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5分 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 ?黄衣使者白衫儿。(白居易《卖炭翁》)
(2)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 ,缥缈孤鸿影。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 。 (陆游《卜算子·咏梅》)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呼吁有宽敞的房子供天下寒士居住的句子是:“ , ”。(2分)
(6)《马说》中,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2分)
(7)白居易?《卖炭翁》中描写卖炭翁饱经风霜、孤苦伶仃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 , ”。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骤然,A和勃鲁扎克听到了铁棍打碎德国兵头盖骨的短促而沉重的声音,这使他们像被火烧着了似的哆嗦了一下。那德国兵的身子像一条口袋似的倒在煤车和机车中间的过道上了。灰色的无遮呢帽立刻渗透了血。他的步枪也当啷一声撞到铁板上。
“完了,”B低声说,把铁棍扔在一旁,他的脸痉挛地抽搐了一下,继续说:“现在,我们只能进不能退了!”
他的声音突然停住了,但是他立刻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喊着说:“快,赶快把调节器拧掉!”
十分钟后,一切都做完了,没有人驾驶的机车缓缓地开动着。
(1)A是 ,B是 。(2分)
(2)“窒息”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2分)
(3)文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2分)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文章中事件的起因是什么?(3分)
② 勃鲁扎克三人是怎样做的?(3分)
3.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某学校开展了以“以和为贵”为主题
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1)为了调查同学们对“和”思想的了解情况,马一伟同学对八年级200名同学针对“‘和’内涵”“‘和’故事”‘和’名言警句”“‘和成语”的了解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其中的信息。(不得出现数字)(4分)
了解对象 “和”内涵 “和”故事 “和”名言警句 “和”成语
人数 21 40 50 12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促进“以和为贵”活动的有效开展,请你为之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刘方同学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修改。(6分)
中华文化渊远流长,变化繁复,【甲】但经过岁月的提炼,汇聚成一个字——和。它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乙】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并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指明前行的方向。
①【A】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2分)
②【B】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和“ ”互换。(2分)
③语段中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9分)
勋章献给她
●王建蒙
①1999年9月18日,古稀之年的孙家栋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回到家以后,孙家栋给妻子魏素萍戴上勋章,以表达对她的感谢与爱意。
②孙家栋与妻子魏素萍于1959年8月9日在北京结婚。婚后,魏素萍领教了丈夫工作的忙碌和神秘。
③1967年7月,年仅38岁的孙家栋成为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更忙了,就连晚上也抽不出时间回去看看怀孕的妻子。这一年12月8日,魏素萍临产,孙家栋却忙得抽不开身。直到女儿出生的第二天晚上,孙家栋才赶到。身体虚弱的魏素萍【甲】地看着丈夫说:“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工作能比老婆生孩子更重要?”
④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世界为之震惊。举国欢庆时,魏素萍仍不知道那是丈夫的杰作。直到1985年电视向全世界直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国外的卫星送上太空时,与孙家栋生活了近20年的魏素萍才知道丈夫是干什么的。
⑤1994年9月,魏素萍被查出患有胆结石。此时,中国第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发射在即,孙家栋要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临行前,魏素萍一边为丈夫收拾行装一边说:“你出差了,我正好借这个机会到医院做手术。”11月24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已准备就绪。正是这一天,做了胆结石手术的魏素萍突发脑血栓,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⑥一周后,孙家栋因劳累过度致病住进了医院才想起妻子的手术。经他再三要求,老两口住进同一家医院治疗,并被安排到同一间病房。
⑦孙家栋有了补偿妻子的机会。每天早晨,孙家栋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妻子在疗养院的林荫小道上散步,一边走一边和妻子说话。魏素萍【乙】地对孙家栋说:“我等了你一辈子!就盼着什么时候能像别的女人一样,和丈夫守在一块。终于等到了,我却老了,连身体也残了。”
⑧出院后,为了让魏素萍的四肢恢复正常功能,孙家栋只要有空就搀扶着她到外面散步,每天给她做按摩,说笑话逗她开心,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和她一起锻炼身体,还抽空查找了大量关于脑血栓后遗症方面的资料。他经常鼓励老伴说:“素萍,你这算是很轻的后遗症,只要每天开开心心,坚持锻炼,我保证你很快就会完全恢复!”在生活上孙家栋也想方设法调剂老伴的饮食,他要求保姆按照他列出的食谱买菜。魏素萍跟他【丙】说:“老头子,你这哪里像个科学家,简直就是一个保姆了。”孙家栋笑着说:“这么多年对你照顾得太少,正好借此机会好好陪陪你。你看,我还得感谢你呢,陪你锻炼身体,我自己都瘦了20多斤,连脂肪肝都好了!”
⑨阳光雨露般的关怀温暖了魏素萍的心,一年后,魏素萍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身边的人都惊讶不已,魏素萍跟他们开玩笑说:“这就是老孙用爱情创造的奇迹!”
⑩2004年2月25日,75岁的孙家栋被任命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孙家栋更忙了。
?2006年12月,魏素萍又患重病做了大手术,后续治疗的痛苦让对丈夫充满了依恋。然而此时,“嫦娥一号”已进入了奔月倒计时,孙家栋又要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临别时,魏素萍【丁】说:“有时间就快点回来,你知道我在等你。”孙家栋将妻子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70多岁的妻子经历这样一场大磨难,自己却不能守在身边,孙家栋心里酸酸的,觉得这辈子欠妻子的太多了。
?孙家栋走后,魏素萍才发现,丈夫已将她在家里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生怕她看不清药瓶上的小字,孙家栋在每个药瓶上都重新贴上标签,写清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火箭搭载着“嫦娥一号”腾空而起,直刺苍穹。看着电视直播,魏素萍止不住地流泪。当孙家栋清瘦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时,魏素萍忍不住伸出手抚摸屏幕上丈夫的脸,喃喃道:“老伴,这样的一辈子,值呢!”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用一生的相思将牺牲和奉献刻在了流金岁月里。
4.把“感叹”“幽怨”“强忍着泪”“开玩笑”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丙】【丁】处,正确的一项是( )
A.感叹 幽怨 强忍着泪 开玩笑 B.幽怨 感叹 开玩笑 强忍着泪
C.幽怨 开玩笑 感叹 强忍着泪 D.强忍着泪 感叹 开玩笑 幽怨
5.文章以 为线索,写出孙家栋工作的 。
6.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
7.孙家栋为什么要把勋章献给妻子魏素萍?
【二】于细微处见李敖(21分)
●曹景行
①李敖同高信疆的交情非同一般。李敖傲视天下,骂人无数,却对高先生“恭敬而知心”。高先生到北京帮香港商人办新刊并不成功,此后虽如闲云野鹤,心情却难舒畅,身患重病而不自察。一天,高信疆回台湾同李敖吃午饭,李敖发觉他脸色很不好,第二天就陪他去和信医院,还带上10万元(新台币)现金。到了和信医院,李敖把钱放在柜台,说:“请你把他收押。”可惜为时已晚。李敖说,高先生死前两小时,“我跟他在一起”。好友走了,李敖二话不说拿出70万元新台币(约合15万元人民币)为他买了块墓地。李敖的女性挚友陈文茜说,“李敖那时自己也并不富裕”。香港朋友马家辉写道:“在金钱背后,不能不说有着一股热血和一身侠骨。”
②前些日子朋友来看他,聊到一半电话铃响起,他接听时满脸诚恳,不断点头称“是”,这让朋友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是小女儿兴师问罪,怀疑老爸偷吃她一块巧克力。我问:“究竟是不是你偷吃的?”他甜滋滋地回答:“是的!”
③对孩子照护的回报,是人生走到最后仍有家人的陪伴。2017年8月,李敖的儿子李戡发了一张照片,是他接李敖出院——“25年来收过最棒的生日礼物:一个恢复健康的爸爸。”李戡比了个V字手势,坐在轮椅上的老爸却把手势反了过来——看过电影《至暗时刻》的刻》的人应该懂得他的意思。老顽童嘛!
④2000年6月的一天下午,我同凤凰卫视的同事曾瀞漪敲开他书房的门,发现他正发烧,精神有点萎靡。屋内停水,连喝的都没有。我们转身就去楼下超市给他提了两大桶纯净水回来,过了一会儿他又精神十足地对着镜头说个没完。2004年终于开播《李敖有话说》,3年不到的时间里做了735集。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每星期都到摄影棚连着几小时录节目的辛苦。何况他平日怕冷又容易出汗,每次录节目都会湿透几身衣服,得换好几次内衣。但他也是台北同事眼中“对人最好的嘉宾”,对每个人都很亲和,包括对打扫卫生的和停车场的门卫,过年时李敖还会派红包给他们。
⑤李敖回乡,我一路看、一路听,印象最深刻的场面是他同北京小学同学的相聚。因为李敖录节目回来晚了,我同曾子墨先代他招呼这些与他同龄的老人,听了不少他童年时代的趣事和糗事。李敖一进门,我们就要考一考他自称天下无双的脑子,看他能叫出几个老同学的名字。没想到他居然认出一半以上——50多年没见过面啊!
⑥李敖特别念旧。他在北京专门去看望当年的老师,单膝跪地,双手送上1 000美元的红包。在老同学面前,他变得前所未见的老实,话也少了许多。后来我写下一段话:“那天,李敖坚持说在老同学面前他没有资格讲话;一起拍照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不肯站在中间。他送给每个老同学一支名牌金笔和一本他的书,每本都是当着同学的面签名,郑重其事地递过去。这时的李敖很传统,很念旧,很动情,很像林黛玉。”
⑦4年前的那次见面留下最后的印象,是他同上海来的朋友中午吃便饭,他坚持要请客,而且从口袋里掏出一厚卷蓝色的千元大钞。接着他又展示了其他随身装备——小照相机、小刀和防狼电击器,叫人家不敢打他的主意。
⑧李敖走了,一切任人评说,不知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如何?
8.文章通过哪些“细微之处”写李敖的?
9.文章通过“细微之处”表现了李敖的哪些性格?
10.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11.第②段加点词有何表达效果?
12.说说“李敖特别念旧 ”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15分)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鲲鹏与斥鴳》)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抟扶摇:________________ (2)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
(3)以息相吹也:________________ (4)且适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
(5)此亦飞之至也:________________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形体极大。【乙】文以斥鴳的话结尾,揭示了___________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远大志向。(3分)
16.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鹏和斥鴳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5分)
17.感动,像一块玻璃,你看不见它,却触手可及;感动,又像一顿大餐,随时等着你,去细细品味。感动,可能是某一瞬间的一个细节,细节很小,却使你回味无尽,难以忘却;感动,也可能是一段长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让你来细细地体会、琢磨,收获到更多。
请以“感动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100
200
100
200
100
第6单元参考答案
一、1.(1)翩翩两骑来是谁(2)天涯若比邻(3)谁见幽人独往来(4)一任群芳妒(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7)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2.(1)阿尔焦姆 波利托夫斯基 (2)呼吸困难 (3)神态 语言(4)① 起因:德军用机车运兵去攻打游击队,让勃鲁扎克等三人去开车,三人不愿意为德军服务。 ②先打死看守他们的德国兵,然后毁坏了调节器和杠杆,让机车减速,他们三人跳车逃跑。
3.(1)示例:八年级学生对“‘和’内涵”“‘和’故事”‘和’名言警句”的了解人数均不到一半,尤其是对“‘和’内涵”知之甚少;对“‘和’成语”的了解情况尚可,人数超过了一半。(2)示例:以和为贵,各美其美。
(3)①提炼 凝练②改变 影响 ③渊远流长 源远流长
二、(一)4.B(先从“幽怨”一词入手,根据上下文,可判断)
5.时间 忙碌和神秘
6.“伸出手抚摸”运用动作描写表现出魏素萍对丈夫的思念和依恋;“老伴,这样的一辈子,值呢!”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魏素萍为丈夫的工作和成就感到骄傲和满足的情感。
7.孙家栋因为工作,和妻子总聚少离多,缺少对妻子的照顾和帮助;妻子用一生的相思将牺牲和奉献刻在了流金岁月里。
(二)8.①出钱给好友看病、买墓地;②辛苦录制节目且对人亲和;③能叫出很多小学同学的名字;④对老师和同学很念旧并送他们礼物。
9.乐于助人的侠义精神,童心犹在的老顽童性格,不怕辛苦的工作精神,重传统念旧情待人亲和
10.用别人的话来肯定、赞美李敖古道热肠的侠义精神,使文章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
11.“满脸诚恳”“点头称‘是’”写出了李敖对自己偷吃巧克力“错误”行为的态度和认识;“甜滋滋”则表现了他偷吃巧克力后得意心理;这段话传神地表现了李敖老顽童的性格。
12.①能叫得出分别50年同学的姓名;②看望老师,双膝跪地并送上红包;③郑重其事地签名送书给老同学;④支持宴请上海来的朋友
(三)13.(1)旋风。(2)气息,这里指风。(3)互相。(4)往,到……去。(5)极致。
14.(1)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2)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打算南飞,将要到南海去。
15.夸张 鲲鹏目光短浅(意思相近即可)
16.鹏硕大无比,“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它们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无可束缚也无可企及”的“逍遥游”。斥鴳不可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它们认为“腾跃面上,不过数例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就是飞翔,不必像大鹏一样飞到九万里高空再飞翔;所以它们目光短浅。
译文:
在草木不生的极远的北方,有个大海,就是天池。里面有条鱼,它的身子有几千里宽,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作鲲。有一只鸟,它的名字叫作鹏。鹏的背像泰山,翅膀像天边的云;借着旋风盘旋而上九万里,穿越云层,背负青天,这样以后向南飞翔,将要飞到南海去。麻雀讥笑鹏说:“它要飞到哪里去呢?我一跳就飞起来,不过数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蒿丛中盘旋,这也是极好的飞行了。而它还要飞到哪里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三、17.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