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评卷
知识·能力·运用(共48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5分)
xī shēnɡ qiè ér bù shě gān cuì jiào shòu lán jié
( ) ( )( )( ) ( )
(二)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爸爸用图钉(dìnɡ dīnɡ)把年画钉(dìnɡ dīnɡ)在了墙上。 [来源:学科网ZXXK]
2.小明屏(bǐnɡ pínɡ)息凝神地盯着电视屏(bǐnɡ pínɡ)幕,他完全沉浸在精彩的动画节目里了。
(三)用“ ”画出下列句子中括号里运用恰当的词语。(3分)
1.我看得入神,(唯恐 恐怕)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
2.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思索 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3.玛琪脸上露出(鄙夷 鄙视)不屑的神情:“学校?学校有什么好写的?”
(四)用恰当的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划线的部分。(4分)
1.借此机会,我一定要虔诚地向王老师求教,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问个明白。 ( )
2.你能从常见的、不足为奇的现象中发现问题,那是非常不简单的。( )[来源:Z&xx&k.Com]
3.我想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应该有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的能力吧。 ( )
4.有时候,他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一心一意地工作起来,连饭也会忘了吃。
(五)选择题(10分)
1.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洪亮 清脆 拒绝 司空见惯
B.花圃 伟度 测量 无独有偶
C.机遇 灵感 促使 见危知著
2.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走马观花(奔跑) B.不以为然(正确)
C.赴汤蹈火(热水) D.过犹不及(及格)
3.“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 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 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可以填入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是( )
A.由于……因此…… B.虽然……但是……
C.不论……还…… D.不但……而且……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明确的一项是( )
A.通国之善弈者也(全国) 虽与之俱学(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B.弗若之矣(不如) 为是其智弗若与(因为)
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及日中则如盘盂(到,到了)
D.日初出沧沧凉凉(寒凉) 孰为汝多知乎(以为)
5.“张老师当年培养的几个高材生,如今成就都超过了他,这真是 啊!”横线上引用的古代名言,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六)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用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1分)
地球停止转动。 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玛琪好奇地问:“人怎么能当老师呢?” (改为转述句)(1分)
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名言警句。(6分)
(1)我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正如司马光所说的那样:“人固有一死, , 。”面对困难和牺牲,要像于谦在《石灰吟》中所说的那样:“粉骨碎身浑不怕, 。” (3分)
(2)爸爸勉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苟日新, , 。”老师鼓励我在学习上要做到“青,取之于 而青于 。” (3分)[来源:Z§xx§k.Com]
(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古文都选自《列子·汤问》。 ( )
2.“孔子不能决也”中的“决”是“犹豫不决”的意思。 ( )
3.《表里的生物》一文,题目中的“生物”指的是秒针。 ( )
4.《三门记》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 )
(八)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本单元课文,有的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学弈》说明了 的道理。《两小儿辩日》则体现了两小儿 和孔子 的态度。阅读《表里的生物》,通过 的事例,可以感受到“我”是个 的孩子。(5分)
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
。(2分)
3.“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里的“?”指的是
,“!”指的是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3分)
二、积少成多。(6分)
1.虽 , 矣。为是 与?曰: 也。
2.一儿曰:“日初出 ,及其日中 ,此不为 者 而 者 乎?”
3.科学的灵感, 等来的。(1分)[来源:学|科|网]
三、阅读感悟。(16分)
(一)课内阅读。(6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3分)
(1)“这是为什么呢?”句中的“这”指的是 。
(2)“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句中的“这”指的是 。
(3)“他的这个见解”中的“这”指的是
2.简要概括,这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2分)
3.这个事例是为了说明( )这个中心意思。(1分)
A.放洗澡水形成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B.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课外阅读。(10分)
种瓜得豆(节选)
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有一种叫棉铃虫的昆虫,它是棉花的头号“灾星”。而有一种细菌可以分泌一种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是棉铃虫的“克星”。我国科学家把这种细菌里管生产这种物质的基因“搬”到棉花里,这样棉花也会产生可以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棉铃虫吃了棉花的叶子,自然也就没命了。这种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美国科学家把牵牛花里的蓝色基因“搬”到玫瑰花中,结果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玫瑰。这种玫瑰使爱花的人们乐不可支。
此外,科学家还培育出了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等等。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有的小朋友可能听说过,心脏移植是一种治疗疑难心脏病的有效方法。要做这种手术,首先要有心脏,但是目前心脏“供不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科学家发现猪的心脏跟人的心脏比较相似,可猪的心脏与人体“不和”。于是,科学家把人的某一种基因导入到猪体内,这样转基因猪的心脏就有了一些人的“脾气”,移植到人体后,可以与人体“和平共处”。目前,这项转基因技术,科学家正在研究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
(1)乐不可支:
(2)供不应求:
2.以下选项中,( )不是短文介绍的内容。(多选)(2分)
A.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转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C.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D.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4分)
短文主要运用了 、 、 等说明方法,列举了 、 、 、 了等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列举了 的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派上了用场。
4.现实生活中,有人“挺”转基因,有人“反”转基因,谈谈你对转基因的看法。(2分)
四、习作平台。(30分)
2056年,一款时光电话上市了,如果拥有了这款神奇的时光电话,你会做些什么呢?会有哪些奇妙的事情发生?请你发挥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科幻故事。注意故事情节要完整,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一)牺牲 锲而不舍 干脆 教授 拦截
(二)1.dīnɡ dìnɡ 2.bǐnɡ pínɡ
(三)1.唯恐 2. 探索 3.鄙夷
(四)追根求源 司空见惯 见微知著 专心致志
(五) A D D D B
(六)1如果地球停止转动,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2.(1)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一心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拉弓搭箭射下天鹅。
(2)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3. 玛琪好奇地说,人不能当老师。
4.(1)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要留清白在人间
(2)日日新 又日新 蓝 蓝
(七)1.? 2. ? 3. √4. √
(八)1.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实事求是 “我”迫切想知道手表里有什么 天真可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求知欲强
2.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3.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找到了真理 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1.与之俱学 弗若之 其智弗若 非然
2.沧沧凉凉 如探汤 近 热 远 凉
3.绝不是坐等可以
三、(一)1.(1)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2)这是为什么呢
(3)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2. 这个事例是按照“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问题—追根求源,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B
(二)1.(1)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2)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2.BD[来源:学&科&网Z&X&X&K]
3.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转基因棉花 转基因玫瑰 转基因大豆 转基因西红柿 心脏移植手术
4.转基因技术对人类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地利用它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严格控制它对人类可能产生的不利的一面,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