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章 运动和力单元提高训练
1.手握圆柱形水杯,手和水杯都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如图所示。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水杯的压力和水杯对手的压力
B.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压力
C.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D.水杯对手的静摩擦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2.如图所示,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
B.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D.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
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N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时间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图中的( )
A. B.
C. D.
4.在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某段时间内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5.用手推动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是因为
A.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
B.小球受到阻力作用
C.小球受到的阻力与推力相等
D.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6.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
7.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8.图中的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均为F,该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B.F/2
C.F
D.2F
9.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10.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时平衡力中的某一个力突然减小,则这个物体( )
A.速度可能变小 B.速度可能变大
C.速度可能不变 D.可能做曲线运动
11.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玩具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____选填(可能”不可能”)被风吹离地面,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_____(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
12.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___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__________状态.(选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13.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_____阻力(填“<”、“=”或“>”);在_____(填“t1~t2”或“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_____阻力(填“<”、“=”或“>”)
1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5.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重物质量为_______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________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
16.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____N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是_________________N
17.某同学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如果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那么人的推力是________N,木箱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_N.
18.画出下图中正在加速下落的雨滴受力的示意图.
19.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当它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它与传送带一起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画出物体M的受力示意图.
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嘉汇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嘉汇同学进行了如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①在实验中,嘉汇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
②对比图中________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B,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③在甲探究过程中,嘉汇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牛,此时摩擦力为________牛,若拉力增大到3牛时,摩擦力为________.
2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李红与王明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中应让研究对象处于______状态.甲图中如果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请你想出改进实验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明的实验方案与李红的相比区别为______.
A.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撑面之间的支持力对实验的影响
C.有效地克服了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弊端
D.有效地减小了研究对象的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3)图乙所示实验中,小卡片的质量要尽可能______.在小卡片静止时,小明将小卡片顺时针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会转动,此现象说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出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所受的一对平衡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雨
雨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浮力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的阻力是变化的,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小冰晶会熔化。最后落到地面便是雨。由于天然降水会溶解部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略显酸性。1982年6月,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将pH小于5.6的降水定为酸雨。
(1)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当空气受到污染时有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进入大气,便会形成硫酸型酸雨。
(3)雨滴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速度变化规律的图像是______。
答案
1.手握圆柱形水杯,手和水杯都在空中静止,杯底所在的平面是水平面,如图所示。下列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手对水杯的压力和水杯对手的压力
B.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压力
C.水杯的重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D.水杯对手的静摩擦力与手对水杯的静摩擦力
【答案】C
2.如图所示,一小铁块沿斜面向下滑动,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铁块从斜面滑下的速度越来越快,说明铁块惯性在变大
B.铁块所受重力与斜面对铁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铁块受到斜面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D.铁块相对于斜面始终是静止的
【答案】C
3.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个10N重的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测力计在不同时间的示数如下图所示,则物体在此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应为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4.在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某段时间内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A
5.用手推动后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小球,越滚越慢,是因为
A.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
B.小球受到阻力作用
C.小球受到的阻力与推力相等
D.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越来越小
【答案】B
6.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错误的是
A.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 B.挂在天花板上的小球
C.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 D.被细线拉住的氢气球
【答案】C
7.关于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可能会改变
B.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拔河比赛中甲队获胜,但比赛中甲队对乙队的拉力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D.跳水运动员蹬跳板时,他对跳板的力和跳板对他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8.图中的测力计在两个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拉力的大小均为F,该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
B.F/2
C.F
D.2F
【答案】C
9.如图所示,四旋翼无人机下方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无人机在空中( )
A.悬停时,重物受到的重力与它对细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加速上升时,细线对重物的拉力大于重物所受的重力
C.匀速下降时,重物所受的重力大于细线对重物的拉力
D.水平匀速飞行时,悬挂重物的细线会偏离竖直方向
【答案】B
10.某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这时平衡力中的某一个力突然减小,则这个物体( )
A.速度可能变小 B.速度可能变大
C.速度可能不变 D.可能做曲线运动
【答案】ABD
11.如图所示,一氢气球用细绳系在玩具车上,静置广场的光滑水平地面上,当有匀速的风沿水平方向向右吹来,气球和玩具车在风力作用下向前运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玩具车在向右运动的过程中____选填(可能”不可能”)被风吹离地面,一段时间后玩具车匀速前进,此时细绳_____(选填“向左倾斜”向右倾斜”或”保持竖直)”。
【答案】运动状态 不可能 保持竖直
12.交通法规定,乘坐汽车时,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乘客由于_____,身体向前倾倒而造成伤害.假如正在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处于___________状态.(选填“静止”、“匀速运动”、“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
【答案】惯性;匀速运动
13.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_____阻力(填“<”、“=”或“>”);在_____(填“t1~t2”或“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此时受到的重力_____阻力(填“<”、“=”或“>”)
【答案】> t2~t3 =
14.“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快门是常开的,但是由于没有光照亮物体,底片并不感光。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一定时间闪亮一次,物体就被照亮,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光源不断闪亮,底片就记录下物体每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
两个质量相同的如甲、乙小球,均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其各自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试根据照片分析:
(1)甲球做_____直线运动,乙球做_____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
(2)_____球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甲球受到的阻力_____乙球受到的阻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光源每隔0.02s闪亮一次,则从位置a竖直下落到位置b甲球所用时间为_____s.甲球所用时间_____乙球所用时间(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匀速 变速 甲 大于 0.1 大于
15.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提起重物,记下测力计移动的距离h和对应的读数F,并描出F﹣h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重物质量为_______kg,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拉力为4.5N时,桌面对重物的支持力为________N,当测力计移动距离为4cm时,重物竖直方向所受的力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g取10N/kg)
【答案】0.45 0 平衡
16.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3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40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____N和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是_________________N
【答案】30N 40N
17.某同学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500N的木箱,使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如果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那么人的推力是________N,木箱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__N.
【答案】200 0
18.画出下图中正在加速下落的雨滴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
【答案】
19.传送带上有一个物体M,当它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它与传送带一起以1m/s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匀速运动,画出物体M的受力示意图.
(_____)
【答案】略
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嘉汇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嘉汇同学进行了如图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①在实验中,嘉汇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
②对比图中________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B,结合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③在甲探究过程中,嘉汇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牛,此时摩擦力为________牛,若拉力增大到3牛时,摩擦力为__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 甲、丙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2 2N
2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李红与王明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实验中应让研究对象处于______状态.甲图中如果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大,请你想出改进实验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明的实验方案与李红的相比区别为______.
A.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B.有效地克服了研究对象与支撑面之间的支持力对实验的影响
C.有效地克服了二力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弊端
D.有效地减小了研究对象的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3)图乙所示实验中,小卡片的质量要尽可能______.在小卡片静止时,小明将小卡片顺时针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将会转动,此现象说明二力平衡的两个力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举出匀速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所受的一对平衡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静止 用小车代替木块进行实验 A 小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为一对平衡力或水平方向上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
22.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雨
雨形成的基本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合并,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浮力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在下落的过程中,小水滴或小冰晶受到的阻力是变化的,受到的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有关,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受到的空气阻力越大。当低空温度高于0℃时,小冰晶会熔化。最后落到地面便是雨。由于天然降水会溶解部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略显酸性。1982年6月,国际环境会议上正式将pH小于5.6的降水定为酸雨。
(1)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属于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当空气受到污染时有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进入大气,便会形成硫酸型酸雨。
(3)雨滴下落过程中(不考虑雨滴质量的变化和风速的影响),下列能反映速度变化规律的图像是______。
【答案】液化 SO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