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并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位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邓稼先 C.钱学森 D.袁隆平
2.“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由1661年的549万余倾增加到1724年的683万余倾;粮食产量有明显提高,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普遍种植;棉花、烟草、茶叶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经济作物。”材料中“这一时期”是指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3.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4.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设置伊犁将军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某兴题小组在学习“清朝历史”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与学习卡片内容相对应的选项是
学习卡片
表现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
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
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
影响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社会风貌 B.闭关锁国 C.民族关系 D.君权强化
6.史书记载,嘉庆元年(1796年)时,国库存银为5658万两,而到嘉庆19年(1814年)时,仅为1240万两,只相当于乾隆朝存银最多时的六分之一。对这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
A.官场整体腐败 B.军队将领贪污兵饷
C.出现财政危机 D.农民阶级破产
7.如果我们去北京,一定会去参观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瑰宝的故宫,这一建筑得以修建是在下列的哪一个朝代( )
A.汉代 B.唐代 C.元代 D.明代
8.小强在手抄报中设计了民族杰出人物这一板块,以下属于回族杰出人物的是
①成吉思汗②郑和③马本斋④关向应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9.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
10.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 B.撰写《伤寒杂病论》
C.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编撰《本草纲目》
11.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四书五经 B.唐诗宋词 C.《资治通鉴》 D.明清小说
12.乾隆时期,清政府在统一天山北路时平定了
A.大、小和卓叛乱 B.噶尔丹叛乱 C.阿睦尔撤纳叛乱 D.张格尔叛乱
13.下图为考生抄有四书五经的作弊内衣。这件内衣最有可能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4.明朝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的表现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实行削藩政策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15.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西藏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立宣政院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
16.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17.明太祖曾作诗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导致诗中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明太祖( )
A.罢黜百家 B.设立行省制度 C.废除丞相 D.实行八股取士
18.今人何满子在参观某一历史名人的陵园后,曾赋诗一首:“身具澹台志,文存史记魂。于今水浒传,流荡饰乾坤。”请你推测一下,这位历史名人是( )
A.罗贯中 B.吴承恩 C.施耐庵 D.曹雪芹
19.如果你要研究明朝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巨著,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
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20.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顺治帝施文字狱1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多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多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多次。文字狱的推行( )
A.促进了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C.维护了民族团结 D.促进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21.由雍正皇帝设立,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
A.中书省 B.军机处 C.六部 D.行中书省
22.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诸多原因不包括
A.统治者对外紧闭国门,对内重农抑商
B.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开始遭到破坏
C.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阻滞科技发展
D.西方国家逐步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转变
23.1793乾隆皇帝致英国国王书写到:“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由此清政府实行了( )
A.君主专制制度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休养生息政策
24.“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盛大开幕。下列历史人物为“一带一路”发展做出贡献的有
①张骞 ②隋炀帝 ③郑成功 ④郑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5.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图所示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二、简答题
26.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是哪些?
27.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也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和保证。
(1)唐朝时期为发展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有何典型事例?这一历史事件对西藏的社会发展和汉藏关系产生哪些影响?
(2)元朝管辖西藏的中央行政机构的名称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清朝时期设置哪一机构管理西藏?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时期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名称是什么?清朝在1684年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4)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中国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两位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
(5)由于历史原因造成当前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做?
28.读图回答:
(1)这是发生在清初的一个著名事件,你知道这两个主要人物是谁吗?
(2)这一事件之后,清政府是如何对该地区进行管辖的?
29.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据此回答:
新疆和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你写出在清代,中央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这两个地区的管理?
30.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出发地:刘家港
B.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
(2)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B 6.C 7.D 8.B 9.D 10.D 11.A 12.A 13.D 14.C 15.B 16.B 17.C 18.C 19.A 20.B 21.B 22.B 23.B 24.D 25.D
26.东起库页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台、赤尾屿等;西迄帕米尔、巴尔喀什池北岸;北及外兴安岭、萨彦岭;南达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27.(1)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中宗时期金城公主藏与尺带丹珠和亲(写出一例即可);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2)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驻藏大臣。
(3)澎湖巡检司台湾府
(4)戚继光、郑成功
(5)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斗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坚决同一切分裂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答到其中1点即给,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
28.(1)达赖五世和顺治帝;(2)形成达赖和班禅有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确立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答出两点即可)
29.新疆设伊犁将军;西藏设驻藏大臣
30.(1)右A,左下B
(2)范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