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
1.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 )
A.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B.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2.在不知不觉中,肺在进行着有节奏的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偏左下方
B.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D.胸围差反映了整个胸廓的大小变化
3.人体呼吸时,膈顶部会上升或下降,当膈顶部上升时不会发生的是( )
A.肺内气体压力增大 B.肺收缩
C.胸腔容积扩大 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4.下列选项中,属于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 B.喉 C.肺 D.气管
5.属于呼吸系统且能产生痰的器官是( )
A.鼻 B.食道 C.气管 D.肺
6.下列能正确表示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7.如图,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和③内的血液分别是( )
A.动脉血、动脉血 B.静脉血、静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
8.题图是某人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值的变化曲线,处于呼气状态的是( )
A.0→t2 B.t1→t2 C.t1→t3 D.t2→t4
9.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健康,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请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解释( )
A.痰中往往有细菌、病毒等,会随空气、尘埃进入健康人的呼吸道。
B.吃饭时大声说笑很不礼貌。
C.高声喊叫或尖叫会伤害呼吸系统。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甲状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
10.图一、图二是呼吸运动模拟图和气体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①模拟的结构对吸入人体的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B.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场所
C.图一甲中,③处于扩张状态,引起呼气
D.若图二中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则A表示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
【填空题】
11.图1为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图2为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填字母)。
(2)图2中,外界与⑤ 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3)图2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血液中的③ 进入细胞内,细胞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 。
1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如图是人体呼吸时胸廓变化示意图。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发生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膈顶下降。图B是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此时肺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人及动物的呼吸、汽车尾气排放、煤的燃烧和焚烧桔杆等多种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 效应。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我们倡导低碳生活,下列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填序号)。
①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②节约用水 ③出门随手关灯 ④使用一次性筷子⑤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 ⑥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答案区】
1.C
【解析】解: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故选:C。
2.C
【解析】解:A、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A错误。
B、人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廊的容积就缩小,肺内压随之升高大于外界气压,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B错误。
C、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可知,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C正确。
D、胸围差是指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末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末的胸围长度。胸围差为两个所测长度的差值。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因此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解:吸气时,呼吸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故选:C。
5.C
【解析】解: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能黏附灰尘细菌真菌等异物,黏液中还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同时也属于呼吸系统。
故选:C。
6.D
【解析】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即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
故选:D。
7.D
【解析】解:在肺循环中,如图所示:
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如果②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则①肺动脉和③肺静脉内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和动脉血。
故选:D。
8.D
【解析】解:图中0~t2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胸廓的上下径扩大;肋间外肌收缩,胸骨肋骨上移、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变大,胸廓容积变大。t2→t4 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肋间肌,膈肌舒张,胸腔体积缩小。
故选:D。
9.A
【解析】解:A、气管和支气管上的腺细胞分泌黏液,使空气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使进入人体的空气清洁。因为痰中含有细菌,对人体有害,所以不要随地吐痰;A正确;
B、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B错误;
C、不要高声喊叫或尖叫,是为了保护声带,C错误;
D、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使食物误入气管,D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解:A、人的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呼吸道由图中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得到温暖,湿润和清洁。A正确;
B、②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血液流到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进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错误;
C、图1甲示表示膈肌舒张,膈顶上升,③胸廓缩小,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C错误;
D、图二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图二中显示血液流经血管A时二氧化碳减少,因此血管A表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D错误。
故选:A。
11.E;肺泡;气体扩散作用;氧气;能量;
【解析】解:(1)图1中,E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E肺。
(2)图2中,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因此,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3)气体的扩散作用的原理是,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图2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中的③氧气进入细胞内,最终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2.收缩;大于;温室;①②③⑥;
【解析】解:(1)图A表示吸气过程,人体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径增大,使胸腔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图B表示呼气,人体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肋骨向下向内移动,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径均缩小,此时膈顶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缩小,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
(2)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温室效应”,①绿色出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②节约用水、③出门随手关灯、⑥尽量少使用塑料袋都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④使用一次性筷子、⑤夏天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故答案为:(1)收缩;大于;(2)温室;①②③⑥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3/24 19:46:54;用户:佛山中学;邮箱:fs868@xyh.com;学号:33943935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