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2 16: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授课课题】社会生活的变迁
【授课班级】八(1)班
【授课类型】新授课
【授课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PPT);小组合作法;问答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安排学生按衣、食、住、行、用五个方面分组查找相关的图片、实物资料,摘取资料进行整理,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利用电脑进行文字、图片、多媒体资源的整合,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2)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多方面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进行分析对比。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进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产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2)认识到提高生产力、发展经济对于人们改善生活所起的决定性作用;(3)认识到小康生活的来临与祖国的日益强盛反映出我们的社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这是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4)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指出:在中国社会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应冷静地看到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拜金、享乐之风日渐盛行、道德滑坡、环境污染严重等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对于日常生活的变化和交通、通信的发展。
教学难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有人开玩笑说。形容一个地区的贫穷落后可以用四项“基本原则”作为评判标准: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些贫困地区确实十分落后,但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各个方面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到底有哪些变化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吧!
(二)讲授新课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一目内容,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衣着有什么特点?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后,在服饰领域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3)改革开放前后,“吃”的变化有哪些?
(4)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住房条件有何变化?
(5)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服饰——“衣”的变化
(1)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穿着

教师出示图片
中山装、列宁装等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特点:数量有限,色彩单调,灰蓝黑绿(灰色调)。
(2)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穿着
教师出示图片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服饰已经不仅仅是御寒的工具,更是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特点:色彩斑斓,绚丽多彩。
3、“食”的变化
(1)改革开放以前
改革开放前,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教师出示图片









4、“住”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早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用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的发展
1、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2、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改善交通条件,并取得巨大成就。截止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局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
3、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4、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
中国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专为短程到中程的航线设计,于2008年开始研制。C是China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飞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第一个“9”的寓意是天长地久,“19”代表的是中国首型中型客机最大载客量为190座,2017年5月5日下午两点,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完成首飞。

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
6、中国的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思考问题: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当今社会生活实际,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提示:
(1)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的条件都有了明显改善。
(2)思想观念解放,物资丰富,城乡居民收入比过去大大增加等等。

【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拼搏,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昂首前进征程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
【作业布置】八下练习册历史优化设计第19课
【巩固练习】
1.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的思想观念有了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2.下表是佛山某地居民的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此表不能说明( )
时间 粮食 肉类 禽类 奶类
1978年 123.6 19.2 1 6.5
1996年 73.5 32.8 10.7 21.4
A.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
B.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C.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
D.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
3.从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材料中的“新时代”是指(  )
A.“大跃进”时代
B.人民公社化时代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中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有(  )
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②当今百姓爱吃怪,生活胃口一再改,农民大棚种野菜,商城专把活鱼卖 
③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私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④早晚喝菜粥,中午吃个米糠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14分)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
(1)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二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4分)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的“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的“新四大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并说明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6分)

【板书设计】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1、改革开放前后的衣食住行用
2、原因
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
2、通信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