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传染病和免疫》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人们常用生物学原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医生对感冒病人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大体判断病原体是细菌或者病毒
B.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C.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其原因是他们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
2.切断传播途径的主要工作是(?? )
A.个人及环境卫生工作 B.消灭患病动物 C.计划免疫 D.隔离有病个体
3.在“非典”肆虐期间,我国某医学教授不幸被感染,他冒险尝试将已痊愈的“非典”病人的血清注入身体内,结果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免疫的类型以及已痊愈病人的血清相当于( )
A.特异性免疫和抗体 B.非特异性免疫和抗体
C.特异性免疫和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和抗原
4.“珍爱生命、关注健康”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或认识正确的是( )
A.为了保护自己,不要与艾滋病病人握手、交谈
B.中学生为了避免长胖,晚饭可以不吃
C.佝偻病是因为幼年时体内缺钙或缺维生素D引起的
D.在输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远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
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抗原侵入人体后剌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将抗原消灭
B.对患有人禽流感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C.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D.脓液是由死的白细胞、一些坏死细胞、死细菌和活的白细胞形成,脓液的出现说明免疫功能失调
6.下图是人体对某种病毒感染产生免疫力的过程
死病毒和活病毒都在免疫反应中起到了( )的作用,均可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 ) ,所以移植别人的器官到患者体内,该器官不易成活,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这都是因为免疫的( )功能。
A.病原体、抗原、抗体、监视 B.抗体、抗原 、抗体、防御
C.抗原、抗体、抗原、防御 D.疫苗、抗体、抗原、监视
7.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给初生婴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B.患过天花的人一般不会再患天花
C.给健康人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流感 D.白细胞吞噬侵入体内的病菌
8.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常伴有发烧、皮疹等症状,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和空气(飞沫)传播。下列预防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B.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C.及时对病人使用过的衣物进行消毒
D.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9.下列不属于抗原物质的是( )
A.天花病毒 B.移植器官 C.人体内正常细胞 D.衰老死亡的细胞
10.器官移植自从诞生以来,拯救了无数的患者。但是我国的器官移植现状令人担忧,因为器官捐献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下列关于器官移植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经检测认为可配对的供源也会发生排异反应
B.移植的器官属于抗原
C.受体对供源提供的器官都能接受
D.从器官移植可看出,人体的免疫对人体不是都有益
11.人体血液中的溶菌酶能够破坏许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这种免疫属于( )
A.后天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D.人体第三道防线
12.下列相关传染疾病说法正确的是
A.传染病都由细菌和病毒引起
B.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C.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传染病
D.传染病一般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
13.下列与预防蛔虫病无关的卫生习惯是 ( )
A.不随地大便 B.每天坚持刷牙、洗脸
C.饭前便后洗手 D.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
14.受伤的动物常常会舔自己的伤口,它是在利用唾液中的溶菌酶为自己疗伤。溶菌酶的免疫属于( )
A.特异性免疫、第三道免疫防线 B.非特异性免疫、第一道免疫防线
C.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免疫防线 D.特异性免疫、第二道免疫防线
15.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主要方法是(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以上三项都是
16.一切人员入境都要进行检疫,共目的是(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计划免疫
17.2017年1月(2017年1月1日0时至1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港澳台)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82019例,死亡1121人.专家建议居民要适当的参加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抵抗力,如快走,慢跑等,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看,这种做法属于(??? )
A.切断传播途径 B.消灭病原体 C.控制传染源 D.保护易感人群
18.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病原体是指( )
A.已经患病的人和动物 B.能够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C.垃圾、污水等 D.能够传播疾病的苍蝇、蚊子和老鼠等
19.流感患者打针吃药,进行治疗。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培养细菌和真菌
20.人体传染可分为四大类,其中不属于四大类的一项是:
A.呼吸道传染病 B.消化道传染病 C.血液传染病 D.心理传染病
二、连线题
21.请将右侧生理现象与相关的免疫类型用直线连接起来
三、综合题
22.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肺结核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年龄越小,对肺结核病的抵抗力越弱.请分析回答:
(1)抗生素已被列为处方药,以规范人们________用药的行为,避免滥用药物产生危害.
(2)肺结核病是细菌性传染病,具有________特点.从传染病的起因看,结核杆菌属于________;而患者属于________应及时隔离治疗.
(3)请写出切断肺结核病传播途径的措施:_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
(4)按时接种卡介苗,是保护________人群的有效措施.其原理是: 注入体内的疫苗,会作为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机体由此获得________性免疫.
23.下面三幅漫画寓意的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病原体的防御功能,请分析图片并回答下列问题。
(1)环境中众多的病原体不易伤害我们,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皮肤具有保护功能,抵挡病原体的侵入,如同图____所示,这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若我们的皮肤不慎划伤,在伤口上涂抹适量唾液可暂时起到杀菌消炎作用,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其杀菌机理可用图2来形象说明,这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为预防某些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的疫苗叫做____,能刺激人体产生____,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4)以上三幅图所示的免疫作用是人体生来就有的,叫做____性免疫。
参考答案
1.A 2.A 3.A 4.C 5.B 6.C 7.D 8.A 9.C 10.C 11.C 12.D 13.B 14.C 15.D 16.B 17.D 18.B 19.A 20.D
21.
22. 安全 传染流行 抗原 传染源 对环境消毒 易感 抗原 特异
23.1 溶菌酶 抗原 抗体 非特异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