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欣赏专项训练之一:《望岳》《登飞来峰》
一、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①诗歌中“阴阳割昏晓”和“齐鲁青未了”都写出了泰山 __________(高大)的特点。
②“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一句蕴含了诗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深刻人生哲理。
2.下列诗句中加横线的词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①造化钟神秀
②?阴阳割昏晓
3.诗歌的尾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二、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甲)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①。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①鸡鸣见日升:传说在飞来山的千寻塔上可以听见天鸡鸣叫,可以看见日出。
1.将下列诗句与相应的景色特点用线条连起来。
齐鲁青未了 神奇秀丽
造化钟神秀 高大巍峨
阴阳割昏晓 雄伟壮阔
2.用自己的话说说《登飞来峰》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写景可借以抒情,也可借以说理。杜甫登泰山,抒发的是怎样的豪情壮志?王安石登飞来峰,则是感悟了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中“钟”“割”两个词的运用有怎样的妙处?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的“凌”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千寻”运用了什么修辞?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怎样的深刻含义?你觉得这诗句与苏轼《题西林壁》一诗中的哪几句手法相似?
五、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前三联运用_________、设问和对偶等修辞手法,热情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_________的气势。
2.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3.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4.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六、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答案】1.①巍峨②神奇秀丽 祖国山河的热爱
③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2.①“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②像一把利剑把山南山北分割成明暗两部分,表现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
3.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答案】1.齐鲁青未了—雄伟壮阔 造化钟神秀—神奇秀丽 阴阳割昏晓—高大巍峨。
2.飞来峰顶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3.抒发了诗人攀登绝顶的决心和傲视天下的远大抱负;人生要追求更高的境界,这样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放眼大局和长远。
三.【答案】1.?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景象。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子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隔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是登上的意思,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这一联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四、【答案】1.?“千寻”采用夸张手法,生动地写了峰上古塔之高,也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2.“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表达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者都采用了比喻。
五、【答案】1.比喻、夸张、拟人 高大雄伟(意思接近即可)
2.示例:(1)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接近即可)
3.?(1)“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2)“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3)“荡胸生曾云”,写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峻;(4)“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山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4.?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能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且言之有理即可)
六.【答案】1.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2.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