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古对今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1.认识“园、严”等12个生,会写“古、李、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1.齐读一年级上册识字5《对韵歌》。
2.出示课题,教学“古”字。
二、品读对子,感受韵味
(一)了解对子“字数相等”,引导读准字音
1.师范读课文。
2.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课文。
3.学习生字:
(1)以词语形式出示生字,自由拼读。
(2)解决难度字音:
前鼻音:圆、严、寒、晨
后鼻音:凉、杨
翘舌音:暑、晨、朝
(3)检查读文。
4.引导发现
(1)每句话都有一个什么字?
(2)一个字对( )。两个字对( )。对子必须字数相等。
(二)了解对子“反义或同类事物相对”,引导读出画面
1.学习第1小节——感受四季轮回之美。
(1)学习:圆。
①同学们,这就是古代的铜钱,它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哪一句对子:圆对方。
②读词语:外圆内方。
③扩词识记“圆”:圆圆的月亮叫圆月,圆圆的桌子叫圆桌,圆圆的圈叫圆圈,圆圆的球叫圆球。
④引导发现对子可以反义相对:圆和方是一对什么词?第1小节的这些词语都是相反的对子。
(2)学习:严、寒、酷、暑、凉。
①出示四个季节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严寒、酷暑、春暖、秋凉”这四个词语分别形容哪个季节。
②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寒假、暑假。
③寒:会意字。一个人在屋子里,光着脚站在两块冰上,说明天气很冷。
暑:热的意思。“酷暑”就是非常非常的热。
2.学习第3小节——感受春天之美。
(1)出示图片引导句式训练:
一年有四个季节,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春天:
春天,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春天来了,小燕子飞来了。春天来了,——。
(2)学习:杨。
扩词训练:有木是杨树,伸手是表扬,有土是操场。
(3)学以致用,练习说话。
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黄莺在唱歌,燕子在跳舞,这就叫“莺歌燕舞”。
出示图片及句式:春天来了,小鸟——,花儿——。这就叫“鸟语花香”。
(4)指导朗读,感受春天的美好。
(5)写字:李、香。
①指导观察字形。一看结构:上下结构。二看位置:李,上下宽度一致;香,上宽下窄。三看关键笔画。
②比较:
木子头:李 木字旁:校
禾字头:香 禾木旁:种
儿歌总结:“木、禾”作头,撇捺展,竖变短。“木、禾”作旁,捺变点,竖要长。
③教师范写;学生练写;评字。
3.学习第2小节——感受昼夜交替之美。
学习:晨、细、朝、霞、夕。
(1)一年有四季的变化,一天有日夜的交替。指导初读“晨对暮”。
早上太阳升起来了,晚上太阳落山了。指导再读:晨对暮。
(2)在这里还有一个生字也是表示早晨的意思,就是“朝”。
多音字:zhāo朝阳、朝霞;cháo朝代、朝向。
(3)“霞”是雨字头,我们还学过哪些雨字头的字:霜、雷、雪。
(4)霜、雷、雪还有风都属于自然现象。同学们看,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哪个意思更相近?
春天:和风细雨 夏天:(狂)风(暴)雨
我说:和风对细雨。 你说:(狂风)对(暴雨)。
(5)引导发现:对子除了反义相对,还有同义相对。(出示第2、3小节)
(三)了解对子“音律和谐”,引导读出节奏
1.引导发现韵脚:注意看老师标红的字(方、凉、霜、阳、杨、香),你有什么发现?
2.齐读韵脚:方、凉、霜、阳、杨、香。
3.配乐指导读出韵脚和节奏。(师范读,生展示读。)
三、话别对子,推荐阅读
推荐书籍《笠翁对韵》。
资料链接
《笠翁对韵》: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后改名渔,号笠翁,一字笠鸿、谪凡。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他仿照《声律启蒙》写了旨在作诗的韵书,叫《笠翁对韵》。