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夏秋冬 教案(2课时。共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 春夏秋冬 教案(2课时。共9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2 19: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春夏秋冬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借助插图和动作演示理解词义。

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第一课时

1.认识“霜、吹”等5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冬”等3个字。
2.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一、复习《四季》,学写“春、冬”
1.教师引导,唤醒记忆。
小朋友,上学期,我们学过一首儿歌叫《四季》,谁还记得?
学生一起读《四季》,强调不拖音、声音要响亮。
2.复习“四季”,补写课题。
从儿歌里,我们认识了四个美丽的季节,它们是——春夏秋冬(板书,“春、冬”写在田字格里)。
3.观察比较,学写“春、冬”。
(1)观察:“春”和“冬”有什么样相同的地方呢?
提示:都有撇(横撇)和捺。
(2)观察:撇(横撇)和捺怎么才好看?
提示:写撇(横撇)和捺时,要舒展。
(3)学写“春、冬”。
教师范写,强调重点,学生书空;拿出作业纸,把课题补完整。
4.齐读课题。
二、认识名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
自己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插图或拼音老师。
2.反馈读。分成四个部分,请四个小朋友读。
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
3.比一比《四季》,说一说不一样的地方。
提示:《春夏秋冬》不是儿歌,只是词语或短语;写的都是自然现象或自然景物。
4.认识春风名片。
(1)过渡导语:春夏秋冬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就像四个小朋友,为自己制作了精美的名片,我们先来认识春风的名片。
(2)观察春风名片,发现春天特点。
这张名片是春风的,你在图中看到春风了吗?(风吹着,柳枝在摆动;树叶弯弯腰,花儿点点头。)
图画里景物的样子好像在告诉我们:春风来了!
(3)读好词语“春风”。
(4)小结:我们根据图画中的景物特点,判断出这就是春风的名片。
5.同桌合作认读其他三张名片。
(1)活动设计一:图文配对。
步骤一:同桌两个,一人取一个信封。1号信封里装四季特点的图片,2号信封里装四季事物的名称。
步骤二:同桌合作摆—摆,给图片配上相应的名字。
步骤三:摆好后,两人一起读一读,认一认。
步骤四:请一组同学上去摆一摆,大家一起校对、认读。
(2)识记生字“霜”,认识“雨字头”。
借助微课,识记“霜”,认识“雨字头”。
6.认读词语。
(1)过渡导语:这些自然现象要来我们班找朋友了。它们说,谁能把它们的名字读得最准确、最好听,就和谁交朋友。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活动设计二:我和四季交朋友。
步骤一:师生对话。师:“四季转呀转,转到谁家去?”生接:“四季转呀转,转到我家来。”师:“四季转呀转,转到你家去。”
步骤二:转到的同学接过名片,并要说出“我和春风(夏雨、秋霜、冬雪)交朋友,春风、春风(夏雨、夏雨;秋霜、秋霜;冬雪、冬雪)”。
步骤三:拿到名片的同学读对了,其他同学就说:“棒棒棒,春风(夏雨、秋霜、冬雪)的名片送给你。”如果读错了,则说:“错错错,它不是你的好朋友。”这时,游戏重新开始。
三、学习短语,识记汉字
1.过渡导语:这些自然现象来到大地上,成了我们的好朋友。那它们是怎样来的呢?
2.出示重新排列的带拼音短语,自由认读。
3.学习四个表示动作的生字。
(1)学习“吹”。师生一起做做吹的动作,理解“吹”的时候要用“口”,古时候的“吹”字,就是一个人张开了嘴在吹气,因而“吹”是口字旁,识记生字。
给“吹”找找新朋友:吹气、吹牛、吹风……
“吹”是春风来到大地上的动作。
(2)过渡导语:夏雨、秋霜、冬雪又是怎么来的?大家从课文里找找它们的动作,圈出来。
(3)学习“落”。
“落”上面有个草字头,就是指草木掉下来了,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洛”。
说一说,除了夏雨落,你还见过什么东西落下来?如:果子从树上落下来;石头从山上落下来;冰雹从天上落下来……
(4)学习“降”。
秋霜来到大地上的动作是“降”。
“降”的部首是“双耳旁”。古时候,“双耳旁”表示石头做的楼梯,“降”的右边则是一个人在往下走。从上往下就是“降”。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降”呢?如“飞机降落、降价”等。
(5)学习“飘”。
冬雪来到大地的动作是“飘”。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飘”字?雪在风中飘,“飘”里有个“风”。
想象说话:如果你是冬雪,你想飘到哪里,去干什么呢?
4.连起来读短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都有了自己的动作,一起再来读一读。
5.新语境认读生字。
春风吹,春风轻轻吹。夏雨落,夏雨哗哗落。
秋霜降,秋霜悄悄降。冬雪飘,冬雪慢慢飘。
(1)师生对读。师:“春风吹,春风怎样吹?”生:“春风吹,春风轻轻吹。”
(2)加上动作读。
(3)同桌两个你一句,我一句读。
(4)配上音乐,加上动作读。
6.存疑:四季还有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呢?下节课继续学。
四、观察发现,学写“雪”字
1.观察发现。
雪,雨字头在上半格,竖变成了点,横钩要收进来。下半部分的开口方向朝左边,要比雨字头写得略窄小些。
2.学习书写。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后,再拿出练习纸写一写。
第二课时

1.认识“游”等3个生字,会写生字“入、风”等4个字。
2.熟读词串,背诵韵文,感受四季景色的美好。
3.用描写四季的词语造句和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四季,进行语言运用交流练习。

一、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词语: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2.上节课,我们已跟这些词语见过面了,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语?认读生字,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3.朗读、背诵课文。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四季及大自然,如果你想真正看到大自然的美,那还需要细心地看一看,用心地想一想。我相信你们眼前会出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来!
介绍边读边展开想象的读书方法。提示:你仿佛来到什么地方?仿佛看到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
指导重点:让学生知道这组是描写第五幅图上的内容。要读出大自然的美妙:读出草的青青,花的红艳艳,鱼儿自由自在地游,鸟儿快活地飞。
3.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
4.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
5.当堂背诵。学生诵读课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诵。
三、开放课堂,语言实践
1.练习造句
(1)自己从韵文中找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看谁造的最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有些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选两三个词来造句。
2.看图说话
刚才,同学们非常踊跃,但还觉得不过瘾,下面我们再来比试比试。多媒体课件出示其它四季的景色图。
(1)同学们能不能按顺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自说、同桌说、指名说
(2)能不能用上一些好词呢?
(3)说了这么多的大自然的美景,你想发出什么赞叹?就把这句赞叹句作为文章的结尾。指名说,比赛说。
四、观察发现,学习写字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入、风、花、飞。让学生观察字形,交流记字方法,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这四个字分别是什么结构?教师范写,同学们书空。
2.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重点反馈“风”“飞”的笔顺。
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学生交流写字方法和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入”“撇短捺长”居中写,“风”第二笔是横折斜勾,“飞”的第一笔是横折斜勾,不能写成横折弯钩。
4.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这两个字,观察范字。师范写,并提示注意点。
5.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6.教师对学生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进行指导和督促。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小朋友,我们的家乡四季分明,景色多么美丽呀,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