自主感悟
1.学生初读故事,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再读故事,你觉得哪些地方特别有趣?找出来读一读。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4.读一读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说说理由。教师随机指导。让学生再读一读。
三、联系语境,启发想象
1.细读故事,说一说:宁宁和男孩用手影戏进行了几次较量?
2.熟悉故事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想象故事情节。(指名体验角色读一读)
3.换位假设。
(1)那个男孩变出老虎时,如果你是宁宁,你会变出什么?
(2)他们是如何通过手影戏和好的?
(3)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后来把手影都变成了鸽子?
(4)教师小结:通过读有趣的手影戏故事,我们知道了宁宁和小男孩的较量中,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变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读书不仅让我们发现了有趣的事,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体验。
四、游戏尝试,课外延伸
1.小组合作,想象创意手影形象。推荐代表上台表演。
2.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手影戏。将自己的小手变出的造型拍下来,并配上相关文字,发到班级群里与大家一起分享。
3.推荐课外阅读关于手影戏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