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1 页 共 14 页
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 2020年 2月卷
《浙江省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本试题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信息技术,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全卷共 14 页,满分 100分,考试
时间 90分钟。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小芳买了数学奥数课程,扫一扫二维码即可看视频讲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
B.生成二维码的过程是信息获取的过程
C.二维码一直有效,说明信息不具有时效性
D.二维码在计算机内部是以视频的形式存在的
2.下列应用中没有体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是
A.用户采用刷脸识别方式实现手机屏幕解锁 B.用 APP 将拍摄的橙子照片识别出橙子品种等信息
C.购买冰糖橙时使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 D.支付宝中使用指纹识别完成支付
3.使用 Access软件创建的“图书”数据表,其设计视图的部分界面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前数据表的名称是“图书.accdb”
B.“收藏日期”字段的值可以是“2019/12/25 8:00:00”
C.当前状态下,不可以将“标号”的数据类型更改为“数字”
D.删除记录,剩余记录中数据类型为“自动编号”的字段值会自动
更新
4.使用 UltraEdit软件观察字符“你好,Pepper!”,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符“,”的十六进制编码为“2C”
B.存储图中的“!”字符需要 1个字节
C.字符“p”与“P”内码值之差的十进制表示为 20
D.汉字“你”的输入码、内码和区位码相同,都是“C4 E3”
5.用 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素材,界面如下图所示,下列操作不可行的是
A.用文字工具改变“睡眠 VS身高”图层的字体大小
B.对“睡眠 VS身高”拷贝图层样式,粘贴到“背景”图层
C.用“自由变换”命令改变“160cm”图层中图像的大小
D.交换“背景”图层与“160cm”图层的顺序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2 页 共 14 页
6.一段时长为 10 秒、1024×800 像素、24 位真彩色、NTSC 制式(30 帧/秒)的未经压缩 AVI 格式
无声视频,其文件存储容量约为
A.23MB B.70 MB
C.703 MB D.5625 MB
7.设 x=5132,能得到其十位上数字 3的表达式是
A.x \10 Mod 10 B.Mid(Str(x),3,1)
C.x Mod 100 \10 D.x \100 Mod 100
8.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右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s的值是
A.-7 B.-1
C.9 D.32
9.下列生成随机整数的 VB 表达式,结果一定为奇数的是
A.Int(Rnd*10)-1 B.Int(Rnd*10)+1
C.2*Int(Rnd*10)+1 D.3*Int(Rnd*10)-1
10.已知字符 A的内码为 65,a内码为 97,则下列程序段执行后,
变量 t的值为
s = "AaBb":t = ""
For i = 1 To Len(s)
ch = Mid(s, i, 1)
If ch >= "a" And ch <= "z" Then ch = Chr(Asc(ch) - 32)
If ch >= "A" And ch <= "Z" Then ch = Chr(Asc(ch) + 32)
t = ch + t
Next i
A."aAbB" B."aabb" C."BbAa" D."bbaa"
11.有如下 VB程序段:
s = "47923123" : a(1)=Val(Mid(s,1,1))
For i = 2 To Len(s)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3 页 共 14 页
a(i)=Val(Mid(s,i,1) )
If a(i)> a(i-1) Then
sum=sum+a(i)
Else
sum=0
End If
Next i
则下列程序段执行后,变量 sum的值为
A.0 B.5 C.6 D.20
12.有 VB程序段如下:
i = 0: j = 10
Do While i <= j
mid = (i + j) \ 2
If a(mid) < key Then
i = mid + 1
Else
j = mid - 1
End If
Loop
Label1.Caption = Str(i)
若 a(0)到 a(10)的数据为“1,3,7,8,8,10,14,15,16,17,20”,key的值为 14,则程序运行后,标
签中输出的值是
A.4 B.5 C.6 D.7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第 13小题 4 分,第 14小题 8 分,第 15 小题 7 分,第 16小
题 7分,共 26分)
13.小王使用 Excel软件对学校 12月学考模拟考成绩的数据进行处理,界面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
问题:
图 a
(1)“科目 1”的“人数”是通过 COUNTIF函数计算得到的,I3单元格中的公式为 ▲ 。(提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4 页 共 14 页
示:COUNTIF函数用于统计某个区域满足条件的单元格个数,例如:=COUNTIF(D3:D50, "<60")
统计数值小于 60的单元格个数。)
图 b
(2)根据图 a中数据制作的图表如图 b 所示,创建图表的数据区域为 ▲ 。
(3)小王想找出科目 1成绩后 20%的同学,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多选题,填字母)
A.对“科目 1”按“最小的百分之 20”进行筛选
B.对“科目 1”按“最大的百分之 20”进行筛选
C.以“科目 1”为主要关键字升序排序,计算出 n=总人数×20%,取出前 n条数据
D.以“科目 1”为主要关键字升序排序,再对“科目 1”按“最大的百分之 20”进行筛选
E.以“科目 1”为主要关键字降序排序,再对“科目 1”按“最小的百分之 20”进行筛选
(注:全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不选或者有选错的得 0分)
14.小王制作了主题为“睡眠与身高”的多媒体作品,他先使用 Photoshop 软件处理图片,然后使
用 Flash软件制作动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作品设计的过程中,下列属于创作需求分析的是 ▲ 。(多选,填字母:A.该作品要
求使用 Flash 软件制作/ B.该作品面向小学生演示播放/ C.该作品的主题思想为“睡眠与
身高”/ D.根据主题思想和内容,制订该作品的脚本大纲/E.确定“片头”界面尺寸、素材
组织与来源、交互方式等)。(注:全部选对的得 2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分,不选或有错
选的得 0分)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5 页 共 14 页
(2)为实现“图片”图层动画从第 31帧开始播放,可执行的操作是 ▲ 。
(3)“文本”图层的动画效果实现了实例从舞台外移动到舞台下方位置,创建该动画的类型是
▲ (选填:动画补间/形状补间)动画。
(4)“播放”按钮元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b 图 c
A.该按钮的有效响应区域为文本区域
B.当鼠标按下该按钮实例时,播放声音
C.指针经过该按钮实例时,鼠标会变成手型
D.该按钮实例只能设置“play();”动作命令
E.该按钮实例“弹起”与“按下”状态可能不一样
(5)为实现该场景动画结束时停止在最后一帧,可以在 ▲ 图层添加“stop();”命令。
15.快速排序(Quicksort)由 C. A. R. Hoare在 1960 年提出。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的排序方式。
例如利用该方法进行升序排序,它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每部分第一个数组元素,通过一趟快速
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 AB两部分,其中 A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 B部分的所有
数据都要小,A
到 AA组成员。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如图 8-1所示。
一趟快速排序的算法是:
①设置两个变量 i、j,排序开始的时候:i=1,j=N,以第一个元素作为关键数据,赋值给 k
②由 j开始向前搜索,遇到找到第一个小于 k的值 a(j),将 a(j)和 a(i)的值交换;
③从 i开始向后搜索,找到第一个大于 k的 a(i),将 a(j)和 a(i)的值交换;
④重复第②、③步,直到 i=j;
该程序界面如下图 8-2 所示,根据快速排序算法描述,设计 VB程序代码如下
'定义全局数组 a(1 to 10),数据内容随机生
成,并在表 List1中显示,代码略
Sub sort(left As Integer, right As
Integer)
If left >= right Then
Exit Sub
End If
i = left :j = right :k = a(left)
Do While i < j
Do While i < j And k <= a(j)
j = j - 1
Loop
8-1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6 页 共 14 页
a(i) = a(j)
Do While ①
i = i + 1
Loop
a(j) = a(i)
Loop
②
Call sort(left, i - 1)
Call ③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n =10
Call sort(1, n)
For i = 1 To n
List2.AddItem a(i)
Next i
End Sub
(1)若 a(1)到 a(10)的数组内容为“61,64,79,88,56,9,80,66,22,45”,则第二次排序后,"AB"
部分的数据内容是 ▲ 。
(2)请在①②③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16.翻牌游戏。牌面为"1"、"2"、"3"、"4"、"5"的 5张牌随机背面朝上排列在桌子上。5个选手依
次去翻一张牌:
第一个人翻所有未翻牌的第 1 张,若牌面是"1",将牌翻开,若牌面不是"1",不翻牌并标记该
牌面的位置;
第二个人去翻牌,"1"已翻开时目标是翻“2”,“1”未翻开时目标仍是翻“1”,方法是:若想要
翻的牌面位置已标记,则直接翻开该牌,若想要翻的牌面
位置未标记,则翻剩余未翻牌并未标记的第一张;……
5 个选手轮完一次后,若牌还没有完全翻开,继续按选手
顺序翻牌,直到"1"、"2"、"3"、"4"、
"5"全部翻开。小王模拟游戏编写了 VB程序,程序运行界
面如右图所示。实现上述功能的 VB 代码如下,请回答下
列问题:
Dim a(1 To 5) As Integer, f(1 To 10) As Integer
Dim c(1 To 5) As Boolean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j As Integer, pos As Integer, num As Integer
Dim d As Integer
pos = 1
j = 0
For i = 1 To 5
8-2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7 页 共 14 页
Do While c(i) = True
j = j + 1
If j > 5 Then ① Else num = j
If ② Then
c(i) = True
If pos > d Then d = pos
'在列表框 List1中输出结果,代码省略
If f(i + 1) > 0 Then pos = f(i + 1) Else pos = d + 1
Exit Do
Else
f(a(pos)) = pos
End If
'在列表框 List1中输出结果,代码省略
pos = pos + 1
Loop
Next i
End Sub
(1)加框处代码有错,请加以改正。
(2)为实现程序代码功能,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
(3)按照上面的代码程序,最多要翻 ▲ 次。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8 页 共 14 页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的随身小魔方插座,创新的立方体设计,不仅节省携带
空间,更让插座之间互不干扰,无论大小插头各自独立,用小体积
解决大问题。关于此魔方插座的设计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了传统插座所有插孔在同一平面的形式,体现了技术的
创新性
B.能同时给手机、电脑、电视、充电宝等用电器同时充电,体
现了技术解放人的作用
C.立方体多个插孔设计,并未在以往插座设计中出现,体现技
术的专利性
D.体积小,做工精致,但是价格较高,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2.如图所示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了保证大兴机场顺利投入使
用,大兴国际机场进行了五次综合演练,让上千人参与演练,
针对旅客流、行李流等 8大业务流程进行了全区域、全设备、
全人员的演练验证,通过获得的数据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解决。在演练活动中采用的试验方法是
A.模拟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移植试验法
3.如图所示的一款仙人掌造型的剪刀,不同于传统的剪刀,它设计成开放式的把手,但并不影响使
用的舒适度,向内收拢的把手和突点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稳稳握持,避免滑落;底部配备硅胶
防滑垫,使剪刀能稳稳地站立,除了具备剪刀的功能以外,它还可以起到点缀办公环境的作用。
从人机关系和设计一般原则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剪刀仙人掌造型的设计,主要是考虑人的心理需求
B.设计成开放式的把手,主要是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C.底面配备硅胶防滑垫,站立形式方便拿取,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D.剪刀造型独特,使用舒适,又可点缀办公环境,体现设计的创新原则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9 页 共 14 页
4.如图甲所示的榫卯结构,它由三根加工过的木条组成,中间整体填充充实的,没有空隙。其中木
条③的结构如图乙所示,木条①和②结构是一样的。从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
木条①的设计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A B C D
小明想用一个矩形金属材料加工如图所示的一个模型,他画出了三视图并标注了部分尺寸,请回答
5-6题:
5.下列关于该模型的三视图和尺寸标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模型整体是轴对称结构
B.该模型中的圆孔没有螺纹,且半径是6厘米
C.该图样中的已标的尺寸均标注正确,但是漏标1处
D.主视方向上,模型右前侧棱与圆孔的右侧边缘投影重合
第 5-6 题图
主视方向
第 4 题图甲 第 4 题图乙
③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10 页 共 14 页
6.加工该模型时,以下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划线工具只需用到划针、钢直尺或钢角尺
B.用直锉法锉削模型表面时,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
C.如果锯割较坚硬的金属材料,应选用细齿锯条
D.钻孔时要戴防护眼镜,但是不能戴手套
7.如图所示为某款双肘杆夹紧结构,该结构通过上松铆钉与支架连接。当向左或向右摇动把手,夹
紧手臂都会挤压物品;如图所示状态,逆时针转动把手夹紧物体过程中,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摇臂受拉,左杆受拉,右杆受压,下松铆钉受剪切,左夹紧手臂受压
B.摇臂受弯曲,左杆受拉,右杆受拉,下松铆钉受剪切,左夹紧手臂受弯曲
C.摇臂受弯曲,左杆受压,右杆受拉,下松铆钉受拉,左夹紧手臂受压
D.摇臂受弯曲,左杆受压,右杆受压,下松铆钉受剪切,左夹紧手臂受弯曲
8.小明发现天热时,若没有及时取回奶箱中的牛奶,牛奶很容易变质。于是他想利用通用技术实验
室中现有设备设计一款“智能”奶箱,下列有关他的构思和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奶箱底部增加压力检测子系统用于检测是否有牛奶
B.可以增加信息发送子系统用于有牛奶放入时发送信息到主人手机上
C.依据系统分析的综合性原则,设计时既要考虑功能,又要考虑到制作成本
D.现有的设备条件是设计该“智能”系统的影响因素
9.如右图所示是新型食堂智能结算台,消费者只要把菜品放在摄像头下,结算
台的 CPU 会将扫描到的菜后与数据库中的图形对比识别,再完成自动计算,
并将金额显示在显示器上。消费者在刷卡区完成刷卡即可,全程无需工作人
员参与。以下关于该智能结算控制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智能结算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系统
B.摄像头是该控制系统的检测装置
C.菜品份量的多少,是该控制系统的干扰因素
D.食堂饭卡里的金额是该控制系统的被控量
10.下列关于数字式多用电表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电阻时,显示屏上显示“1”,应换用较大的量程
B.测普通电阻的阻值时,可以不必考虑正、负极性
C.测电解电容电阻时,应将黑表笔接电容正极,红表笔接电容负极
D.测二极管电阻,红黑表笔换位测量两次,电阻大小不变,此二极管已经
损坏
第 10 题图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11 页 共 14 页
11.如右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房间自动排气装置电路。干簧管
作为传感器,当窗户打开时,干簧管断开,排气装置不工
作,当窗户关闭时,排气装置能自动开启。电路中的下列
关于电路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在焊接电阻 R1时,烙铁头可以同时加热电阻引脚和印制
板上的焊盘
B.当排气装置工作时,硅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此时三极
管的 Ubc约为 0.7V,Uce为 6V
C.电路中的电容可以选择 25V、10μF规格的电解电容
D.窗户打开,排气装置会延时关闭,窗户关闭,排气装置不会延时开启
12.如右图所示的电路,RT 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当需
检测的温度升高达到某个值时,LED亮。该电路可当作
温度过高指示电路,调试过程中发现温度升高达到某个
值时 LED没亮,以下操作最合理的是
A.将 LED反接
B.调大 RP的阻值
C.调大 R2的阻值
D.将 R1更换为导线
13.如图所示的温度控制电路,当温度高于一定程度时,继电器 J 吸合,风扇 M 启动。555 芯片的
输入端 2、6与输出端 3之间的关系见功能表,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
输入端 4脚为高电位时 输入端 4脚为低电位时
输入端(2脚) 输入端(6脚) 输出端(3脚) 输出端(3脚)
< 1
3
VCC < 2
3
VCC 高电位 低电位
> 1
3
VCC > 2
3
VCC 低电位 低电位
> 1
3
VCC < 2
3
VCC 保持 低电位
< 1
3
VCC > 2
3
VCC 禁用 低电位
A.当 555芯片的 4脚虚焊时,风扇 M会一直启动
B.热敏电阻 Rt应选择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C.若要调低风扇 M 启动温度,可将 Rp中心抽头向下
调
D.调试中发现风扇 M 始终不能启动,原因可能是 R
的阻值太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14小题 6分,第 15
小题 9分,第 16小题 3分,第 17小题 6分,共 24分)
14.如图所示是平口钳的结构示意图,钳口板1和钳口板2通过小螺钉安装在钳座及活动钳身上,
用于夹持工件,固定螺钉通过活动钳身上的通孔与方形螺母相连固定,丝杆穿过方形螺母后安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12 页 共 14 页
装在钳座上,垫圈 1、垫圈 2及螺母安装在丝杆上。平口钳的装配需要以下环节:A.安装固定
螺钉与活动钳身;B.安装方形螺母;C.安装小螺钉与钳口板;D.安装垫圈2;E.安装垫圈
1与丝杆;F.安装螺母。
请分析平口钳的结构和装配工艺,回答以下问题:
(1)以钳座为主体,合理的装配流程为:C→ ▲ → ▲ →E→ ▲ → ▲
(在“ ▲ ”处填写装配环节的序号);
(2)平口钳又名机用虎钳,是一种通用夹具。在金工 ▲ 加工时,人们常利用它来夹紧工
件(在 A.锉削;B.攻丝;C.钻孔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3)下列属于标准件的是 ▲ (在 A.钳座;B.钳口板;C.丝杆;D.垫圈1中选择合适
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15.如图所示是一款通用技术教室课桌图,桌上木质隔板与木质桌面(厚度 40)固定连接,使得在
实践操作时空间分割,增加安全。小明在上通用技术课时发现,因为隔板导致视野不佳,而且
会影响有些实践操作。小明计划设计改进这一隔板,使得该隔板能方便拆卸及固定并且固定后
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工具与辅件。小明已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带铆钉的隔板,隔板尺寸为长宽
高为 1200mm*20mm*500mm,铆钉尺寸及位置已在图中标注,现请你帮小明设计与隔板配套的固
定座,固定座可用与桌面连接,要求如下:
A.固定座可以固定在桌面面上,不能破坏桌面;
B.固定座和隔板连接后,隔板可以固定和拆卸;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13 页 共 14 页
C.不需要其它任何辅助工具与辅件就能固定与拆卸;
D.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现提供给你 5mm厚、50mm宽的钢板(长度足够),请根据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固定座的设计草图(支撑杆不需要画),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2)在设计草图中标注固定座的必要尺寸;
(3)小明发现问题的途径是 ▲ (在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与分析信息;③技术试验与
技术研究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 ▲ ”处);
(4)隔板安装到固定座上之后,为了检验其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小明进行了以下试验,其中不.
合理..的是 ▲ 、 ▲ (在以下试验方案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
“ ▲ ”处)。
①将隔板安装到位置后,测试其从水平到竖直位置的转动是否方便;
②将隔板安装好后,在隔板上稍加水平力,观察固定座是否松动;
③将隔板安装好后,在隔板上施加竖直力,观察固定座是否松动;
④将隔板拆卸后,测试其固定的牢固程度;
⑤将隔板安装好后,再进行拆卸,试验拆装是否方便。
16.补画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线
17.小明同学想设计制作一个热带鱼缸温度控制电路,查阅资料得知大部分热带鱼适宜温度在 20℃
-30℃左右。小明设计了两个如图所示的方案。两方案中比较器和 555 集成电路的特性如下表,
请根据电路图和描述完成以下题。
《浙江省新高考创新卷》技术(三) 第 14 页 共 14 页
方案一
方案二
表 1:比较器特性
输入 输出 Uo
U+ > U- 高电平
U+ < U- 低电平
表 2:555电路特性
4脚 6脚 2脚 3脚
高电平 >2/3Vcc >1/3Vcc 低电平
高电平 <2/3Vcc >1/3Vcc 保持
高电平 × <1/3Vcc 高电平
低电平 × × 低电平
(1)方案一的 Rt1和方案二的 Rt2、 Rt3分别应选用的热敏电阻是 ▲ (在 A、Rt1选负温
度系数热敏电阻,Rt2、Rt3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B、 Rt1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2、
Rt3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C、Rt1、Rt2、Rt3均选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D、Rt1、Rt2、
Rt3均选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 ▲ ”中。)
(2)方案一的温度控制电路,存在缺点有: ▲ 、 ▲ (在 A、继电器启动频繁;B、
加热器一直加热 ;C、达到设定温度时,实际温度只在很小幅度范围内变化;D、达到设定
温度后,实际温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变化;E、温度的高低控制不能调节中选择合适的选项,
填入“ ▲ ”中。)
(3)小明发现虎皮鱼对水温非常敏感,需要控制在 22℃-26℃,下列对方案二的改进调试可行
的是 ▲ (在 A、调大 RP1,调小 RP2;B、调小 RP1,调大 RP2;C、调小 RP1和 RP2;D、
调大 RP1和 RP2中选择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 ▲ ”中。)
(4)请将虚线框内的 555电路连线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