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阅读欣赏专项训练之二:《游山西村》《己亥杂诗》
一、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甲)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乙)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填空。
①《游山西村》中诗人紧扣“游”字,首联写____________________,颔联写村外景致,颈联写春社古风,尾联写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先以“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衬托自己离愁之浩荡,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点明前途之广阔,以此来表现诗人“吟鞭东指”即将回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游山西村》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描绘出一幅生活气息浓郁的乡村风俗画,而《己亥杂诗》却以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营造大气磅礴的气势。两首诗的境界有大有小,但各有千秋。
2.解释下列诗句在原诗中的意思,以及后来衍生的意义。
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生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己亥杂诗》(其五),结合知识卡片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一诗,押__________韵,韵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字。
2.从押韵角度来考虑,“浩荡离愁白日斜”句中的“斜”字应读(xiá? xié)。(请圈出正确的读音)
三、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游山西村》描写了“游村”的见闻,诗人借助农村日常生活表达了自己心情。
2.这首诗通过不同情境的描写,表现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村民习俗。请你任选一个情境,说说阅读后的体验。
五、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请简要分析。
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六、阅读《己亥杂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这首诗第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3.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____。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志愿(或“志向”)。
七、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首联是怎样写“离愁”的?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答案
一、【答案】(1)①农家留客 乘月闲游 白日斜 即天涯 豪放洒脱
②腊酒浑 足鸡豚 浩荡 天涯
(2)①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
不论前方的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②落花并非无情地离弃这个世界,而是为了融入泥土,催生新花绽放,也借此表达诗人虽然辞官回家,但仍不忘报国的情怀。即使已经到了生命衰退之时,也要对新生事物的蓬勃发展奉献力量。
二、【答案】(1)a 斜 涯 花
(2)xiá
三、【答案】1.“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2.?无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就能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3.?表达了诗人对乡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答案】1.欣喜、挚爱。
2.示例一:首联“丰年留客”的情境,表现出山西村淳朴的民风。主人的盛情挽留、待客食物的丰盛,农村丰收后的喜人景象、欢乐气氛,让我感受到欣喜。
示例二:颔联“山间水畔漫步”的情境,表现出山西村景色优美。重峦叠嶂的山,曲折的山泉,深绿的柳色、红艳的鲜花,让我感受到喜悦。
五、【答案】1.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观新景的喜悦之情;人们可以从中领悟到蕴含的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2.“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六、【答案】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2.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3.离愁 继续忠心报国
7.【答案】1.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环境描写烘托“离愁”(或“将离愁寄托于景”)。
2.表明了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
2
)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