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0: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美林”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小儿开塞露”主要成分是甘油或山梨醇。两者都是儿科常用药,且都是药物分散在水中制成。“美林”即使密封保存放久了也会产生白色沉淀,“小儿开塞露”则久置不会分层。“美林”、“小儿开塞露分别属于(  )
A.乳浊液、乳浊液 B.悬浊液、溶液
C.乳浊液、溶液 D.悬浊液、乳浊液
2.曼曼用盛有150g水的烧杯进行如图操作,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W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乙中的b
B.①~③溶液中,只有②是饱和溶液
C.①~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③>②>①
D.若将②升温至t2℃,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3. 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杯底部还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A,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B.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A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B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欲使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变为20%,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  )
A.加入5g NaCl B.加入6.25g NaCl
C.蒸发22.5 g水 D.蒸发25 g水
5.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20℃时,将38g NaCl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中溶质为NaCl
B.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100 g
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D.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8 g
6.小茜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其气密性良好,在A中加入下面的固体和液体后,不会使B中尖嘴导管口有“喷泉”产生的是(  )

A.氯化钠和水 B.氢氧化钠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镁条和稀盐酸
7.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烧开水时,沸腾时有气泡逸出 B.阳光充足时,盛满水的鱼缸壁上有气泡
C.启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泡沫逸出 D.夏季黄昏时,池塘里的鱼浮出水面
8.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钾溶液己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变稀
B.向该溶液里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过滤并称量,固体的质量不变
C.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
D.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
9.常温下,将盛有KNO3饱和溶液的试管插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试管内溶液总质量不变
C.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
D.试管内水的质量不变
10.已知X物质与Y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 X物质,30℃时,20g水中最多溶解 8g Y物质,则20℃时X与Y的溶解度相比是( )
A.X=Y B.X<Y C.X>Y D.无法比较
11.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饱和溶液
B.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丁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12. 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100克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2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克(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30克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4.8克。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100克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1% B.17.4% C.22.2% D.36.1%
1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溶液中b溶液一定不饱和 D.30℃时a、b溶解度相等
1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B.t2℃时,3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
C.将相同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D.欲将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15.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 ℃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 ℃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 ℃,析出晶体质量相等
16.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B.20 ℃时,将20 g NaCl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饱和溶液
C.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从KNO3溶液中得到KNO3晶体
D.将210 g KNO3饱和溶液从60 ℃降温至20 ℃,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1.6 g
二、填空题
17.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   g。
②t2℃时,NaCl的溶解度   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③要从海水中提取NaCl,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④要将Na2C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⑤t1C时,若把10gNa2C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Na2CO3溶液的质量是   g
三、实验题
18.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
(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   。
(3)操作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
A.酒精灯 B.铁架台 C.漏斗 D.玻璃棒 E.蒸发皿
(4)定量述晶体1的组成   。
(5)溶液2为   (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
(6)关于溶液中NaC1的质量分数:溶液1   溶液2(选填“>“、“<”或“=“)
(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
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成分相同
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
四、计算题
19. 某学校的学习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12克样品与100克某浓度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7.6克,(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①共产生二氧化碳_________克?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ADD 6-10、ACBDC 11-15、ABBDC 16、D
二、填空题
17、 18 小于 蒸发结晶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59
三、实验题
18、(1)加快溶解
(2)≥40℃
(3)BCD
(4)32.4g硝酸钾
氯化钠和硝酸钾

(7)CD
计算题
(1)4.4
(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