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02 18:1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分子动理论》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直径的数量级约为10-15m
B.压缩气体时,要用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
C.已知某种气体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为
D.水结为冰时,部分水分子已经停止了热运动
2.关于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也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成悬浮颗粒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D.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的实质都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3.如图所示,竖直圆筒是固定不动的,粗筒横截面积是细筒的3倍,细筒足够长,粗筒中A、B两轻质活塞间封有气体,气柱长L=20cm.活塞A上方的水银深H=10cm,两活塞与筒壁间的摩擦不计,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B,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水银面与粗筒上端相平.现使活塞B缓慢上移,直至水银的一半被推入细筒中,若大气压强p0相当于75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则此时气体的压强为(  )

A.100cmHg B.95cmHg C.85cmHg D.75cmHg
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B.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微粒的运动是有规则的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显著
5.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的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分子间距较大,所以表现为引力,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B.用力拉铁棒的两端,铁棒没有断,这是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宏观表现
C.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时,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也一定增大
D.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打气筒的活塞压缩气体很费力,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碳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分子热运动
D.用油膜法测出油分子直径后,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时,还要知道油滴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7.某物质的摩尔质量是M,密度是ρ,若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平均每个分子所占据的空间是(  )
A. B.MρNA C. 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物体的温度增加1℃,也就是增加274K
B.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并最终达到绝对零度
C.我们可以根据铂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来制造金属电阻温度计
D.常见的体温计是根据玻璃泡的热膨胀原理制成的
9.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a点,甲、乙两分子间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横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将乙分子从a移动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同时都减小的阶段是( )

A.从a到b B.从b到c
C.从c到d D.从b至 d
10.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势能,规定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并已知两分子相距r0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设分子a 和分子b从相距无穷远处分别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直到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之间的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B.a和b的总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两分子相距r0时,a和b的加速度均不为零
D.两分子相距r0时,a和b之间的势能大于零
11.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的分子力近似为零),如果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越过平衡位置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过程中 ( )
A.先是乙克服分子力做功,然后分子力对乙做正功.
B.先是分子力对乙做正功,然后乙克服分子力做功.
C.两分子间的斥力不断减小
D.两分子间的引力不断减小

二、多选题
1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系统的内能是由系统的状态决定的
B.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
C.1 g 100℃水的内能小于1 g100℃水蒸气的内能
D.内能少的物体也可以自发地将一部分内能转移给内能多的物体 。
E. 理想气体在绝热膨胀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减小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较高的物体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比温度较低的 物体分子的动能大
C.物体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可能成小
D.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摩尔体积为Vm、密度为,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据的空间
E. 当分子的距离变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可能减小。
14.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
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氧气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算出氧气分子的体积
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
D.扩散的快慢只和温度有关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是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之和:
B.气体的温度变化时,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
C.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热量不能全部转化为功;
D.一定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分子每秒平均碰撞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
三、实验题
17.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时,将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注射器取适量溶液滴入量筒,测得每滴入滴,量筒内的溶液增加.用注射器把滴这样的溶液滴入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水盘中,把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并描出油酸膜边缘轮廓,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板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则油酸膜的面积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方法及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为1mL的油酸中加入酒精,配制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注射器吸取①中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把它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中,当滴入100滴时,测得其体积恰好是1mL;
③向边长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下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如图所示,数出轮廓范围内小方格的个数N,小方格的边长a=20mm。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油酸薄膜的面积约为_____mm2:若测得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mL;由此可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
19.轿车中设有安全气囊以保障驾乘人员的安全.轿车在发生一定强度的碰撞时,利用叠氮化钠(NaN3)爆炸产生气体(假设都是N2)充入气囊.若氮气充入后安全气囊的容积V=70 L,囊中氮气密度=2 kg/m3,已知氮气摩尔质量M=0.028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23 mol-1.试估算(结果均保留1位有效数字):
(1)一个氮气分子的质量
(2)气囊中氮气分子的总个数N
(3)气囊中氮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20.【物理—选修3–3】
(1)物体体积变化时,分子间距离会随之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

A.当r=r1时,分子势能最小
B.当r=r2时,分子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
C.当r>r2时,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
D.在r由r2变到r1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正功
E.在r由r2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做负功
(2)如图所示,粗细相同的导热玻璃管A、B由橡皮软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气柱长L1=40cm. 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P0=76cmHg,环境温度T0=300K.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若A管不动,将B管竖直向上缓慢移动一定高度后固定,A管内水银面上升了h1=2cm.

①求B管上移的高度为多少?
②要使两管内水银面再次相平,环境温度 需降低还是升高?变为多少?(大气压强不变)



参考答案
1.C 2.B 3.B 4.A 5.C 6.D 7.C 8.C 9.B 10.B 11.B 12.ACD 13.CDE 14.ABD 15.BC 16.AD
17.
18.4.2×104 1.7×10﹣5 0.17
19.(1)(2)(3)
20.(1)BCE (2)8cm ,270K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