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9.3 溶液的浓度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3.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重点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因体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什么是气体溶解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请简述获得结晶的方法。 导入:大家认真看过白酒或可乐等饮料的介绍吗?如上图所示,52%(V/V)表示什么呢?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配制溶液的步骤: 、 、 、 、 。 2.实验仪器:所需仪器: 溶解: ; 。 3.注意事项: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已知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 g。有人说:“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根据溶解度的定义,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6 g,则溶液质量应为136 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应为26.5%。 2.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则20 ℃时,将20 g硝酸钾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因为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 g,即100 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1.6 g硝酸钾,所以该温度下将20 g硝酸钾固体加入50 g水中,硝酸钾溶解不完全,只能溶解15.8 g,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5.8 g (15.8 g)×100%≈24%。 【教师点拨】 1.溶质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或结晶析出的溶质质量。 2.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时,若已知溶液的体积(V)和密度(ρ),应根据公式m=ρV计算出溶液质量。 3.溶质质量分数是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计算中不要忘记乘以100%。 4.对于饱和溶液来说,其溶质质量分数还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 g+溶解度 (溶解度)×100%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过渡]请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解决下述问题。 例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50 kg的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讨论]1.溶质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的关系。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的关系。 [小结板书]1.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学生活动](一名学生板演例题解析过程,其他学生提出异议。教师最后强调做题格式) 解析: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50 kg×16%=24 kg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150 kg-24 kg =126 kg 答:需24 kg氯化钠和126 kg水。 [设问]如何将上述计算类型作以归纳? [小结]2.已知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求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引入]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呢。 [讨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如何使原有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 [讨论回答]1.增加溶质的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增加溶剂质量,可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投影]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硝酸钾,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讨论]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溶剂的质量是多少? 2.向原溶液中增加10克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各是多少? 3.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学生活动](请三名学生分别到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习并提出异议)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计算,大家学得很认真,熟能生巧,希望同学们课后勤加练习。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判断题(正确打“√”,不正确打“×”) (1)在100 g水里加入20 g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 g水中溶解了10 g食盐( ) (3) 10 g硝酸钾完全溶解于90 kg水中,得到10%的硝酸钾溶液( ) (4) 40 g 20%的NaCl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 ) 2.在用固体氯化钠配制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中,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酒精灯 B. 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酒精灯 C. 量筒、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 D. 烧杯、药匙、漏斗、玻璃棒 3.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剂质量∶溶液质量=20∶21 C.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10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板 书 设 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定义: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9.3 溶液的浓度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并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和简单计算。 2.正解理解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 3.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标签,使学生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重点 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
难点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3)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一样吗? 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溶液的浓度,知道了简单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溶流稀释和配置问题。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思考教材第45页“练习与应用”中第5、6题,完成下列填空: 1.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参加反应的是反应物溶液中的溶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可溶性物质。 2.根据化学方程式列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比时,要以溶质的质量列比例,而不能直接用溶液的质量或体积列比例。例如:计算“足量的锌与50 g10%的稀盐酸反应能生成多少克氢气”时,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的盐酸的质量是5 g。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遇到溶液间化学反应的问题,需要用化学方程式解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问题。 【教师点拨】 1.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除了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反应生成的可溶性物质的质量外,还要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通常有两种求法: (1)溶液组成法: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部分,溶剂水的质量在计算中应注意:若生成物中有水,溶剂中还需要加上生成的水的质量;若消耗了水,则需减去消耗的水的质量。 (2)质量守恒法:生成物溶液质量=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不溶性杂质的质量。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50 g置于烧杯中,然后加入9.8%的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共消耗稀硫酸100 g,试计算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设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65 98 x 100 g×9.8% 98 (65)=100 g×9.8% (x) x=6.5 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50 g (50 g-6.5 g)×100%=87%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 [投影]区别: 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概念表示意义条件状态单位
[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填写上表) [答案]1.①一定温度时,100 g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②任意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2. ①表示某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②表示任一溶液的组成(即浓度的大小)。 3.①一定温度时 ②不定温度 4.①饱和状态 ②可饱和可不饱和 5.①g ②无单位 [设问]两个概念间有何联系? [讨论]1.溶液是均一的,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否相同? 2.对饱和溶液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3.试分析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小结]1. 一种溶液各部分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相同的。 2.对饱和溶液(某温度)来说,若溶剂的质量是100 g,溶质的质量是该温度下此溶质的溶解度。 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板书]联系: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关于溶质质量分数的两种计算类型。了解了不同计算类型的关键点,并会分析题意,能找准各量之间的关系。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浓溶液在用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液质量 B.溶液体积 C.溶质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有40 g 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40 g 15%的CaCl2溶液 B.把溶液倾倒一半 C.加入2 g CaCl2固体 D.把溶剂蒸发掉20 g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4.预防“非典”(SARS),家庭、学校经常使用过氧乙酸(CH3COOOH)作消毒剂,它是一种具有腐蚀性、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分解产生氧气,有杀菌、漂白作用。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市售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若要配制0.1%的该消毒液2 000 g,需20%的过氧乙酸溶液质量为 。 5.20 ℃时将60 g NaCl放入150 g水中,充分搅拌,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板 书 设 计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3.溶液稀释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涉及到体积时: 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 4.溶质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注: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