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2课时,共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2课时,共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2 20:4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

1.学会并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3.和大人一起朗读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我们要学会帮助家人分担家务。

学会并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朗读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我们要学会帮助家人分担家务。
第一课时

学会并掌握音序查字典的方法。

一、趣认字典
(一)看封面,交流自主发现
教师导语: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认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她是谁呢?
1.出示《新华字典》,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新华字典》,从正面、反面、侧面逐步观察。
2.让学生谈谈观察发现。
预设:有“新华字典”四个大字;商务印书馆;第11版等。
3.教师导语:你喜欢这位新朋友吗?听听她的自我介绍。
听录音:字典的自我介绍①
大家好!我叫“新华字典”,我出生在商务印书馆,是“新华字典”家族的第十一代传人。我身穿一件大红色的外套,镶着碧绿的花边,看起来美丽又大方。
(二)翻目录,关注音节索引
1.先让学生翻开封面看总目录,再听听《新华字典》这位新朋友的介绍。
听录音:字典自我介绍②
别看我小巧玲珑,我肚子里学问可多啦!翻开总目录,你会看到“汉语拼音音节索引”和“部首检字表”。可别小看这两张表,你们查字典时它们是必不可少的!正文的内容就更丰富了,一直到678页才结束呢!里面住着10000多个生字,3000多个词语解释。
2.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三)识页码,聚焦正文页码
1.观察调皮的页码,发现内容最多的是正文。
2.认页码:页码在每页右上角;共两组页码(重点关注正文页码);熟悉正文第1页。
(四)翻字典,学习快手攻略
1.翻字典比赛。
让学生分别快速翻到正文第9、99、169、253、678页(强调正文页码)。
2.采访小快手:刚才,老师发现有一位小朋友每次都翻得很快。我想采访一下他。XX快手,你有什么诀窍吗?
3.引导总结规律:数字小的时候,一页一页翻;数字大的时候,一叠一叠翻。
4.学习小快手翻页码的小攻略,自己练一练。
二、学查字典
(一)学查:典
1.明确学习任务:学查字典。
教师导语:翻字典游戏好玩吗?想不想挑战难度更高的?(板书:查字典)
2.教师介绍。
查字典的方法有三种: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种——音序查字法。这是一把打开字典大门的金钥匙。(板书:音序查字法)
3.跟老师学查——“典”。
教师导语:既然是查字典,那我们就来查查“字典”的“典”字吧!小朋友,接下来请你跟我这样做。
(1)确定“典”字的音节,音序,找到大写字母D。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翻开字典,在“汉语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到大写字母D。
(2)找到音节“dian”,重点指导学生找到音节所在的页码。
(3)翻到正文相应页码,找到音节“dian”,按照字的四声次序找到要查的字“典”。
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在字典中找到“典”字的。(分三步走)
师生归纳并板书:①找大写字母;②找音节;③定页码。
(二)练查:厨、漂、踪
1.小老师教查“厨”。
(1)小老师边读书,边提示,边翻找。其余同学跟做。
(2)找到“厨”字后,指名学生说说“厨”的意思,并组词。
2.速查“漂”和“踪”。
(1)教师导语:小老师很棒,下面的小朋友也很棒!那么,接下来我们男女生比一比:男生查“漂”,女生查“踪”,看哪方查得又对又快。
(2)男女生分别查“漂”“踪”。
(3)师评价、反馈。(提示:查之前特别注意看清所查字的读音,尤其是多音字,如“漂”。)
3.朗读韵文,熟记音序查字的方法。音序查字法口诀音序查字要牢记,先把大写字母找。字母下面找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页。
(1)出示音序查字法口诀,师范读。
(2)学生跟着老师一句一句读。
(3)指名读。
(4)生齐读。
(三)赛查:粮、燕、气、语、比
比赛规则:3分钟计时,规定时间内查的字多者为胜。
评价小结:短短3分钟时间,好多小朋友都查到三个字以上,真棒!看来,小朋友们音序查字法掌握得都不错!
三、小结收获
导语:时间过得真快呀快要下课了,哪位小朋友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又是怎么做的。
小结:学会了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三步走:①找大写字母;②找音节;③定页码。
延伸:小朋友们真会学习!课后可以和伙伴或爸爸妈妈一起玩玩查字典游戏哦!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
2.和大人一起朗读小故事,明白文章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并知道我们要学会帮助家人分担家务。


一、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赠汪伦》朗读录音,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诵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老师进行朗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5.结合插图,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朋友汪伦的。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1:我仿佛看到李白准备乘着小船离开,和朋友正在依依不舍地告别。
预设2:我仿佛听到朋友在给李白唱歌送行。
……
6.齐声诵读,把体会到的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二、和大人一起读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比一比哪位同学最先猜出谜底。(幻灯片出示谜语,教师把谜语读一遍)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提示:谜底——手)
2.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出的谜语。请大家把小手伸出来看看,老师想找一双胖乎乎的小手,把它画在黑板上。(找一双学生的小手,把手印画在黑板上。)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书。根据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边读边想象文中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情。
3.开火车连读课文,师生正音。
(三)朗读感悟
1.“全家”是指哪些人?“这张画”是指哪张画?他们为什么喜欢这张画?
(1)爸爸说了什么?想一想,爸爸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高兴)
(2)学生朗读爸爸的话。
(3)妈妈和姥姥分别说了什么?借助插图说说兰兰帮妈妈和姥姥做了什么?
(4)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兰兰的画。
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补充句子,读句子。
爸爸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妈妈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姥姥喜欢兰兰的小手,是因为(  )。
兰兰明白了,大家喜欢她的画,是因为(  )。
(5)兰兰这双胖乎乎的小手为家里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你们觉得兰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勤劳、关心长辈、爱劳动、懂事)
2.指导分角色朗读。
(1)想想平时姥姥、爸爸、妈妈是怎样和自己说话的。
(交流:他们的语气和蔼可亲,充满关爱和称赞。兰兰的语气天真活泼,有礼貌。)
(2)分角色朗读。
(四)课堂小结
1.兰兰的小手为全家人做了那么多的事情,也给全家人带去了那么多的欢乐。我们要向兰兰学习,也要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拓展交流:你能为别人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会说:我替爸爸(  )。我给妈妈(  )。我帮老师(  )。我为大家(  )。
3.课堂总结。
同学们真不错,和兰兰一样,有双勤劳的双手,是一群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只要我们的心中装着爱,就会做更多的好事。
4.师生合作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